【摘 要】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其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由政府规定,医疗服务的提供则受到基本药物制度、政府指导定价、医保总额及各种报销规定的制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激励结构是扭曲的,出现了行政事务挤占业务、人力资本逆向选择、对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应付式地完成数量指标为主等行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职工的收入不高,基本建设和医疗设备长期投资不足,亏损现象比较普遍.2009年医改以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医疗服务的能力削弱了.由于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大部分以临床经验为基础,医疗服务能
【机 构】
: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北京100732
【基金项目】
:
中国社会科学院优势学科"农村发展经济学"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其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由政府规定,医疗服务的提供则受到基本药物制度、政府指导定价、医保总额及各种报销规定的制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激励结构是扭曲的,出现了行政事务挤占业务、人力资本逆向选择、对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应付式地完成数量指标为主等行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职工的收入不高,基本建设和医疗设备长期投资不足,亏损现象比较普遍.2009年医改以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医疗服务的能力削弱了.由于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大部分以临床经验为基础,医疗服务能力削弱导致居民对公卫服务质量不认可,需求意愿不足.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医疗服务是有市场需求的,提高卫生院和服务中心的医疗服务能力需要大幅度增加投资,扩建、修缮业务用房,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取消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各种不合理管制.目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量和复杂性超出了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能力,有必要将公卫任务严格限制在以消除疾病外部性为目标的传染病预防和控制,以及以维持社会公平正义为目标的弱势群体健康保护两方面.
其他文献
中国公共资源交易的变革在彷徨、摸索中前行,经历了分散、集中、集成与整合的渐进改革过程.作为中国特有的话语体系,公共资源交易的理论逻辑完全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理论逻辑,其创新与变革无不渗透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国实践.具体来看,作为一项制度变革,公共资源交易的创新过程遵循"概念构建—价值认同—自我学习—技术助推"的中国逻辑,而这一创新逻辑的运转有赖于内在"组织学习"和外在"互联网+"技术助推的双重驱动.
从人口均衡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现路径出发,设定不同生育水平方案和实现更替水平生育率的时间方案,测算2020-2300年我国人口规模和年龄结构,在长周期视野中探讨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现路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应遵循人口发展因果规律,科学设定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目标,以过程均衡思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静止人口是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理想状态,保持适度生育率是实现静止人口的前提条件。我国人口变化的历史过程决定了短期内人口非均衡变化不可避免,应当以长周期视角谋划人口均衡发展的科学方略。在充分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