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职高美术教育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关注教学活动本身,还要将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纳入教学设计与组织过程中,使其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成效。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采取针对性措施,为学生创设人性化的教学环境,提升教学成效。本文主要针对当前职高美术教学中存在的学习兴趣低下等问题开展探究与突破。
关键词:激发;兴趣;提高;成效
在职高教学中,美术不仅是一门艺术学科,更是一门艺术与人文相互交融的综合性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情感因素,让兴趣在教学双边活动中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
一、对当前职高学生心理的简要分析
职高招生的对象大多为普通高中录取后的生源,进入职高学习的学生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主动学习升学型。这一类学生是因为中考成绩与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较为接近,为了在高考中升入好一点的大学而选择对口高考,这些学生往往只关心与对口高考有关的科目学习,对美术兴趣不浓;二是积极学习就业型。这一批学生进入职高学习主要是为了学习一门技能,拿到文凭好就业,这些学生如果自己主学专业与美术关联不大,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也不会太大;三是被动学习混世型。这批学生最为难教,既没有明确的升学目标,也缺乏足够的就业紧迫感,对大部分学习都没有较大兴趣,进入学校学习大多为了混日子,美术学习的兴趣也不大。综上所述,在职高开展美术教学活动,不利因素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成效的提升,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以重视,采取针对性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采取针对措施,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对某一门学科具有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教学成效自然较好。职高美术教师要潜心研究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教学工作实际,有效激发学生对美术教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成效。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开展探究与尝试:①明确学习动机激发兴趣。对于职高学生而言,最为困惑的莫过于对学习动机的迷惘,这种思想不仅出现在美术学科中,也普遍存在其他学科之中。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美术学习动机。②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兴趣。在职高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突破以往单调的教学氛围,积极营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来辅助教学活动。③融合教学内容激发兴趣。职高美术教学较为忌讳学习内容的单一枯燥,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态,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各种教学信息与资源的有机融合与整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素描色彩以及人体结构和比例等内容时,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进一步拓展,与当前较为热门的广告设计、服装设计以及室内装潢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④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兴趣。单纯的“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训练”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制约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教师要设法将师生双边活动的成效充分发挥出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美术鉴赏内容学习时,教师可以组织开展论坛交流,为学生创设各抒己见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⑤拓展教学空间激发兴趣。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的时候,不仅要抓住课堂教学,还要将教学活动进行延伸,课内外、校内外联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校内活动中,可以组织一些不同类型的美术兴趣小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挑选有天赋的苗子;在校外,可以带领学生走进与教学科目有关的实践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积极性。
三、注重教学研究,提高美术教学艺术水平
要想实现上述教学成效,教师要注意把握好几点要求,为教学成效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①要精心备课。教师要潜心研究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特别是思想状态,认真钻研教材,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从课堂导入、互动环节到练习指导讲评,都要认真考虑,统筹推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②要注重交流。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要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发展状况,采取针对性措施,纠正学生在思想理念方面出现的偏差,为学生加油鼓劲,为美术教学活动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③要改进方法。将现代教学媒体广泛运用于教学活动,将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来,是职高美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成效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强调与发挥。
综上所述,职高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强化理念创新与方法手段改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成效。
(作者单位:盐城市教师进修学校)
关键词:激发;兴趣;提高;成效
在职高教学中,美术不仅是一门艺术学科,更是一门艺术与人文相互交融的综合性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情感因素,让兴趣在教学双边活动中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
一、对当前职高学生心理的简要分析
职高招生的对象大多为普通高中录取后的生源,进入职高学习的学生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主动学习升学型。这一类学生是因为中考成绩与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较为接近,为了在高考中升入好一点的大学而选择对口高考,这些学生往往只关心与对口高考有关的科目学习,对美术兴趣不浓;二是积极学习就业型。这一批学生进入职高学习主要是为了学习一门技能,拿到文凭好就业,这些学生如果自己主学专业与美术关联不大,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也不会太大;三是被动学习混世型。这批学生最为难教,既没有明确的升学目标,也缺乏足够的就业紧迫感,对大部分学习都没有较大兴趣,进入学校学习大多为了混日子,美术学习的兴趣也不大。综上所述,在职高开展美术教学活动,不利因素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成效的提升,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以重视,采取针对性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采取针对措施,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对某一门学科具有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教学成效自然较好。职高美术教师要潜心研究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教学工作实际,有效激发学生对美术教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成效。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开展探究与尝试:①明确学习动机激发兴趣。对于职高学生而言,最为困惑的莫过于对学习动机的迷惘,这种思想不仅出现在美术学科中,也普遍存在其他学科之中。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美术学习动机。②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兴趣。在职高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突破以往单调的教学氛围,积极营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来辅助教学活动。③融合教学内容激发兴趣。职高美术教学较为忌讳学习内容的单一枯燥,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态,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各种教学信息与资源的有机融合与整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素描色彩以及人体结构和比例等内容时,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进一步拓展,与当前较为热门的广告设计、服装设计以及室内装潢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④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兴趣。单纯的“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训练”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制约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教师要设法将师生双边活动的成效充分发挥出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美术鉴赏内容学习时,教师可以组织开展论坛交流,为学生创设各抒己见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⑤拓展教学空间激发兴趣。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的时候,不仅要抓住课堂教学,还要将教学活动进行延伸,课内外、校内外联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校内活动中,可以组织一些不同类型的美术兴趣小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挑选有天赋的苗子;在校外,可以带领学生走进与教学科目有关的实践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积极性。
三、注重教学研究,提高美术教学艺术水平
要想实现上述教学成效,教师要注意把握好几点要求,为教学成效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①要精心备课。教师要潜心研究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特别是思想状态,认真钻研教材,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从课堂导入、互动环节到练习指导讲评,都要认真考虑,统筹推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②要注重交流。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要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发展状况,采取针对性措施,纠正学生在思想理念方面出现的偏差,为学生加油鼓劲,为美术教学活动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③要改进方法。将现代教学媒体广泛运用于教学活动,将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来,是职高美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成效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强调与发挥。
综上所述,职高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强化理念创新与方法手段改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成效。
(作者单位:盐城市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