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在陈旧性肛裂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07~2010年采用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47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47例均治愈出院。平均疗程10天,且无后遗症及并发症。本组病例经术后3个月~1年随访得知,47例全部治愈无复发。
关键词 肛门内括约肌 手术 疗效
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是一种治疗陈旧性肛裂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陈旧性肛裂是由于肛管后或前正中皮肤反复裂伤、内括约肌收缩、痉挛,是裂口不能休息,继发感染,致皮肤全层裂开,从而形成溃疡,经久不愈。非手术治疗是难以根治的,而手术方法有多种,疗效各异。2007~2010年采用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47例,获得满意的疗效。
资料与方法
本组按照选择符合陈旧性肛裂诊断且有手术指征的47例住院病例。其中17~35岁35例,35岁以上12例;男16例,女31例;病程1~5年。本组均有排便时肛门剧烈痛及便血。其中便后肛门持续痛10分钟~1小时30例,1~4小时8例,4小时以上9例;大便滴血35例,粪便带血6例;单纯肛裂6例,合并结缔组织外痔28例,合并乳头肥大11例,合并内痔6例。大多为单发性肛裂,多发性肛裂10例。42例裂口在肛门后方,3例在肛门前方,2例在肛门侧方。
手术方法:患者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骶管麻醉。以食指摸清肛门括约肌间沟后在截石位3点(或9点)距肛缘外约1~1.5cm作1cm放射状切口,深达皮下组织。在食指引导下用中号弯止血钳钝性轻柔分离肛门内括约肌下沿,向上达齿线的水平,以左手食指配合止血钳协同将肛门内括约肌挑出切口外,在直视下切断内括约肌下沿。如有裂痔可同时作“V”型切除,继之采用手指扩肛持续约5分钟,至肛门括约肌无紧缩感,使肛门括约肌彻底断离,达到肛门松弛,能顺利通过三横指。检查切口无出血,用碘伏消毒,切口全层缝合1针。另将哨兵痔、肛乳头肥大及内痔做相应手术处理。原肛门前后方的裂口一般不切除,可用手术刀刮去溃疡及硬化的表面组织,造成新创面,以利愈合。
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术前3日行肠道准备,服少渣全流质饮食手术当日早晨清洁灌肠1次。术后5日内进半流饮食,忌生冷、辛辣之品,术后第3天早晨解大便,以后每天解大便1次,1次/日换药,直至术后5~6天伤口创面无异常,报好转出院。门诊对症治疗。
结 果
本组47例均治愈出院。平均疗程10天,且无后遗症及并发症。本组病例经术后3个月~1年随访得知,47例全部治愈均无复发。
讨 论
陈旧性肛裂是由于肛管后或前正中皮肤反复裂伤、内括约肌收缩、痉挛,使裂口不能休息,继发感染,致皮肤全层裂开,从而形成溃疡,经久不愈。针对内括约肌持续痉挛收缩是引起肛裂的主要原因,切断痉挛的部分内括约肌而治愈陈旧性肛裂已经得到临床肯定,以往治疗陈旧性肛裂多采用扩肛术、后方内括约肌切断术,这两种术式的共同缺点是:①留有较大的开放性窗口,患者痛苦、且愈合时间较长;②易损伤直肠黏膜,造成出血;③易损伤括约肌或提肛肌,造成大便失禁。而所采用的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可以克服上述缺点,具有以下优点:①切口小,愈合快,疗程短;②距肛缘外1~1.5cm潜行性手术,保留了肛管上皮,因而损伤少;③手术直观,疗效确切,不损伤外括约肌及提肛肌,无大便失禁之优;④患者痛苦小,易于接受;⑤操作简便,易于掌握。
综上所述,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是一种治疗陈旧性肛裂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东铭.肛裂的现代概念.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1,7(4):3.
2 何德才.侧位内括约肌切断扩肛缝合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疗效观察.中国肛肠病杂志,2004,24(8):10.
3 丁喜坤,石华.侧位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陈旧性肛裂24例临床观察.中国肛肠病杂志,2005,32(15):15.
关键词 肛门内括约肌 手术 疗效
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是一种治疗陈旧性肛裂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陈旧性肛裂是由于肛管后或前正中皮肤反复裂伤、内括约肌收缩、痉挛,是裂口不能休息,继发感染,致皮肤全层裂开,从而形成溃疡,经久不愈。非手术治疗是难以根治的,而手术方法有多种,疗效各异。2007~2010年采用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47例,获得满意的疗效。
资料与方法
本组按照选择符合陈旧性肛裂诊断且有手术指征的47例住院病例。其中17~35岁35例,35岁以上12例;男16例,女31例;病程1~5年。本组均有排便时肛门剧烈痛及便血。其中便后肛门持续痛10分钟~1小时30例,1~4小时8例,4小时以上9例;大便滴血35例,粪便带血6例;单纯肛裂6例,合并结缔组织外痔28例,合并乳头肥大11例,合并内痔6例。大多为单发性肛裂,多发性肛裂10例。42例裂口在肛门后方,3例在肛门前方,2例在肛门侧方。
手术方法:患者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骶管麻醉。以食指摸清肛门括约肌间沟后在截石位3点(或9点)距肛缘外约1~1.5cm作1cm放射状切口,深达皮下组织。在食指引导下用中号弯止血钳钝性轻柔分离肛门内括约肌下沿,向上达齿线的水平,以左手食指配合止血钳协同将肛门内括约肌挑出切口外,在直视下切断内括约肌下沿。如有裂痔可同时作“V”型切除,继之采用手指扩肛持续约5分钟,至肛门括约肌无紧缩感,使肛门括约肌彻底断离,达到肛门松弛,能顺利通过三横指。检查切口无出血,用碘伏消毒,切口全层缝合1针。另将哨兵痔、肛乳头肥大及内痔做相应手术处理。原肛门前后方的裂口一般不切除,可用手术刀刮去溃疡及硬化的表面组织,造成新创面,以利愈合。
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术前3日行肠道准备,服少渣全流质饮食手术当日早晨清洁灌肠1次。术后5日内进半流饮食,忌生冷、辛辣之品,术后第3天早晨解大便,以后每天解大便1次,1次/日换药,直至术后5~6天伤口创面无异常,报好转出院。门诊对症治疗。
结 果
本组47例均治愈出院。平均疗程10天,且无后遗症及并发症。本组病例经术后3个月~1年随访得知,47例全部治愈均无复发。
讨 论
陈旧性肛裂是由于肛管后或前正中皮肤反复裂伤、内括约肌收缩、痉挛,使裂口不能休息,继发感染,致皮肤全层裂开,从而形成溃疡,经久不愈。针对内括约肌持续痉挛收缩是引起肛裂的主要原因,切断痉挛的部分内括约肌而治愈陈旧性肛裂已经得到临床肯定,以往治疗陈旧性肛裂多采用扩肛术、后方内括约肌切断术,这两种术式的共同缺点是:①留有较大的开放性窗口,患者痛苦、且愈合时间较长;②易损伤直肠黏膜,造成出血;③易损伤括约肌或提肛肌,造成大便失禁。而所采用的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可以克服上述缺点,具有以下优点:①切口小,愈合快,疗程短;②距肛缘外1~1.5cm潜行性手术,保留了肛管上皮,因而损伤少;③手术直观,疗效确切,不损伤外括约肌及提肛肌,无大便失禁之优;④患者痛苦小,易于接受;⑤操作简便,易于掌握。
综上所述,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是一种治疗陈旧性肛裂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东铭.肛裂的现代概念.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1,7(4):3.
2 何德才.侧位内括约肌切断扩肛缝合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疗效观察.中国肛肠病杂志,2004,24(8):10.
3 丁喜坤,石华.侧位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陈旧性肛裂24例临床观察.中国肛肠病杂志,2005,32(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