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尿激酶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比较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比較低剂量尿激酶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对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静脉溶栓方法,将患者分为低剂量尿激酶组(低剂量UK组,n=40)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组(rt-PA组,n=40)。对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BI评分、改良Rankin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rt-PA组患者的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均显著低于低剂量UK组(P<0.05),BI评分显著高于低剂量UK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5.0%(38/40),显著高于低剂量UK组的77.5%(31/40)(P<0.05)。rt-P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6/40),低剂量UK组为20.0%(8/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较低剂量尿激酶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低剂量尿激酶;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Comparison of Therapeutic Effects of Low-dose Urokinase and 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ZOU Yong-zhou.//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30):054-057
  【Abstract】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low-dose urokinase and 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Method:The clinical data of 80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7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low dose urokinase group (low-dose UK group,n=40) and 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group (rt-PA group,n=40).The NIHSS score,Barthel Index,modified Rankin score,clinical efficacy and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Result:After treatment,the NIHSS score and modified Rankin score of the rt-PA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low-dose UK group(P<0.05),the Barthel Index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low-dose UK group(P<0.05),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5.0%(38/40)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7.5%(31/40) of the low-dose UK group(P<0.05),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group rt-PA was 15.0% (6/40),and 20.0% in the low-dose UK group(8/40),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is more significant than low-dose urokinase,deserve to spread.
  【Key words】 Low-dose urokinase; 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Jingdezhen City,Jingdezhen 333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30.016   在我国,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多发病,在临床极为常见,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一方面在极大程度上危害了患者的健康,另一方面也将沉重的负担带给了家庭及社会[1]。现阶段,临床普遍认为,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超早期溶栓是最有效的方法,尿激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是临床最常采用的溶栓药物[2]。本研究比较了低剂量尿激酶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发病均在6 h内,脑CT均将颅内出血排除[3];排除标准:既往有颅内出血、近2周内接受过大的外科手术、近3个月内有颅外伤史、心肌梗死史、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的患者。依据静脉溶栓方法将患者分为低剂量尿激酶组(低剂量UK组,n=40)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组(rt-PA组,n=40)。低剂量UK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45~75岁,平均(62.2±8.8)岁;合并高血压者29例,合并高脂血症者15例,合并糖尿病者10例。rt-PA组患者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46~75岁,平均(63.3±8.4)岁;合并高血压者27例,合并高脂血症者16例,合并糖尿病者1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低剂量UK组患者接受低剂量UK治疗,给予患者静脉滴注50~70万IU尿激酶(烟台东诚北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4848)+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
  0.5 h内滴完。(2)rt-PA组患者接受rt-PA治疗,给予患者静脉推注0.9 mg/kg rt-PA(广州铭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4730),将最大剂量控制在70 mg以内,开始时剂量为10%,10 min内滴完,剩余剂量在1 h内滴完。溶栓治疗过程中对两组患者进行全程心电监护,对其颅脑、皮肤、消化道等出血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同时,给予患者对症支持治疗,应用自由基清除剂、脑保护剂等。溶栓治疗1 d后让患者服用75 mg/d氯吡格雷(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国药准字J20130083)或100 mg/d肠溶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0236),并在溶栓治疗1 d后行头颅CT复查。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对两组患者的脑神经功能缺损状况进行评定,分值降低提示患者的脑神经缺损状况好转[4]。依据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依据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率,计算方法为治疗前后NIHSS评分之差与治疗前NIHSS评分的百分比,91%~100%、46%~90%、18%~45%、1%~17%、-18%~0分别评定为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变化、恶化[5],总有效=痊愈+显著进步+进步。采用日常生活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分值提升提示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升[6]。采用改良Rankin评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评定,分值降低提示患者的临床症状好转[7]。同时,对两组患者的脑出血、鼻黏膜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泌尿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 字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BI评分、改良Rankin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BI评分、改良Rankin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BI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rt-PA组患者的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均显著低于低剂量UK组,BI评分显著高于低剂量UK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rt-P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38/40),高于低剂量UK组的77.5%(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12.83,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rt-P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6/40),低剂量UK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8/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字2=2.71,P>0.05),见表3。
  3 讨论
  尿激酶属于一种蛋白水解酶,分离提取或培养途径为人尿或肾组织,在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直接作用,能够将纤溶酶原成纤溶酶催化裂解,进而一方面将纤维蛋白凝块降解,另一方面将血循环中的凝血因子V、Ⅷ等降解,从而将溶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相关医学研究表明,发病6 h内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100~150)万IU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具有相对较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8]。但是,由于尿激酶属于一种非选择性溶栓药,同样能够激活全身循环中的纤溶酶原,极易导致全身性低凝及溶栓状态,进而引发颅内及其他脏器出血等不良反应,因此大剂量尿激酶在临床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9]。针对這一情况,临床实践中对(50~70)万IU低剂量尿激酶进行了应用,以促进出血风险的降低[10]。相关医学研究表明,高低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均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减轻,对患者预后进行改善,同时具有更少的出血并发症[11-14]。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属于一种丝氨酸蛋白酶,产生主体主要为血管内皮细胞,能够选择性结合血栓表面的纤维蛋白,对纤溶酶原亲和力极高,能够在局部有效转化纤溶酶原为纤溶酶,从而将血栓溶解;其溶栓作用在血栓形成部位局限,具有更强的特异性,与尿激酶相比,对血液循环系统中的纤溶酶原具有较弱的激活作用,不具有显著的全身溶栓作用,因此具有相对较小的出血并发症危险性[15-19]。但是,由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价格昂贵,因此其应用受到了极大程度的限制[20]。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BI评分、改良Rankin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改良Rankin評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BI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rt-PA组患者的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均显著低于低剂量UK组(P<0.05),BI评分显著高于低剂量UK组(P<0.05),说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较低剂量尿激酶更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脑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临床症状。本研究结果还表明,rt-PA组患者中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38/40),高于低剂量UK组患者的77.5%(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较低剂量尿激酶更能有效提升对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本研究结果还表明,rt-P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6/40),低剂量UK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8/40),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和低剂量尿激酶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极易为患者及其家属所接受。
  综上所述,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较低剂量尿激酶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3.
  [2]孙高慧,高志强,高俊凤,等.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6):12-14.
  [3]程冉冉,李焰,周燕,等.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OD、MDA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1):2974-2975.
  [4]张国鲁,张微微,黄勇华,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4):507-510.
  [5]刘宝琼,张乐,杨期东.脑梗死的溶栓治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9,42(9):645-647.
  [6]陈生,金平,胡志涛.超早期动脉内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1,24(1):80.
  [7]陈秋红,陈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19例[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5):775-777.
  [8]许文勇,王顺旺,苏宗权.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4,34(22):41-42.
  [9]王红岩.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hs-CRP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5):29-31.
  [10]王战军.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4):78-79.
  [11]程彦,关国信,张巧霞,等.磁共振DWI在脑部术后早期继发急性脑梗死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2):25-29.
  [12]邓耀芳,邱观养,黄丹丹,等.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平均体积与急性脑梗死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2):1-4.
  [13]陈汉文,莫美华,陈浩英.小剂量尿激酶联合蚓激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1):26-28.
  [14]尉飞.不同年龄阶段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hs-CRP、血脂水平表达及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1):86-89.
  [15]赵汝旺.氯吡格雷与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3):22-23.
  [16]石福宏,吴庆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20):79-80.
  [17]袁俊,陈勇.早期心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9):27-29.
  [18]雷东华.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7):40-41.
  [19]李莉.氯吡格雷与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4):108-109.
  [20]陈玉梅.尿激酶对急性期脑梗死溶栓治疗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16)42-45.
  (收稿日期:2017-07-20) (本文编辑:张爽)
其他文献
总结了差异化规划的原则体系和要求,提出了一种差异化规划理论体系及实现方法,用于指导实际电网差异化规划方案的实施。依据差异化规划原则对实际电网算例进行数据分析,并结
开展大用户直购电交易模式的研究将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加公平有序的市场交易环境。针对目前直购电交易市场上的主要交易模式——撮合交易,提出了一种考虑网掼成本的直购电撮合
通过分析通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结合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制定过程,按照CDIO理念,详细阐述了"模块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过程和实施方法,重点分析了课程体系、
【摘要】 目的:探讨米可定泡腾片联合伊曲康唑胶囊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3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阴道内置米可定泡腾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口服伊曲康唑胶囊0.2 g/d联合内置米可定泡腾片治疗,7 d为1个疗程,治疗6个疗程。观察6个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的
职业技能大赛只有具有了广泛的参与度,才能真正实现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通过分析技能大赛参与度不高的原因,并以安徽省职业院校中药技能大赛为例,从政府、政
【摘要】 目的:评价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脑部术后早期继发急性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64例脑部术后72 h内复查患者行常规MRI及DWI检查,评价T2WI与DWI对脑部术后早期继发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结果:51例最后确诊为术后急性脑梗死,49例(96%)发生在邻近术区,2例(4%)发生在远离术区;DWI诊断准确度高于T2W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2WI图像上,术
公共课是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加强高职创新创业公共课程体系建设。当前公共课课程体系建设存在课程规模小、实践内容少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三条构建高职
摘 要 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类专业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为例,紧扣培养目标,改革实践教学,对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以期为其他同类专业课程的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4-0130-03  Investigation
高职教育是培养为社会直接创造财富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教育。面对经济形势的变化,高职院校会计教学要依托项目化教学模式,创新和改革传统的会计教学方式和内容,有效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对教师的作用和工作方式提出新的要求。教师在现今的教育活动中究竟应起到什么作用呢?在工作中教师应该怎样去做呢?  1 对待学生要有心  这个“心”字包括的内容很多,包括爱心、信心、恒心、耐心、关心,也就是说对待学生要用爱去教育他们,感悟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教育、帮助是真诚的、善意的。教师对待每位学生都要怀有十万分的信心,承认他们的进步,对他们的教育持之以恒,不急不躁。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