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的哲学理念--从戴维 埃伦费尔德《人道主义的僭妄》说起

来源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e1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传统的发展理念和模式,戴维·埃伦费尔德从根处作了批判。埃伦费尔德的批判不仅对于今天在一定程度上依然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具有巨大的鉴戒作用,而且对于审视和实施可持续发展也具有启迪和借鉴价值。可持续发展中的“发展”不仅涵盖经济价值,还应该涵盖人文价值和生态价值;可持续发展不仅要解决经济、资源、人口的关系,而且要解决制度、体制、精神文化等问题;可持续发展应该是社会机体的协同发展。 For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nd model, David Ehrenfeld criticized from the root. Ehrenfeld’s critique not only has a great role to play in guid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model to some extent today, but also enlightens and learns the value of examining and implemen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ot only covers economic value but also humane value and ecological valu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ot only solves the problems of economy, resources and population, but also solves the problems of system, system, spiritual culture and so on. Development should b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social institutions.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演习各阶段舰员应激反应的特点 ,为探讨防治过度应激反应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SCL 90症状自评量表和应激评定量表 ,对 4 0名舰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SCL 90
在中国古典诗学中,虽说没有“哲理诗”这一类属名称,但以诗明“理”确为一种客观存在。其诗中之“理”在表现形式上大体可分为依景明“理”、依事明“理”和议论明“理”三种类
自由是萨特最为关注的哲学问题。萨特宣扬的自由观的理论前提就是“存在先于本质”这一哲学命题。而颇具操作性品格的核心观点则是“自由选择论”。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自
春秋战国之际是中国古代社会剧烈变动的时代.此时,社会性质的转型突出地表现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其中,思想文化上由西周的"皆原于一,不离于宗"的官学形态向多元
网络作为现代文明的结晶,作为信息化传递的主要载体,其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网络这把双锋的利刃,在给现代社会带来革命性变革的同时,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消极和负面的冲击,特别
大动荡、大变革、大进步是战国时期社会的显著特征.楚地发生了时代诸元与文学发展规律相统一的聚合效应,逐步形成了楚文化圈.本文结合当时楚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着眼于人的需要的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有相通之处。弱势社会群体是社会发展过程产生的特殊群体,他们需要的满足对于控制重大社会风险、稳定社会有着重要
从语用与语用逻辑的视角来看,墨家辨学不仅是"求真"的工具,而且也是"求当"的工具,墨家辩学的"有效性是一个综合性、多样性统一的范畴,它覆盖了"语用逻辑"的"有效性"领域,在相
传统发展观歪曲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主体、客体两极中偏向客体一极,忽视对人的幸福的真正关注。而新发展观以人的发展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强调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实现人的能
《周易·明夷》,因其取象神妙、意蕴幽深,故千古解經,頗爲繁纷.今参以《帛書周易》、《尚書》、《山海經》、《楚辞》、《淮南子》等,探赜索隱,通其玄妙,以训詁爲基,以成聖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