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孩子,让“材料”活起来

来源 :锦绣·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tian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游戏是儿童内心活动的自由表现,是儿童最纯洁、最神圣的心灵活动产物,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体转变为社会化、以他人为中心的个体工具。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室内和户外游戏对于幼儿来讲都是重要的生活、学习环节,目前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不过户外角色游戏材料不仅缺乏,而且投放随意,不能有效引起孩子对户外角色游戏的探讨兴趣。本文通过探究户外自主角色游戏中材料的投放原则,以丰富的材料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以达到幼儿间的有效互动,积极发挥材料的作用,从而实现全面培养幼儿的目的。
  关键词:探究;材料;幼儿互动
  角色游戏对儿童的认知、语言、情感、社会性等多方面都具有促进作用,但是教室里创设的角色区都很小,难以满足孩子的探索与游戏兴趣,为了让孩子能更好地进行角色游戏,教师应该提供给孩子一个好的游戏环境,于是我们在户外开辟了“米果果乐园”,它是一个集种植、采摘与农家乐为一体的体验场所,幼儿能够在里面自由、自主、自选地进行游戏。幼儿刚开始玩的时候个个热情高涨,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并坚守自己的角色,自觉地遵守活动规则,幼儿间还能进行有效的互动。但是时间一久幼儿的兴趣渐渐变弱,个别孩子出现消极等待时间。这是为什么呢?
  一、追根溯源 寻找问题
  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失去了游戏的兴趣?这不得不让老师重新解读幼儿行为,只有充分理解幼儿的所思所想,才能做出正确和有效的判断。于是,在幼儿游戏时老师需要更加细致观察,游戏后积极参与孩子们的谈论,在倾听与参与的过程中,问题日渐明晰起来:
  (一)仿真的塑料材料无法进行二次操作,只能够摘下来进行简单的摆弄,而且消耗的特别快,一段时间后孩子的兴趣也就下降了,孩子们失去了探究的兴趣,不能自主生成新情境。從这里可以看出太多高结构材料,已经满足不了孩子的探索兴趣和操作欲望。
  (二)可操作的自然材料、象征性材料比较少(比方说一些树叶、树枝、沙子、泥土、废旧材料等),中班的幼儿在游戏时已经开始“以物代物”的方式创造性地开展游戏活动。原来,孩子们不是对游戏失去了兴趣,而是对游戏中的一些仿真材料失去了探索欲。如果教师投放的材料是可变化、可组合、可持续,这样的材料对孩子来讲是不是就更有价值、更有意义、而且充满了探究性。
  二、探讨材料  合理投放
  1.儿童为本,准备材料。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需要的材料会有所不同,同时相同的材料在不同年龄段使用的方法也会不同。所以我们要站在儿童的视角,来为其投放适宜的材料。(可以通过调查表的形式来记录孩子想投放的材料,并讨论是否合理。还可以通过与孩子交谈了解他们的想法、他们的意愿、他们的需要,甚至还可以问孩子还需增加点什么,材料从哪里来等方面。) 比如秋天孩子们喜欢在饭后散步时捡一些树叶和树枝,可以把这些材料投放进户外角色游戏区里,还可以把家里不用的材料和废旧物品、自己种植的蔬菜带到学校里来等。这样孩子才是真正参与到游戏里,这个过程对于孩子来讲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2.摆放合理,拿取方便。
  材料的摆放要方便幼儿拿取,有一定简单的分类,这样幼儿才能够在玩好后进行整理、归类,从而能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那怎么摆放好呢?孩子们通过讨论,决定去实地动手摆放,在摆放的过程孩子们还是存在争议,但是同伴间经过讨论和操作,最后决定摆放的位置,并自己设计绘制了标签。
  孩子来到摆放材料的地方,浩宇指着瓦片说:“我们可以把瓦片碗放到柜子里去,哪里比较干净”,“不好,那我们烧饭的时候,拿碗太远了”诺诺说,曾好抢着说:“放到柜子干净,我们家的碗就放在柜子里啊”“碗脏了洗一下就马上干净了”几个孩子争吵了起来,这可怎么办呢?只见孩子们都转头看着老师,希望老师能帮忙解决一下。“现在我是客人,你们是小主人,你们想怎么放就怎么放”孩子们一听老师的话都不吱声了,过了一会诺诺走过去拉着浩宇的手说:“我们先放在柜子里吧”放在柜子里后,玩了几次孩子们还是觉得拿取不方便,于是最后采取了诺诺的方式。
  3.快乐劳动,自给自足。
  户外角色区设在种植园地和小树林里,春天一到,每个班级就在种植园地种下了很多蔬菜(青菜、花生、土豆、番薯等),孩子们会不定时的帮忙除草、施肥,等到青菜长大,他们可以与相应班级联系,由户外角色区玩的孩子们帮忙采摘一部分青菜,负责清洗、切割,这样孩子不仅动手操作了也从中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在小树林还有很多果树,比方说枇杷树,那等到枇杷成熟后,也能够享受到采摘的乐趣,并生成其他有趣的活动。
  孩子们自己种的番薯成熟了,他们就准备自己动手来烧,“那你们知道番薯是怎么烧的吗?”铠琦说:“老师,米果果乐园里有锅,把番薯放进锅里面,然后点着火就好了。”世杰:“对,上次我们去农庄玩就是这样的,我看到妈妈用打火机点着,然后把柴放进去就好了。”孩子们都忍不住要跃跃欲试了,不一会铠琦就拿来了打火机(第一次用还是有点怕,手都有在抖,不过还是打开了打火机),然后拿着树枝开始点,点着以后不一会儿就灭了,尝试了很多次都没成功,第一次生火虽然以失败告终,但从孩子们的表情里一点都看不出失落的情绪,孩子们还是热情依旧,意犹未尽,反而更激起了他们探究的兴趣。回到教室后教师忍不住问“怎样才可以把火烧得旺旺的?”亦伊:“老师,刚才我们的小树枝可以很快被烧起来,可是我们的数量太少了,所以马上就灭了,下次我们先准备好很多很多小的树枝吧。”轩轩:“我可以回家去问问奶奶,奶奶肯定知道。”诺诺兴高采烈地说“我刚才问阿姨了,阿姨说可以用报纸来点火,然后要放干树枝,树枝要放在火上面”,找失败的原因后孩子们想下周继续烧番薯,于是第二次生火开始了,这次终于成功,孩子们都忍不住大声欢呼起来,“火着了,快点放水,番薯洗好了拿过来啊!”“来了来了,你们让开”只见他们把一个个番薯扔进了锅里面,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番薯终于煮熟了,孩子们吃着自己烧熟的香碰碰的番薯,别提有多开心。“好吃,好香啊”“老师你也尝尝”“我们下次还要烧番薯吃”,不一会儿番薯就被一扫而光。   4.材料多样,相互渗透。
  中班幼儿逐步从具体形象性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规则意识逐步增强,与同伴的交往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在提供材料的时候要逐步增加挑战性,仿真材料操作性比较少,拿来就可以直接用,对于中班孩子来说太简单了,为了让孩子更加投入到游戏中去,可以多投放一些自然材料,但是投放的种类可以多一点,比方说:黄泥、黑泥、沙子、石头、树枝、树叶、绳子、盒子、竹管等等,那样幼儿可以根据不同材料任意进行组合,材料可变化、可组合、可持续,这样的材料对孩子来讲就更有价值、更有意义、而且充满了探究性。这样不同材料的组合,往往会给孩子和老师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等待番薯成熟的时间是漫长的,孩子们时不时地去看,“番薯怎么还没熟,好无聊啊!”铠琦说着还时不时的望着我,其他小朋友也一直围着土灶,不知道干什么好。这时我发现亦伊在一旁的小灶上玩的十分开心,“亦伊你在干什么呀?”“番薯还没熟,我要炒几个菜给孩子们吃。”“哇,好香啊”我一边用鼻子去闻味道一边大声说。诺诺一听“妈妈,你多烧几个菜,我去帮你买菜”说着就提着小篮子兴高采烈地去采摘草和树叶了,铠琦也拿起一块毛巾说:“我去把桌子和椅子擦一擦,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吃团圆饭咯!”不一会功夫就烧了好几碗菜,这时斓馨拉着我的手说:“老师你也跟我们一起吃饭吧,你是我们的客人,快坐快坐。”其他小朋友也跑过来拉我,刚坐下来他们就帮我拿来了一个水杯,让我喝点水,还帮我拿来了很多水果,热情的招待着我,坐了一會只见他们把一碗一碗的菜搬上来了,“哇,今天的菜好丰盛啊!咦,怎么没有筷子呀?那我要怎么吃饭?”这时其他小朋友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找来找去都没有找到,只见诺诺走到一边捡起地上的一根树枝把它掰断,拿过来说:“这不是一双筷子嘛”,不一会了每个人手上都有了一双长长短短的筷子,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饭咯!等吃好饭,我们的番薯也成熟了,可以拿回教室与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分享啦!
  户外角色游戏中的材料是开展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教师要创设一个优质的有准备的环境,孩子才能高效的、投入的、专注的,自由、自主、自选的活动,还要根据幼儿的需要与他们一起收集各种材料,让幼儿通过与不同材料的接触与探索,生成出不同的玩法与情境,这是一个充满趣味的过程。孩子们通过游戏不仅提升了同伴间的有效的互动,还提升了孩子与物品间有效互动。还能提高幼儿对角色活动的探究兴趣,有利于培养幼儿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小区域  大学问》—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  董旭花.
  [3]王萍.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与指导[J].中国校外教育.2009(S2).
  [4]高芬.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的优化策略[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5]张晓琳,赵春梅,杨东玲.浅论幼儿与区域活动材料的有效互动[J].学前教育研究.2007(01).
其他文献
摘 要:有效的利用涂坑本土资源来创建学校的德育特色建设。在当前的学校建设活动当中,创设学校的德育特色,利用好涂坑本土资源,以学校发展建设作为研究的主体,考虑到学校人文氛围以及各项文化措施,通过学校创办的特色来建设学校的德育文化。对此,本文就将根据利用涂坑本土资源创设学校德育特色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实践性的研究,将把握好德育在素质教育当中的核心地位,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社会发展当中奠定一定的基础。
期刊
摘 要: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幼儿园教学活动教学水平,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工具也带来全面的革新。幼儿园大班是想小学阶段过度的重要时期,在大班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对幼儿的思维能力进行合理开发,以满足小学阶段各类学科对思维逻辑的需求。数学是学龄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数学教学的有效开展可以提升幼儿对逻辑问题的系统思考能力以及对事物发生顺序的逻辑能力,数学不同于其他文学类学科,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
期刊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计算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的能力。尤其在小学阶段,学生的重点练习也都是在计算上。计算是一项需要长期联系且坚持的学习项目。但是在现在的社会中,很多人依靠的并不是自己的计算能力,有绝大一部分人依靠的是计算器。这也就导致很多人从小的计算能力就不是很高,所以计算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小学阶段需要打下牢固的基础,所以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关键
期刊
摘 要:由于初中的学生思想不成熟,年龄还比较小,一些想法还比较稚嫩,再加上初中的学生大多都是离开父母在外学习,对于在家中处于重要地位的学生来说,在学校会出现诸多问题,包括情绪、自己的需求不能满足、学生之间的相处不和睦乃至学习方面的烦恼,这些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成为影响班级健康发展的因素,而且班级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根据班级的实际状况以及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正确的班级
期刊
自从踏上讲台,我一直信奉着一句话:爱是教育的真谛!有人说教育是一种爱的艺术,这种爱虽然不同于父母、家人、朋友的爱,但在我看来,这种爱与其他类型的爱都具有一种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无私”!还有人说老师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与您的孩子没有血缘关系却愿意因您的孩子进步而高兴,退步而着急,满怀期待,助其成才,舍小家顾大家并且无怨无悔的“外人”。我想,正是因为这种无私的爱,才能使我们的教育产生无穷的力量,作为老
期刊
摘 要:文言文在中学语文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大多数学生们总是对文言文望而却步。在文言文学习中,教师要在点燃学生激情、发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做好课堂点拨,引导学生了解文言文的特点,掌握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进而乐学好学,活学活用,进行高效学习,感受文言文历久弥新的魅力。  关键词:自主高效;课堂点拨;诵读互动;问题带路;独立翻译;积累延伸  在当今东西方文化、价值观碰撞交汇的时代,我们理应立足
期刊
摘 要:科学教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对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是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路径。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但是由于科学实验教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多数的小学生往往对于实验的参与性不高,无法更好的了解相关的知识,所以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就可以积极将趣味性实验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效率,推动小学生
期刊
摘 要: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形结合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利用画图,能把抽象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具体化、形象化,化隐性为显性,从而有效地寻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画图的欲望;循序渐进,渗透各种画图方法;作业落实,提升学生画图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画图方法;画图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特别注重数形结
期刊
摘 要:在素质教育深入发展过程当中,初中生物教师组织的课堂教学活动,应以增强学生们的实验探究能力,深入挖掘他们的智慧潜能为主。必须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积极引导学生充分活跃生物的实验思维,提高他们的实验动手能力,促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实验操作的乐趣所在,对于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而言大有助益。本文分析了新課改下初中生物实验的有效教学策略,希望能为其他教师提供一些参考,进而培育大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期刊
摘 要:小学是小学各个学科的重要教学,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其他学科无法实现的重要作用。小学数学是一项充满希望的认知措施,它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教学效果,这是所有数学家共同追求的。因此,提高班级荣誉的有效性是促进发展、减轻负担和普遍促进素质教育的具体例子。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性;数学教学  引言  学校课堂是任课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战场,是学生汲取文化知识的重要渠道,其课堂教学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