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兵法与文学批评研究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g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古代兵法中蕴含的思想观念和专业术语,在古代文学分析方面有一定借鉴意义。基于此,文章将古代兵法与文学批评为研究对象,分析古代兵法对古代文学创作的影响,进而明确古代兵法在文学批评方面的推动作用,拓展文学批评的方向,发挥文学批评在文学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古代兵法;文学批评;《孙子兵法》
  一、前言
  古代兵法是我国古代军事家对于战争及军事规律的汇总,不仅会对战争及军事提供指导,还会对经济、文化及哲学等领域产生影响。在文学领域,古代兵法的影响体现在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两方面,学者们将古代兵法术语及思想用于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中。
  二、古代兵法术语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
  在文学批评中,古代兵法最为广泛的应用体现在术语方面。虽然部分学者认为古代文学批评以八股文评点语言为主,但兵法术语在文学批评中出现的频率也较高。本文列举以下代表性内容做分析:
  第一,伏兵与伏笔。在战争中,伏兵的应用较为广泛。《草庐经略》中提到“兵伏,诡道也。”认为伏兵的合理使用,可帮助军队取胜。在文学创作中应用的伏笔,和战争中的伏兵,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文章中伏笔的评价,文学批评家通常使用伏兵进行比喻。例如,林纾在《春觉斋论文》中提到,伏兵是将领预先布设的士兵,出乎敌人意料;伏笔则是作者看似闲笔,实则精心设计的内容,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情节更为跌宕;毛宗岗在评论《三国演义》时,就多次提到伏兵与伏笔,肯定作者巧妙的设计。
  第二,布设疑阵。在战争中,将领布设疑阵,设置疑兵,用于迷惑对手。在文学创作中,作者布设疑阵,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引发其对后文情节的探究欲望。在文学批评中,布设疑阵也时常出现。例如,但明伦在评价《聊斋志异》时,提到“其妙处尤在层层布设疑阵”;刘廷玑等人在评价《女仙外史》时,用“奇兵”“疑兵”等古代兵法术语进行文学批评。
  第三,欲擒故纵。部分文学批评家以兵法喻文法,使用兵法术语评价文学作品,以评价作者的创作手法。例如,金圣叹在评价《水浒传》中提到“有欲合故纵法”,评价文章中采用的叙事手法,明明可以在故事情节中直接了断,作者却故意放松一步,使故事情节接续发展,产生曲折与波澜。
  第四,避与犯。古代兵法中的避是指回避;犯是指侵犯。在《孙子兵法》《李广传》中,均有所提及。在文学领域,避是指在文章创作中,刻意回避雷同的立意、情节。犯有褒贬两用,褒义是指作者在文章的不同章节,通过同样的情节、手法或叙事手段,表现出不同,呈现作者的艺术素养;贬义是指雷同相犯。在古代文学批评中,金圣叹对避与犯的应用较为广泛,也表达独特且精彩的见解。例如,在评价《水浒传》时,给出“犯之而后避之”的评价,认为文章构思多样。另外,在《三国演义》《金瓶梅》等文学评价中,文学批评者均应用了“避”与“犯”两个术语。在《金瓶梅》評价中,张竹坡认为作者“犯笔而不犯”,将金莲、萍儿等同类型的人物描写出独特的性格。
  第五,置之死地而后生。在《孙子兵法》中,孙子提出“投之亡地而后存”等兵法思想,产生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兵法术语,其在文学批评中也有应用。例如,李卓吾在评价《水浒传》时,提到“从绝处中生出情事”,认为文章中写到山穷水尽之处,突然生出其他情节,却不会给人做作的想法,文章衔接巧妙。冯镇峦在评价《聊斋志异》中的《宦娘》时,提到“率性一笔画断”,认为其写法与兵法中的置之死地而后生有异曲同工之妙,并得出“兵法即文法”的结论。
  三、古代兵法思想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
  在文学批评中,古代兵法的应用不仅体现在术语应用中,还体现在古代兵法思想方面。结合文学批评的发展历史,古代兵法思想的应用最早可追溯到南朝。在唐朝后期,杜牧受《孙子兵法》影响,结合兵法中关于“将帅”重要性的论述,以兵法喻文法,提出“文以意为主”的文学批评理念。在“文以意为主”理念中,杜牧将文章的立意比作是战争中“军队的将帅”,将文章比作是“军队”。《孙子兵法》中的将帅是军队的核心,而联系到文章中,立意为文章的核心,作者的思想直接关系到文章的语言与构成。王夫之、吴乔、章学诚等,也认可这一理念。
  同时,在《孙子兵法》中,孙子认为军队部署应从整体入手,使军队的组成部分间联系密切,在军队的某一部分受到攻击时,整个军队都能够立即反应,做好应对,进而在军队中形成保护机制。在古代兵法中,该理念被比喻为常山蛇或常山阵。在此基础上,杜牧写出“即墨龙文光照曜,常山蛇阵势纵横”的诗句,该句诗常用于文学批评中,要求文章结构整体有序,各个部分间相互呼应。例如,在《毛批三国演义》中,就使用常山阵评价《三国演义》,认为该书首必应尾、尾必应首。
  总的来说,在文学批评中,古代兵法思想的应用以文章艺术结构分析为主,将文章比喻为军队,以文章章法结构为主,开展文学批评。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古代术语的应用中,文学批评家从伏兵与伏笔、布设疑阵、欲擒故纵、疑与犯、置之死地而后生等方面入手,评价文学作品;在古代兵法思想应用中,文学批评家可将文章比喻为军队,利用兵法思想评价文学作品。结合古代兵法在古代文学批评中的应用,现代文学批评家可借鉴其经验,开展更为全面细致的文学批评。
  参考文献:
  [1]黄朴民.兵儒互补论[N].北京日报,2020-01-13(019).
  [2]吴如嵩.《孙子兵法》的读法[J].滨州学院学报,2018,34(3):5-11.
  作者简介:
  陈璐娜,浙江省杭州市,武警士官学校。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一千零一夜》是一部阿拉伯民间放事集,也是东方文学的一颗瑰宝,世界文学的一株奇葩。作为一部腊炙人口的世界文学名著,《一千零一夜》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其主要特征可概括为世
为了保证露天煤矿煤层出露速度、提高剥离作业效率,在分析剥离松动爆破单斗-卡车工艺、抛掷爆破单斗-卡车工艺、抛掷爆破拉斗铲倒堆工艺的工艺流程和技术特征基础上,对比了3
社会医学教学设备的平均先进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医教水平的重要度量衡.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医学教学设备的应用已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但是,要跻身国际医教先进国家行列,我们
21世纪,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的受众、资金、人才流失严重,发展面临挑战。传统媒体为了提高竞争力,适应新环境,一直在不断探索媒体转型或者走媒介融合发展之路。而
由边区政府直接经营的公营商业和各"机关商业",在承担保障机关、学校、部队物资和财政供给、稳定市场的任务中贡献极大、起到关键作用.特别是皖南事变之后的公营商业由供给型
为了掌握深埋坚硬特厚煤层冲击地压作用下的巷道围岩变形规律,为深部矿井深化冲击地压防治提供依据,采用理论分析、FLAC3D数值模拟及现场试验等综合手段,研究了胡家河煤矿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