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林风眠

来源 :世界家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_l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坚持的“兼容并蓄”的学术思想成为中国美院办學八十年来始终坚持的学术脉络,开创的“东西融合”的艺术道路,创造了中国艺术教育史上的重要篇章。
  关键词:人生;艺术;融合
  林风眠(1900—1991),家名绍琼,字凤鸣,后改风眠,广东梅县白宫镇阁公岭村人。出生于贫农之家。父伯恩,兼做石匠,工于宋体碑文。风眠幼时,即喜爱绘画,中学时代,其习作常受老师的称赞。1917年梅州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美术学院。1919年留学法国,1925年回国,任北平国立艺术专门学校校长兼教授。1928 年,在杭州主持创办国立艺术院,任首任院长兼教授。
  一、他的艺术是孤独的苦味的诗
  林风眠的一生,充满苦难,然而又光辉夺目,是不可复制的一种生命旅程。他的作品,看上去有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风格,试图打破中西艺术界限,造就一种共通的艺术语言,树立了东方艺术复兴的一面学术旗帜,向整个20世纪的世界视野传递出一种中国的诗意。
  二、知识分子的隐忍胸怀养育了他的艺术
  林风眠的一生是悲情的一生,他是二十世纪的同龄人,他的一生经历了世纪的重大变迁: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文化大革命……这些民族的大事件,都在他身上留下烙印。他的人生几乎映衬着一个世纪的民族文化的寻觅和苦难。所以我们说,林风眠的艺术有一种罕见的苦味。他的艺术就是这种孤独的苦味的诗。
  对于20世纪来说,林风眠的艺术是一个天翻地覆的民族曲折命运的写照,这是他的艺术真正了不起的地方。他的艺术是一个巨大的天地,一边是带有中国传统清新隽远的作品,如静物、仕女,像清丽的小诗。另一方面,是古刹秋暮,芦苇孤暮悲情的画面,所以他的绘画表现了很广阔的中华民族的感情。20世纪很少有人能像他一样同时促进两种不同的心灵境界,一边是清丽的小诗,一边是悲情的呼喊。也很少有人像他一样遭遇这么多苦难,却仍然以清醒者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把所有感受到看到的嚼碎后又温润地吐出来,所以他的艺术中又透露着时代和个人的悲情,也有中华民族面对苦难背负理想的隽远的诗意。
  可以说,林风眠是一个孤行者。他26岁的时候,回到北京执掌北平艺专;28岁,建立了杭州国立艺术院,即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团结了一批优秀的艺术家,塑造了建院初期辉煌的十年,提出了系列中国艺术教育初创期的艺术主张,塑造了当代艺术开创时期的高峰。但是1938年后,他就如孤行的白鹜一样,开始艰辛的人生,几乎都是孤独度过,就是以一个温厚的老人的形象领受这些苦难,笑对人生的变迁。我们感到他的内心有中国知识分子隐忍的胸怀和能力,也正是这种隐忍养育了他的艺术。在他的艺术中,我们看到了苦难但没有抱怨,感受到悲情但没有绝望,一直带着艺术沧桑的诗意,其中隽永的感情深深感动我们。
  三、他引入西画技巧更引入了西方现代主义精神
  重新关注林风眠对这个时代有很大的意义,意义不仅仅在于重新讨论他的绘画,去制造一个拍卖高峰,我们能从林风眠独特的个案身上,看到当时的知识分子艺术家的忠诚和激情,也能从他和时代的关系中去领会艺术家的责任,重新捡回那些被忽视的价值。林风眠在有生之年,他的艺术主张和艺术地位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仅抱怨没有用,而应思考他和那个时代其他艺术家有什么不同。
  例如林风眠和徐悲鸿都认为中国艺术必须改革,必须从西方借取一些东西,来改变中国的艺术,改变人们对艺术的看法,改变中国人的民心。这是他们那代人的伟大之处。但是他们给出的药方不同。徐悲鸿认为,中国艺术之所以在那个时代式微,就是因为和生活、现实疏远,所以他提倡现实主义精神,他从西方引来现实主义的内涵充实中国艺术。徐悲鸿的做法是很有远见的,也起到了很大的改造中国艺术的作用,尤其到了1949年后,他和社会主张的革命现实主义一道,形成了社会主流,一再受到重视。
  而林风眠也认为,要引进西方优秀的东西改变中国,但他不认为应简单引进西方写实主义,而应引进西方现代主义的精神,西方自由创作的主张,这些在很多岁月中都受到误解,被视为洪水猛兽。1949年后,因被视为新派画不受到重视,他凄然离开学校。林风眠认为我们不应简单模仿老祖宗,也不应简单模仿自然,而应将两者嚼碎后变成自己的东西,吸取有益的东西,进行自由创造。他强调独立的意志、自由的精神,到了今天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它对艺术发展的意义,对于引进西方、振兴中国文化的独特意义。所以我们今天重新讨论林风眠的时候尤其要关注林风眠这一系列的主张,真正重新去理解他的思想的内核对我们的民族艺术振兴有新的认识。
  四、不系之舟
  林风眠先生生于1900年。作为世纪的同龄人,他不仅亲历了这个翻天覆地的百年,而且,世纪几度的风雨变迁都在他身上留下烙印。他的人生映衬着一个民族百年文化的寻觅和磨难。但他的艺术,却仿佛孤行在这一切之外,吸取民族民间的养料,秉持东方艺术的理想,从抒情诗意的一端,到苍凉忧郁的另一端,创造着咫尺清新隽远的新天地。在那里,“家园”之思的凝痛和个人命运的郁结,被滤作视觉之诗,被凝成历史天空下新东方艺术的凄美而又真切的身影。
  林先生的画艺,经历了漫长的变革,也受着乱世苦难的煎熬。从年少气盛的表现之风,到执艺术学院牛耳的民生关怀,到重庆远山边地的孤处,最后在上海南昌路闹市的风雨飘零中,林先生带着乱世之痛,带着陌路歧见的伤害,缓慢地完成了他的旷世奇绝的纸上墨变。这是一条东方艺者的返家之路,或画木草的飘零,或写湖山的迟暮,其核心处总凝一份悲怀。这份绵长的悲怀,超然于世事之外。欧阳修诗曰:“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林先生如此性情,又遭遇如此人生,万物必要凄然之画。风景俱成心境,心境俱成唏嘘之境。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伴随现代化科技的不断发展,军队政治工作同样进入了全新的阶段。为了推动军队政治工作和数据、网络以及云端等的融合,达到大数据化与信息化,与现代化社会创建起更加密切的联系,达到现实要求,大数据被大量运用于军队政治工作的创新中。本文就大数据对军队政治工作的影响尽心深入地研究。  关键词:大数据;军队政治工作;影响  1 引言  习近平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创建大数据政工、信息化政工,为
期刊
军队要牢固树立能打仗、打胜仗的思想,按照打仗的标准搞建设抓准备,是习主席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随着依法治国向纵深推进,我国社会企业经营不断规范,公民法律意识日益提高,我军各类通用物资供应引入社会供应商保障模式的时机已经成熟。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社会供应商保障模式 的特点及其规律,逐步推行社会供应商保障,全面提升军队后勤保障效率,进一步加强军队战斗队职能。  一、社会
期刊
摘 要:隋唐开皇二年至开皇十三年间在音乐乐学乐律等方面发生了一场持续十余年的“开皇乐议”事件。此事件是中国雅乐史及乐律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的产生有极深的根源和复杂的历史文化背景。涉及众多乐议官员和音乐家,是音乐史上极为重要的里程碑。  关键词:开皇乐议;宫廷雅乐;隋唐歌舞伎乐;西域音乐  一、隋朝的音乐历史文化背景  公元581年正月,年仅八岁的周静帝被北周大丞相杨坚废除,改元开皇,建立隋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设计心理学专业知识,分析了老年人在居住空间中面临的不同方面的问题,从室内空间布局、墙地面装修、色彩设计等部分提出方案,并根据老年人的特征,为老年人量身打造舒适、温馨、安全的居住空间。  关键词:老年人;室内设计;家居环境;情感设计  1.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特征分析  1.1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1)焦虑紧张:由于身体健康问题,给自己带来痛苦而焦虑,紧张不安,甚至夜不能寐,更容易造成一
期刊
摘 要:众筹出版是指出版方通过众筹平台向社区成员进行小额筹资的一种商业模式,可以说它是传统出版产业在向社交网络为主导的信息社会转型中最富有创新性和最有价值的探索性尝试,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出版产业的生产、消费以及营销推广模式。因此对于众筹出版的研究极具研究价值,本文将还原国内众筹出版发展的真实现状与存在问题,总结当前条件下适合我国国情的众筹出版运营模式,并对众筹出版的未来加以思考。  关键词:众
期刊
摘 要:形成于康熙时期的珐琅彩瓷不仅是中国古代陶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因其精美的制作手法和绚丽多彩的艺术风格而在世界陶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经过雍正、乾隆两朝的发展,珐琅彩瓷在演变中吸收了不同时代的艺术风格,展现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以珐琅彩瓷为切入点,通过对其胎釉、造型、绘画纹饰、制作技艺及风格的演变进行研究,探讨其变化发展的客观因素,从而丰富对清代宫廷珐琅彩瓷器研究。  关键词:康乾时期
期刊
摘 要:时尚杂志作为我国期刊市场中的先锋者,以其独特的个性化内容和明确的消费群体定位占据了有利的市场地位,甚至在传统纸媒阅读率遭受新媒体巨大冲击而下滑的网络时代,时尚杂志的阅读率仍然能够保持上升趋势。时尚杂志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其特有的传播模式。  关键词:时尚杂志;传播  中图分类号:G211  时尚杂志以其注重时尚与个性化的特点占据了期刊市场的有利地位。近年来,高速发展的时尚产业带动了时尚杂志
期刊
摘 要: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党纲,《共产党宣言》具体阐述了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奋斗纲领等内容,显示了共产党与其他一切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区别。学习《共产党宣言》中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党建学说,对于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仍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无产阶级;党建;共产主义  《共产党宣言》中有着许多闪耀着共产主义光辉的伟大观点,如阶级斗争学说、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无产阶
期刊
摘 要:景区停车场与游客中心处于景区的入口,是景区接待的形象窗口。本文提出了景区停车场设计的原则。提出了景区停车场规划设计要与交通组织相结合,满足游客停车需求,方便游客使用的生态化设计的思路。  关键词:景区停车场;规划设计;原则;生态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景区成为人们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但部分景区停车场的大小应与景区游客量不相适应,比如有的景区停车场面积过小,造
期刊
摘 要:在新媒体时代,各种综艺节目不断涌现出来,但在二零一七年,一部文化类节目《朗读者》播出后,深受观众们的喜爱,并在社会上掀起一片朗读热潮,唤起了观众们的阅读欲望,和文学学习的渴望。《朗读者》是文化类电视节目的优秀范本,让无数人为之动容,不仅在传播着文化,也在传播着人生百味。  关键词:文化类电视节目;朗读者;文学  一、传播主题之美  在《朗读者》每期播出的节目中,都会有一个精心设计的主题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