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人法在数学课中的应用

来源 :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a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要想上好一堂数学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几十年来,笔者一直努力探索和试验,总结出了数学课的几种导人方法。
  
  
  1.温固知新法
  
  温固知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得新知识。
  
  2.类比法
  
  在讲相似三角形性质时,可以从全等三角形性质为例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对应线段、对应周长等相等。那么相似三角形这几组量怎么样?这种方法使学生能从类推中促进知识的迁移,发现新知识。
  
  3.亲手实践法
  
  亲手实践导入法是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知识,发现真理。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时,让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拼在一起。从而从实践中总结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使学生享受到发现真理的快乐。
  
  4.反馈法
  
  根据信息论的反馈原理,一上课就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由学生的反馈效果给予肯定或纠正后导入新课。如在上直角三角形习题课时,课前可以先拟一个有代表性的习题让学生讨论。
  
  5.设疑法
  
  设疑法是根据中学生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创设矛盾,设置悬念,引起思考,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诱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的一种方法。例如:有一个同学想依照亲戚家的三角形玻璃板割一块三角形,他能不能把玻璃带回家就割出同样的一块三角形呢?同学们议论纷纷。然后,笔者向同学们说,要解决这个问题要用到三角形的判定。现在我们就解决这个问题一一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6.演示教具法
  
  演示教具法能使学生把抽象的东西,通过演示教具形象、具体、生动、直观地掌握知识。例如:在讲弦切角定义时,先把圆规两脚分开,将顶点放在事先在黑板上画好的圆上,让两边与园相交成圆周角∠BAC,当∠BAC的一边不动,另一边AB绕顶点A旋转到与圆相切时,让学生观察这个角的特点,是顶点在圆上一边与圆相交,另一边与圆相切。它与圆周角不同处是其中一条边是圆的切线。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印象深,容易理解,记得牢。
  它是一上课就把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来的一种方法。如在讲切割定理时,先将定理的内容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分清已知求证后,师生共同证明。
其他文献
我国确定民族共同语的名称为“普通话”,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语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的共同语。推广普通话能否取得成效,关键在于社会对普通话是否有迫切的需要,在改革开放,搞活市场经济的今天,全国各地区人民广泛交往,迫切需求克服方言间的隔阂,特别是学校,作为推广普通话的有效阵地,课堂上师生问的互动用普通话,课余时间,师生的交流也需要用普通话。  我国地域辽阔,
期刊
【摘要】“威信的形成”;“威信的来源”;“教师威信形成的客观原因”;“教师威信的维护与发展”;“建立威信和维护威信的策略”;“教师威信与教学质量的关系”。  【关键词】“‘威信’的涵义” “威信形成的影响因素” “威信的形成状况”    Brief analysis teacher prestige formation and maintenance  Li Guoen  【Abstrac
期刊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计算机的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由于计算机发展速度之快,与之相应的计算机应用教育显得相对滞后,与社会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我们的计算机应用教育,在基础知识、基本应用方面,是比较成功的。在计算机大量普及的今天,一般的应用操作、文字处理,已经只是一种基本技能,一般学习过计算机的人都能掌握。但许多行业化、专业化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就相对不足,都缺少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人才。计算机专业的设置
期刊
[摘要]本文从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中学数学课堂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以创设情境、自主探究、交流合作、探究反思为主线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在问题情境中探索,在探索中交流。在交流中反思,在反思中创新的教学理念;以及开展探索性学习的几点思考三个方面加以阐述,以飨读者。  [关键词]认识;实践;思考    1.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    1.1“探究性学习”产生的国际背景。在西方科学教育的变革发展历程中,探
期刊
教育界中好多直接参与孩子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学校学生教育的直接参与者班主任老师,常挂在嘴边的口头叹词就是现在的学校教育规则是“5+2=0”。即学生在学校里老师苦口婆心地教导学生五天,却在周末的两天休息里被化为泡影,甚而还有怪异,真让学校的老师们百思不得其解,这是什么原因呢?细细推究,问题就出在了社会教育环境和家庭教育上,尤其是孩子的家庭教育作用显得更加突出。  那么,如何才能解决孩子教育的这个
期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之于国家、民族的意义毋庸赘言。21世纪需要的是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创新。    1.要运用好考试的激励作用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重视“智育”,“德、体、美、劳”都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在“智育”方面,又只是重视知识的传授,考什么,教什么,不考则不教。学校教育几乎成了一条整日为升学而忙碌的流水线,许多学生的个性、天分、灵感及智能受到一定的
期刊
词汇是语言的最小单位。没有词,难以成句,人们难以沟通。学好英语必须掌握大量词汇,新教材更加大了对学生词汇量的要求。长期以来,在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一直受到高度的重视。词汇教学即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又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难点。近年来,不少英语教师根据新课程理念在词汇教学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一些成果。目前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一般模式是:教师先把生词写在黑板上,或让学生看课本上的词汇表,之
期刊
[摘要]针对毕业论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与教学实践基地单位的合作,开展基础性、普及性的实践性课题研究,并将其成果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建立产学研互动、人才培养使用的良性模式,是提高高校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有益探索。  [关健词]高校 毕业论文(设计) 实践性    高校毕业论文(设计)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全面运用,对于提高专业综合能力,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
期刊
[摘要]伴随新课改教育理念的深入,一节数学课是否起到高效、节时功效,对于每节新课引入至关重要。新课引入得体,就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课堂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怀着一种期待、一种渴求,释放出迫切求知欲,迸发出学习激情,从而达到“引、探、用、结”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数学;导入;方法;学习    伴随时代发展步伐,教育改革正逐渐深入每节课堂。尤其是新课改理念要求"20+20”的教学新
期刊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只不过喜欢寻根问底地追究问题罢了。”他的话一语道破了创新的真谛是“好奇心理和锲而不舍的探索,是科学研究获得成功的前提”。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由此可见,未来呼唤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呢?    1.教师应摆脱教学中忽视培养创新能力的做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