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养生重修德

来源 :现代养生·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yanjing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独特的德
  自古至今,无数的先贤先圣、养生大家、名医学者都提出过通过修德养性可延年益寿的观点。当今社会,人们也同样注重以德养生,以德益寿。但是大多数人并不知道,道家学派也好、作为宗教的道教也罢,他们所提出的“以德养生”的“德”并不单单是指德行、品德,不是一味地以礼教的条框来束缚人性。此德与儒家乃至历史上很多先贤所倡导的以德养生并不同。
  儒家讲以德养生,讲的是仁义礼智信,孔子讲“德润身,大德必得其寿,仁者寿”。孟子讲“爱生而不苟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他们的德,他们认为“善养生者,当以德行为主”。崇高的道德品质可以善良人的行为,平和人的心绪,康健体魄。而道家的“德”非此德。在道家的观念中“德”并不仅局限于伦理道德,它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概念。道家认为,德由道而生,是对道、对世界的一種认知和追求,是他们所推崇的“道”在人世间的具体体现,是道在世间的法则规范。“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也就是说,道是根本,德是介质。修德才能得道,修德就是修道。道家的德虽然也提倡行善积德,扶危救困,忠孝友悌,但它不是对人性的强制性要求,它认为这些是天道的要求,是天地自然世间万物都要遵循的规律。道家重视对自己道德品质的修养,认为修德可以延年益寿,是因为他们认为修德就是修道,是内功外行,是顺应天道的规律,将自己融入了宏观世界,去除了私心杂念,顺其自然,修身养性,淡泊宁静,滋养生息。
  二、重要的德
  道教中人一定要重视养德,道教著名的内丹家柳华阳说:“道者德之用,德者道之体,人能明乎其德,则天性自现……”又称“夫德非道则无著,道非德则无主”。要修道,先修德。道教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曾这样教导养生者:“德行不克,纵服玉流金丹,未能延寿。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就是人不修德行,德行有亏,就算吃了玉液金丹长生不死之药也不能长寿,不断修养道德,不作祈祷也能有福,不求长生寿命也会自然延长。所以,道行修养是养生的大旨与关键。
  三、如何修德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太平经》中说:“人不力学德,名为无德之人”,无德之人必“好害伤”,是“凶败之符”,是“最劣弱困穷小人之名字”。道家看来,修德无处不在,不拘泥于一室一处,一招一式。换句话说,养德,无论是家国天下,还是修行者自身都是妙处无限,不能缺少的。为了强化养生者的思想道德修养,道教的许多经典之中,及其道教弟子要遵守的清规戒律,都强调必须做到与人为善,积功累德,忠孝友悌,正己化人,俭朴寡欲,诸恶莫作,诸善奉行,救人之急,悯人之孤等。《太上老君养生决》:“善摄生者,要先除六害,然后可以保性命,延住百年。何者是也?一者薄名利,二者禁声色,三者廉货财,四者损滋味,五者除倭妄,六者去妒忌。”
  四、养德以养生
  道教认为,欲要养生必先修德,想要修得高尚的德性,就应做到清静无为,恬淡寡欲。
  1.以德调心 《道德经》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那么该如何做才能去欲调心呢?那就是“去彼取此,为腹不为目”,“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道德经》又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清静经》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可见,修善德之心以控制各种欲念,无论对于养生来说,还是对于修道来说,都是重要而又有实际价值的。
  2.以德控身 修德可以控制人的不端行为,引导人建立起一套符合养生规律的生活习惯,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有助于人的养生。如道教善书提到的行孝,就可以达到控身律行、养生固形的效果,正所谓“至孝修道,修孝道也。道在至孝,不孝非道也”。
  3.以德行术 道教中有许多养生术,其中很多是具有科学道理的。可以运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养生益寿。不过,在道教看来这些养生术中只是很低等的方法,最终还是要修善积德,道教有句话说得非常好,“内修可以养德,而外行则可以积德”。尽忠尽孝之要,不过一心而已。所以修善之道,先在一心。心能持定,然后遇善能修,此入道之门也。东晋道教养生家葛洪认为,积善养德是长生久视的前提。“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虫,乐人之吉,愍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穷,手不伤生,口不劝祸,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自贵,不自誉,不嫉妨胜己,不佞谄阴贼,如此乃为有德,受福于天,所作必成,求仙可冀也”。说明了“为道者当先立功德”,“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我们不求长生,但求平安康泰,注重道德修养,塑造美好心灵,以保证我们身心健康,照此修为应非难事。
其他文献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其发病率约为3%~8%,约占整个胃肠门诊的20%~25%.儿童功能性便秘的发病率高,该病严重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为临床建立一套公认的诊断标准和规范化的治疗流程,对于提高FC的诊断准确性、探索与评价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生物反馈治疗是指利用各种技术,以视、听觉的形式显示体内某些生理活动,通过指导和自我训练有意识地控制这些生理活动,达到控制某种病理过程,促进机能恢复之目的.生物反馈疗效不受便失禁的病因、疾病程度、病期长短等因素限制,是一种操作简单、无损伤性、无药物副作用并且疗效可靠的辅助性治疗方法,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生物反馈训练在我国才刚刚开展,由于各医院情况不同,采用的治疗方法也不一致,导致治疗效果差别较大。
目的 包装并鉴定表达红荧光蛋白( RFP)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 VV-RFP). 方法 以质粒pDsRed-express-C1为模板,PCR扩增出RFP基因,并克隆至痘苗病毒转移载体pCB中,经酶切分析和DN
一、钡灌肠检查  适应证:主要适用于便秘、便失禁的肠管形态学检查.  检测指标:观察结肠的长度、形态、蠕动强度、肠腔是否扩展或狭窄、有无肿物、梗阻;测量直肠肛管角,判断排便控制能力;同时了解灌肠后钡剂排空或残留情况,功能性便秘患儿钡灌肠显示直肠及乙状结肠内有大量粪块,而肠神经元发育异常所致便秘往往表现为钡剂残留或排空延迟。
2010年8~11月,我院采用经脐"Z"形单切口腹腔镜辅助完成8例小儿梅克尔憩室切除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组8例,男6例,女2例.年龄2~13岁,平均7.5岁.均有3个月至3年的无痛性黑便史,贫血貌,血红蛋白65 g/L~96 g/L.8例均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6例术前99mTc同位素检查显像阳性,提示右下腹或中腹部局灶性放射性增浓影,2例99mTc同位素检
尿道瓣膜是男婴下尿路梗阻中最常见的一种畸形[1],新生儿期可因肺发育不良以呼吸道疾患就诊,尿液滴沥易被忽略;在出生后几周仍未确诊的患儿可发生败血症、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由于合并肺发育不良,病死率高达50%[2],故本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目的 观察卡马西平对利多卡因致小鼠惊厥作用的影响. 方法 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n=10):生理盐水(NS)组,卡马西平50、100、150 mg· kg-1(R50、R100、R150)组,分别腹腔注
患儿:男,6岁,因发现右侧阴囊肿大1周入院.家长于入院前1周无意中发现患儿右侧阴囊肿大,不红,即来我院就诊,以右睾丸肿物收入.入院检查身体:营养一般,无贫血貌,心肺听诊正常,肝脾不大.右侧阴囊胀大,阴囊皮肤颜色正常,触诊右侧睾丸均匀肿大,直径约3.5 cm,质硬,无明显触痛,表面光滑.右侧附睾及精索未触及明显异常.左侧睾丸(直径约1.5 cm)、附睾及精索触诊正常.超声波显示右侧睾丸外形饱满增大,
【摘要】 目的 观察音乐配合放松训练对改善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在我校附属医院肿瘤内科接受治疗的癌症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住院期间,除常规护理外,由课题组成员对患者进行音乐配合放松训练,分别于实施前和干预后一个月采用癌症疲乏量表对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后1个月在情感疲乏、躯体疲乏、认知疲乏及总疲乏等方面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患儿:男,26个月.因发现尿道口异位开口24个月入院.患儿出生后排尿正常,可从阴茎头正常开口处排出,尿线粗,几天后被家属发现排尿时阴茎腹侧鼓起一小包块,如黄豆大小,表面皮肤菲薄,呈深褐色,2个月大时无意间被发现原包块处出现一异位开口,排尿时尿液大部分从异位开口处排出.检查:阴茎长约3.0cm,无阴茎下曲畸形,包皮分布均匀,无帽状堆积,阴茎头处可见正常尿道开口,导尿管插入正常,阴茎腹侧远端可见-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