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流行病学调查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ijua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吸烟对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提高的影响.方法 使用目前国际通用的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Graves'Ophthalmolopathy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GO-QOL)对2010年1~12月在上海长征医院眼科就诊并同意参加调查的75例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比较此75例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改变情况及吸烟对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行各种手术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有差异,而行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无差异.吸烟与否对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提高程度有差异.结论 国内现有的甲状腺相关眼病手术治疗方法对患者生活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吸烟会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高程度。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Leber先天性黑矇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5年至2009年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福建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福州东南眼科医院的Leber先天性黑矇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 在发病的36例中,有家族史者6个家系,13例发病;散发性23例.近亲结婚史者3个家系.就诊年龄在1~21岁,平均2.5岁.视力最好的为0.08,大多数为光感.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有记
目的 研究泪腺窝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病理类型和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01年1月至201 1年5月在邢台市眼科医院就诊的经病理证实的泪腺部占位病变3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组织来源、临床及影像特征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39例中,泪腺上皮性肿瘤135例(135/339,39.82%),泪腺非上皮性肿瘤204例(204/339,60.18%).在泪腺上皮性肿瘤中,良性上皮性肿瘤76例(76/135
目的 探讨老年黄斑变性(AMD)患者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病例组44例和对照组32例进行AMD有关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在年龄、性别、家族史、BMI指数、玻璃体混浊、白内障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例组在吸烟史和户外阳光较充足时对眼没有采取保护措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经常吃新鲜水果、豆类及其制品的比例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gl对谷氨酸毒性损伤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株RGC-5的保护作用及信号通路。方法建立RGC-5谷氨酸兴奋毒损伤模型,人参皂苷Rgl预处理后,MTF法观察RGCs的存活率,AnnexinV/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各组蛋白激酶B(Akt)mRNA表达,免疫印迹法观察Rgl预处理对Akt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Glu组细胞吸光度值减少,细胞存活率为(41.9±5.
期刊
目的 对SD-OCT诊断明确的玻璃体黄斑牵拉性病变进行10 MHz B型超声检查,利用SD-OCT的诊断结果指导并探讨B型超声对该类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SD-OCT检查确诊的玻璃体黄斑牵拉性病变60例60只眼,进行10 MHz B型超声检查,分析总结该类病变在B型超声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SD-OCT示玻璃体后脱离,黄斑受牵拉隆起,“山峰”样突入玻璃体腔;B型超声示“V”字形带状回声,“V
目的 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前眼底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在黔西南州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415例(500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除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外,采用海德堡公司生产的Spectralis OCT进行黄斑区OCT检查,为评价术后视功能恢复提
患者女,41岁.患者7天前出现发热症状,体温达40.2℃,当地医院给予药物静点(药名不详),3天前出现头痛、恶心,1天前突发右眼视力下降,于2012年12月2日来我院眼科就诊.既往无外伤史、无传染病接触史.查体:有眼:视力:0.01,眼压:17 mmHg,前眼部未见异常,眼底:视乳头境界不清,隆起+2 D,视乳头颞上方可见视网膜血管下团块状黄白色孤立病灶,波及黄斑区,直径约5 PD~6 PD,境界
期刊
患者女,23岁.因右眼前闪光感7、8年,近2年症状加重于2012年12月14日来我院求治.专科检查:VOD 0.2,VOS 眼前手动;双外眼无异常,前房中深,双侧瞳孔呈梨形(图1、2),尖端指向角巩膜缘,右眼在4:00~5:00方位虹膜缺损,左眼5:30~6:30方位虹膜缺损,直接、间接光反射均存在.右晶状体、玻璃体稍混浊;眼底视乳头下方可见一黄白色圆形、大小约占一象限、边界清晰的脉络膜缺损区(图
期刊
例1 男 27岁 因右眼前黑影遮挡,视物变形半年,于2000年12月3日入院.全身一般情况良好.右眼视力0.02,左眼视力0.3.右眼球结膜无明显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深浅正常,可见少量细小色素性浮游细胞.瞳孔正常大小,光反射灵敏.散瞳后玻璃体内少许尘状混浊,视乳头色可边界清,上方视网膜色正常,鼻侧及下方顺时针2:00-8:00视网膜呈扁平状脱离,黄斑区受累,中心凹反射不清.左眼外眼及内眼均未见异常
期刊
患者男,40岁.发现左外上眼眶内肿物3月余.3月前无意间发现左外上眼眶内有1约绿豆大小的肿物,于当地医院曾诊断为"霰粒肿",术中发现无法切除遂未手术,给予"左氧氟沙星眼水",肿物未见缩小.2012年2月颈部CT提示:眶内脂肪未见异常密度,左侧泪腺区可见软组织肿胀(图1).诊断为左侧泪腺炎.遂于2012年2月20日就诊于我院,病案号:94928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