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区军事运输投送调度指挥信息系统设计

来源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ngy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提高我军运输投送专业化水平,以新体制下战区军事运输投送调度中心及其军代室肩负的战区部队综合化、区域化、信息化、智能化机动投送保障任务为牵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手段,构建新时代战区调度指挥信息系统,从“天上一颗星、空中一朵云、地上一张网、面前一块屏”4个方面进行技术架构设计,为进一步提高军事运输投送保障效能和质量提供技术支撑.
其他文献
为加强新时期军用公路大中修管理工作,在分析军用公路大中修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军用公路大中修管理工作现存的实际问题,提出修订完善标准规章、建立科学管理机制、推进管
为提高高原地区物资保障能力,在分析高原地区独特的战场环境特点及对部队采购保障不利影响的基础上,从物资预采预储、组织机构设立、采购预案制定、采购方式运用、物流运输体系等方面,寻求解决高原部队采购保障问题的办法措施,以突破高原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资源限制,更好更快地为部队提供物资保障服务。
为提升实装实操类课程教学效果,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增进教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尝试在装卸装备操作课程教学中应用竞赛教学模式。在分析竞赛教学模式的形式、课目设置、成绩应用的基础上,提出竞赛教学实施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安全和组织协调等问题,并建立竞赛教学长效机制,将其纳入到课程教学计划,进一步推进实践课程改革。
为提高维和运输分队在联合国维和部队中的运输保障能力,完成海外行动的战略使命,从维和运输分队支撑作用明显、装备保障困难、接触对象广泛等主要特征入手,系统分析实际运行中存在的观念有待解放、安全风险多样和应对能力不足等现实问题,从完成任务、形象建构、战略塑势3个方面明确富有层次感的建设管理目标,为下一步制定相关对策提供理论参考。
为提高电力供暖的经济性,本文设计了一种河水源热泵和蓄热电锅炉联合供暖系统。并根据某10万m2小镇的供暖需求进行了方案设计。通过采用不同输出功率分配的热泵和蓄热电锅炉组合方案,对各方案的运行费用、初投资费用和污染物排放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热泵供暖负荷的增加,设备的初投资随之增加,而运行费用和污染物排放随之减少。根据三个指标综合判断,方案2的8台热泵和1.4 MW的蓄热电锅炉为最优方案,运行费用为39.6元/m2接近燃煤采暖的费用,且污染物排放相比于燃煤供暖每年可减少30
为降低全钢化真空玻璃的传热系数,提高其保温节能性,分析了全钢化真空玻璃的传热机理。由于部分传热指标无法作定量分析,不能评价各部分指标对玻璃整体传热系数的影响程度,因此引入灰关联理论。通过对支撑物参数和边缘密封部分参数的灰色关联评价,得到了各个指标对玻璃传热系数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不考虑残余气体热导和辐射热导的情况下,对全钢化真空玻璃传热系数影响最大的指标是支撑物的排布方式,其次是全钢化真空玻璃的面积。该分析方法可以得到更为准确的评价结果,并为进一步优化提高全钢化真空玻璃的节能性提供可行性参考。
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增强军队院校办学育人水平,探索运用BOPPPS模型提升思政课教员新质教学力。在解析BOPPPS教学模型的基础上,分析BOPPPS教学模型对提升思政课教员新质教学力的积极作用。通过实践运用,提出聚焦教学力提升、避免片面追求方法创新、形成双向互动等应注意的问题。
为改善柴油机的冷启动性能,降低启动阶段有害气体的排放,以聚乙二醇(10000)作为相变储热材料,根据某型柴油机在低温下的升温需求,设计一种改善柴油机冷启动性能的多管道环腔相变储热装置。通过Fluent软件对该储热装置在环境温度分别为-40、-30、-20、-10和0℃情况下进行12 h的保温仿真计算,研究保温材料厚度和环境温度对其保温性能的影响,结论表明:在不影响车辆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增加保温材料的厚度;选取50 mm厚的二氧化硅气凝胶作为保温材料,在-40℃的环境温度下保温12 h后,该装置仍具
为科学构建战区装备保障体系,以我军大规模军事转型建设为背景,由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入手,针对战区陆军装备保障体系开展复杂适应性描述,分析其复杂适应性特征和系统演化机制,从突出信息主导、优化体系结构、强化指挥控制3个方面,提出战区陆军装备保障体系适应性发展策略,以期为战区陆军在转型过程中有效提升整体保障能力提供理论支撑。
为满足联合配送体系全程可视化需求,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在联合配送体系中,通过构建技术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中国、美国、日本在联合配送体系中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情况进行对比评估,得出我国联合配送体系中物联网技术发展的真实水平、所处方位以及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并通过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找准制约发展因素,提出发展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