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工作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ouzhang0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子文件是办公自动化的产物,电子文件的归档和管理必须与办公自动化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在不同的办公自动化发展阶段形成的电子文件,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本文依据《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的思路,并根据自身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对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的设想。
  [关键词]电子文件;归档;办公自动化
  中图分类号:G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40-0147-01
  电子文件是依赖于计算机及其技术而存在的,它的产生与发展和计算机及其信息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人们在研究和管理电子文件过程中,无法回避生成环境对电子文件的直接影响。
  电子文件从组成上说是电子文件内容、电子文件内容所在载体和对电子文件内容继续进行显示、修改、删除的计算机软件、硬件平台技术条件的组合。依据有关标准,结电子文件从组成上说是电子文件内容、电子文件内容所在载体和对电子文件内容继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笔者从档案管理的基本规律和计算机技术的特点出发,摸索制订了一个包括电子文件的形成、积累、整理、鉴定、归档、利用,统计、保护等内容的管理办法,并在实践中逐渐补充完善。以集中统一为原则明确归档电子文件的管理机制。以完整齐全为宗旨全面划定归档电子文件的范围,以电子文件的署录和组盘为主要内容进行归档电子文件的整理,以脱机载体为重点加强归档电子文件的保护以确保真实、有效为目的把好归档电子文件的质量检验关。
  一、电子文件的存储载体问题。
  电子文件的存储载体有多种,如磁带、磁盘、光热等。光盘与磁带、磁盘相比,其特点是:记录密度高、存储容量大;非接触式记录和信息读出方式;数据传输率高;存取速度怏;易保存。因有保护层,信息读出为无接触式的,不存在读取磨损,所以盘片不易损坏。如上所述,现在使用光盘作为电子文件归档的载体比较合适。软磁盘不能作为归档电子文件长期保存的载体。
  二、 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长期并存且保持一致的问题。
  可概括为两点: 纸质档案便于长期永久保存,而利用起来较不方便;电子档案便于利用,但难以永久保存。所以,不如将两种载体档案长期并存。一般做法是”双套制”,即在保存电子文件的同时,把电子文件以硬拷贝输出形成纸质文件保存。两种载体的档案在并存时要特别注意两种档案的一致性,在电子档案著录、编号、签署、更改、更新时要注意保证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对应相符。
  三、电子文件的安全问题。
  1、电子文件归档时,把属于一般牲的电子文件,转换成各种平台都能使用的文本文件的格式。消除由于技术演变所带来的影响。特殊格式电子文件。应在存储载体中同时存有相应的浏览软件 2、使用”只写一次式光盘加背书”方式制作归档原件,确认其内容信息的原始牲,归档人员要负责归档前电子文件内容的原始性,归档后由档案馆负责, 为了分清责任, 最理想的办法是两方在不可更改的载体上签字,而这种光盘的同一处刻录轨迹只能写人近众;这就是 “只写一次式光盘加背书”,也可用只读光盘、电子签名、数字水印、隐形条码、数字时间印章法等来确认电子文件内容信息的原始性。3、在网络环境中,可采用一种既能确认发件人身份,又能保密保安全的 “公用密钥数字签名技术,”也可采用防火墙技术、网络安全检测、大众身份论证系统、数据加密技术等措施来保证网络安全。4、利用中的安全措施: 设置分级查询权限密码并定期或不定期地更改,属于保密范围的信息内容必须继续进行加密处理,对于信息内容的复制拷贝更要严格控制。
  四、电子文件的鉴定问题。
  一是入口关,即在档案部门接受电子文件是要检验每个文件能否被正常读出、打开或运行;有无感染计算机病毒;内容是否完整,是否与归档移交清单或文件机读目录一致等。二是定期检查关,即对归档后的电子文件建立定期检查的制度,数据类电子文件检验能否被正常读出,程序类电子文件检验能否被正常運行。对子磁性载体一般应每两年气光盘每四年要进行一次抽样机读检验,抽样率不能少于10%;对于磁性载体每四年拷贝一次,并建立封电子文件的检查、维护、拷贝等操作过程进行登记制度。避免发生人为的误操作或重复劳动。转储后的载体与原载体同样编号保存。三是利用关,即在平时提供利用时,一旦发现有文件损坏或感染计算机病毒,立即要对该钱体内存储的所有文件进行检验,及时采取措施修复损坏的文件。还要注意更新杀毒软件。
  目前,计算机软件的开发日新月异,然而,国家对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还没有具体法律法规,许多单位对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的管理只停留在以前对纸质文件管理的水平上,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对电子文件归档进行规范化管理的规章制度。有的单位虽然有规章制度,但也是停留在仅有制度上,对电子档案也没有进行实时归档,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究其原因还是没有足够的重视。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时代不断进步发展,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生产规模也逐渐扩大到全国各地。水利水电工程涉及的众多基础工程项目均会用到混凝土, 因此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认为关联于整个水利水电工程行业。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 通过采取更为适宜的施工技术, 可以有效地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关系到民生问题, 所以本文就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混凝土
期刊
[摘要]机电工程是一项与社会整体生活资源调整分配息息相关的社会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要想充分发挥机电工程服务社会的作用,就要将各种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机电工程中。基于此,下文分析了机电工程及自动化工程的发展现状,阐述了机电工程及自动化工程的发展前景,希望对相关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机电工程;自动化工程;发展前景;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维修电工在确保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企业来说,不断加强维修电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能够有效规避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对维修电工的安全意识培养,并采取必要手段进行安全教育,从而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关键词]维修电工;安全意识;操作规范  中图分类号:J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40-0163-01  前言  维
期刊
[摘要]在油田数字化建设中,为了能够实时传输现场视频画面和大量采集数据,采用光纤架设的局域网进行数据传输。本文介绍一种基于TCP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协议的RTU驱动程序的设计,并尝试使用Visual Stdio 2010强大的ALM功能,结合UML软件建模工具描述RTU驱动程序体系结构,重点介绍网络收发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利用.NET Framework框架提供的Socket类进行二次开发封装,提供给
期刊
[摘要]防渗漏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相对广泛。在实际施工中,不仅要做好充分的材料准备,还要对施工组织计划等进行一定的整合。混凝土防渗漏技术是水利工程建设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不仅方便,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其应用效果。但是,技术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要在实际工作中对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管理。并做适当的准备。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将全面介绍混凝土衬砌管道防渗漏技术的综合应用。  [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革新,智能系统越来越朝着便捷、操作简单的趋势发展。本文主要研究并行工程,作为一种现在很流行的研发工程方法与智能制造系统相结合的应用方法,研究智能制造系统可以在CORBA的跨平台过程管理模型中的运用方案。在此过程中,进行了过程模型主要含义的探究和过程模型在具体实施中的体现出的意义和作用,为智能制造系统科学做出重要研究。  [关键词]并行工程;过程管理CORBA;智能制造  
期刊
[摘要]在暖通空调系统的实际安装中,因为建筑物施工量及空间较大,对应配置的暖通空调系统也非常复杂。目前广泛应用在建筑行业的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建筑业多领域发挥了极大作用能,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中,BIM能够兼具可视化、模拟化等特点,帮助相关工作人员优化、协调上下工序间的衔接,工程施工的实际安装也能够通过BIM技术进行技术交接,安装演示。为了进一步提高暖通空调安装水平,应用BIM作为技术支持非常重
期刊
[摘要]文章首先对3D打印冲击下构建我国专利间接侵权制度的必要性进行了相应的阐述,其次对3D打印冲击下我国专利间接侵权制度的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旨在制定一套与我国相适应的3D打印技术中的专利间接侵权制度。  [关键词]3D打印技术;专利间接侵权制度;必要性;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40-0155-01  引言  近年来,随着3D打印
期刊
[摘要]油田工作中最基本也最关键的就是安全问题,油田发展一定要以安全为主。必须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环保任务,认真贯彻油田安全责任意识,这是一项长久性的工作。提高所有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使生产系统具备安全性,才能保证油田事业在一个稳定和谐的环境下进行发展。文章主要结合油田安全管理的相关要求,分析作者工作范围内后勤以及车辆管理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油田企业;安全管理;车辆管理  中图分类号:TE48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大型起重机械的出现对于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自动化技术的出现,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起重机械的工作效率,还能够有效提升其中机械施工操作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因此,文章将从起重机概述切入,对自动化技术在起重机械上的应用和发展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促进我国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起重机械;应用;发展  中图分类号:G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