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年间,我在机关里当办事员小弟,薪资略高于城市低保,福利基本为零;麻烦的是单位里来来往往,连办公室中年阿姨都比我资历深;做小弟的需要韬光养晦,商场一楼“国际名品”是万万去不得的,只能在楼上买几件山寨西装和众位大哥的品位保持同步。
一次活动,单位来了几位盛装打扮的女青年——鲜艳的真丝印花长裙,内行人一眼看去,就知道是意大利科的印染技术,要是对这行了解更深一点,甚至不难知道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的真丝印染加工业基本都集中在意大利的科莫湖区……至于女人们更在乎的包,更是不在话下,从几千块的尼龙款起步,到几万块的羊皮绗缝款,作为一个外人都能深深感到其间深深地压迫感,谁要是拿个便宜的或者山寨的,真的会不好意思站在中间……
女青年们的着装都是很有效率的,她们总会在适当的场合进行炫耀,这和岗位分工关系不大,甚至和经济收入都没有必然联系,女青年们穿什么永远取决于她打算见到什么人。同一名女青年,在出席相同性质不同级别的活动时着装也会有所差异——几乎和出场大哥的重量级成线性关系。
就像一名战士,会根据战场目标自行选择武器搭配,没有人会用反坦克武器去打散兵。
这是一门复杂的学问,近于玄妙:对于女人来说却几乎是不学即会的,如同一种灵魂深处的默契;大哥们未必认得出细节,却会感到如沐春风。
几年后,我从山寨正装中解脱出来,出于报复心理,专买意大利花花绿绿的衣服穿,一看就不是正经人。有次遇见一位常在战场的女同学,一年里有两百天盛装见人的,我感慨她们工作艰辛、竞争激烈——对方反问,那你呢?我笑,男人们正好相反——同事之间,什么贵穿什么,不经三昧妒火已脱颖而出;遇见大哥了,着装则应自降三个等级——如果你想人给你机会的话。
其实我吹了牛,虽然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花花公子,但真正的职场男人们相互之间是不太好炫耀的,要炫耀也是十分低调,比如超细羊毛西装,比如某种特定皮革做的鞋,看起来只是比普通货色稍亮那么一点点,仅限于光线稍稍变化就看不出来的那种差距,但价格却要差上几倍甚至几十倍。
唯一的例外,只存在于一种场合,那就是晚装。
晚装是鼓励炫耀的,在传统的着装体系里,人们把晚上6点以后穿的称作“晚装”,从最正式的燕尾服到次正式的小礼服,都属这类。
相比白天的衣服,晚装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整些丝缎装饰,或者缝在裤子两侧,或者包住扣子和领子;同时那些亮闪闪的金属和宝石扣子更是少不了;就连鞋子也要是漆皮的——所有的所有,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在灯下闪闪发亮。
20世纪90年代初,我还在青春期,当时同学间的叛逆少年最喜欢在夜市地摊上买些亮闪闪的人造革皮衣,其上往往镶着成片的镀铬铆钉,或者干脆金属线刺绣的猛兽骷髅,现在回想起来,恶俗是恶俗了一点,但这些元素同样是基于“灯下闪耀”这一朴素的审美原则——唯一不同的是当初没有什么晚宴,连夜店都没有,叛逆少年们炫耀的主战场以溜冰城为主。
真是二十年间,世事浮云、白云苍狗,炫耀着装的主导思想,却从来没有变过。
但是穿成一个迪斯科球也不能在夜间活动里称霸——我曾经见过有人把LED彩灯和电池盒做在T恤衫上,其原理也许是受了晚上在公路上执勤的交警背心启发。遇上这样的对手,在低照度环境下,你靠反射穿得再闪也比不过在技术上先进一个层级的。
好在炫耀并不是以亮度取胜的,否则晚上聚会一人一个水银灯,那大家都不要玩了。按照现实世界里的通行规则,既要引人注目又要保持腔调,最好的选择就是那些花花绿绿的衣服。许多人不明白有些意大利厂家为什么会做些花花绿绿得根本没法穿上街的真丝衬衫和外套,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衣服原本就不是穿上街的。
至于腰带,当然要那些简洁高效,辨识度高的,换句话说就是那些明晃晃的,一眼能认出来的腰带扣。
作为反例,有一回女同学过生日,晚间的庆祝活动上,我用了一条法国产腰带,鳄鱼皮,扣头是个大花体的“Z”字,结果没人认识。好心的女同学端着酒杯走过来,问我是不是意大利的杰尼亚,在她温柔而同情的目光注视下,我只好承认,亲爱的,好眼力,你没看错,是的,这的确是杰尼亚的新款……
炫耀失败是一件让人沮丧的事情,此时此刻,就算这条法国货比杰尼亚贵10倍,也只能打落牙往肚子里咽,自己认栽了。
编辑/姚 晟
一次活动,单位来了几位盛装打扮的女青年——鲜艳的真丝印花长裙,内行人一眼看去,就知道是意大利科的印染技术,要是对这行了解更深一点,甚至不难知道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的真丝印染加工业基本都集中在意大利的科莫湖区……至于女人们更在乎的包,更是不在话下,从几千块的尼龙款起步,到几万块的羊皮绗缝款,作为一个外人都能深深感到其间深深地压迫感,谁要是拿个便宜的或者山寨的,真的会不好意思站在中间……
女青年们的着装都是很有效率的,她们总会在适当的场合进行炫耀,这和岗位分工关系不大,甚至和经济收入都没有必然联系,女青年们穿什么永远取决于她打算见到什么人。同一名女青年,在出席相同性质不同级别的活动时着装也会有所差异——几乎和出场大哥的重量级成线性关系。
就像一名战士,会根据战场目标自行选择武器搭配,没有人会用反坦克武器去打散兵。
这是一门复杂的学问,近于玄妙:对于女人来说却几乎是不学即会的,如同一种灵魂深处的默契;大哥们未必认得出细节,却会感到如沐春风。
几年后,我从山寨正装中解脱出来,出于报复心理,专买意大利花花绿绿的衣服穿,一看就不是正经人。有次遇见一位常在战场的女同学,一年里有两百天盛装见人的,我感慨她们工作艰辛、竞争激烈——对方反问,那你呢?我笑,男人们正好相反——同事之间,什么贵穿什么,不经三昧妒火已脱颖而出;遇见大哥了,着装则应自降三个等级——如果你想人给你机会的话。
其实我吹了牛,虽然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花花公子,但真正的职场男人们相互之间是不太好炫耀的,要炫耀也是十分低调,比如超细羊毛西装,比如某种特定皮革做的鞋,看起来只是比普通货色稍亮那么一点点,仅限于光线稍稍变化就看不出来的那种差距,但价格却要差上几倍甚至几十倍。
唯一的例外,只存在于一种场合,那就是晚装。
晚装是鼓励炫耀的,在传统的着装体系里,人们把晚上6点以后穿的称作“晚装”,从最正式的燕尾服到次正式的小礼服,都属这类。
相比白天的衣服,晚装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整些丝缎装饰,或者缝在裤子两侧,或者包住扣子和领子;同时那些亮闪闪的金属和宝石扣子更是少不了;就连鞋子也要是漆皮的——所有的所有,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在灯下闪闪发亮。
20世纪90年代初,我还在青春期,当时同学间的叛逆少年最喜欢在夜市地摊上买些亮闪闪的人造革皮衣,其上往往镶着成片的镀铬铆钉,或者干脆金属线刺绣的猛兽骷髅,现在回想起来,恶俗是恶俗了一点,但这些元素同样是基于“灯下闪耀”这一朴素的审美原则——唯一不同的是当初没有什么晚宴,连夜店都没有,叛逆少年们炫耀的主战场以溜冰城为主。
真是二十年间,世事浮云、白云苍狗,炫耀着装的主导思想,却从来没有变过。
但是穿成一个迪斯科球也不能在夜间活动里称霸——我曾经见过有人把LED彩灯和电池盒做在T恤衫上,其原理也许是受了晚上在公路上执勤的交警背心启发。遇上这样的对手,在低照度环境下,你靠反射穿得再闪也比不过在技术上先进一个层级的。
好在炫耀并不是以亮度取胜的,否则晚上聚会一人一个水银灯,那大家都不要玩了。按照现实世界里的通行规则,既要引人注目又要保持腔调,最好的选择就是那些花花绿绿的衣服。许多人不明白有些意大利厂家为什么会做些花花绿绿得根本没法穿上街的真丝衬衫和外套,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衣服原本就不是穿上街的。
至于腰带,当然要那些简洁高效,辨识度高的,换句话说就是那些明晃晃的,一眼能认出来的腰带扣。
作为反例,有一回女同学过生日,晚间的庆祝活动上,我用了一条法国产腰带,鳄鱼皮,扣头是个大花体的“Z”字,结果没人认识。好心的女同学端着酒杯走过来,问我是不是意大利的杰尼亚,在她温柔而同情的目光注视下,我只好承认,亲爱的,好眼力,你没看错,是的,这的确是杰尼亚的新款……
炫耀失败是一件让人沮丧的事情,此时此刻,就算这条法国货比杰尼亚贵10倍,也只能打落牙往肚子里咽,自己认栽了。
编辑/姚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