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公司文秘人员黄英,因患有哮喘病,最怕见到令她犯病的花草类,原因是她对一些花草过敏。这天,她的一位朋友生病住院,便去探望。刚走进病室,猛见令她发怵的一排花草,顿时哮喘发作。好歹在医院,医务人员给予及时处理后,黄英才安然无恙。
其实,黄英看到的花草全是假的,是纸花,根本不存在着过敏原。那么,黄英为何也会过敏而诱发哮喘病急性发作呢?这就是精神及心理因素。
您知道吗?哮喘病的发作与精神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据有关专家介绍,哮喘病人都有精神因素,只不过程度不同。他们对外界刺激有高度敏感性,如黄英式的病人,对一些花草过敏,看到纸作的花草也能发生哮喘。还有,有的病人害怕晚上发作,睡前注射肾上腺素预防,但如果注射蒸馏水(不让病人知道)也能产生同样的效果。生活中,有位女哮喘病人,结婚前哮喘常发作,结婚后不愿让丈夫知道,每当要发作的时候就竭力控制,结果就没有发作。孩子患了哮喘后,如果家长有耐心,对孩子亲热,不急不躁,孩子的哮喘发作机会就较少;如果家长对孩子没耐心,对孩子的病缺乏信心,孩子的性格就变得忧郁,情绪也压抑,哮喘就容易发作。还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孩子心理负担沉重,也容易诱发哮喘,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哮喘病的发作,有些人还同不良心理因素有关。2000年5月下旬,某高校毕业班突然有9名学生集体癔病——哮喘急性发作。首先发作哮喘的同学张玲玲,近来临近毕业时,其父亲因车祸突然去世,精神上的打击,加之生活来源和找工作的困难,恋爱男友又另觅新欢,因而心情十分不好,平时她从不饮酒,在毕业宴会上饮酒颇多,借酒浇愁,席散后不久即哮喘发作,第二例是她的知心朋友王心雁,第三、第四例是她们邻近宿舍的挚友,其余不是她的同乡就是平时志趣相投的朋友。
哮喘不仅是身病也是心病。专家们发现有些顽固性哮喘患者无法停药时,如早期进行心理治疗,情况可大大改善;有些患者发作前并未接触过敏原,而是在特定状态下或由于暗示而发病。可见,对哮喘患者要进行全面分析,认真研究和发现哪些心理精神因素与哮喘发作有关,从而消除或避免这些因素出现。白天母亲申斥哮喘患儿,夜间到来大部分患儿要发作。如果母亲改变对患儿态度,让孩子尽量把话说出来,患儿哮喘发作可明显减少,甚至较长时间不发作。无聊、自尊心受伤害、看电视产生的恐惧、悲愤等情感变化,都是儿童哮喘发作的原因。成年人的家庭纠纷、社会因素影响、不安、焦虑、愤怒等各种负面感情也可诱发发病。
所以,哮喘病人除了接受药物治疗和饮食调理外,还要有良好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如果在人群中存在病态文化和暗示悲观失望的情绪,抑郁、焦虑的心理再加上有哮喘的“榜样”,就有可能诱发癔病性哮喘集体发作。
病态文化的价值与生活方式在认知、情感、意志、人格等方面出现偏离正常,不正常的心理活动就会形成小群体现象,某高校9名毕业班女生间的交往、沟通、暗示、从众和盲从等进一步强化了社会病态心理的扩展与巩固,为发生癔病哮喘奠定了基础。
癔病性哮喘流行后,正确的做法是将病员分散,避免互相影响,给予镇静剂,同时进行精神安慰,并能控制此病的发作和流行。
哮喘病人,请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家人及旁人,也应尽量减少诱发哮喘病人发作的因素。
当然,哮喘的心理治疗还包括许多方面,如锻炼腹式呼吸、进行肌肉松弛训练、音乐疗法、精神分析疗法、行为疗法等等,但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实施。
其实,黄英看到的花草全是假的,是纸花,根本不存在着过敏原。那么,黄英为何也会过敏而诱发哮喘病急性发作呢?这就是精神及心理因素。
您知道吗?哮喘病的发作与精神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据有关专家介绍,哮喘病人都有精神因素,只不过程度不同。他们对外界刺激有高度敏感性,如黄英式的病人,对一些花草过敏,看到纸作的花草也能发生哮喘。还有,有的病人害怕晚上发作,睡前注射肾上腺素预防,但如果注射蒸馏水(不让病人知道)也能产生同样的效果。生活中,有位女哮喘病人,结婚前哮喘常发作,结婚后不愿让丈夫知道,每当要发作的时候就竭力控制,结果就没有发作。孩子患了哮喘后,如果家长有耐心,对孩子亲热,不急不躁,孩子的哮喘发作机会就较少;如果家长对孩子没耐心,对孩子的病缺乏信心,孩子的性格就变得忧郁,情绪也压抑,哮喘就容易发作。还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孩子心理负担沉重,也容易诱发哮喘,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哮喘病的发作,有些人还同不良心理因素有关。2000年5月下旬,某高校毕业班突然有9名学生集体癔病——哮喘急性发作。首先发作哮喘的同学张玲玲,近来临近毕业时,其父亲因车祸突然去世,精神上的打击,加之生活来源和找工作的困难,恋爱男友又另觅新欢,因而心情十分不好,平时她从不饮酒,在毕业宴会上饮酒颇多,借酒浇愁,席散后不久即哮喘发作,第二例是她的知心朋友王心雁,第三、第四例是她们邻近宿舍的挚友,其余不是她的同乡就是平时志趣相投的朋友。
哮喘不仅是身病也是心病。专家们发现有些顽固性哮喘患者无法停药时,如早期进行心理治疗,情况可大大改善;有些患者发作前并未接触过敏原,而是在特定状态下或由于暗示而发病。可见,对哮喘患者要进行全面分析,认真研究和发现哪些心理精神因素与哮喘发作有关,从而消除或避免这些因素出现。白天母亲申斥哮喘患儿,夜间到来大部分患儿要发作。如果母亲改变对患儿态度,让孩子尽量把话说出来,患儿哮喘发作可明显减少,甚至较长时间不发作。无聊、自尊心受伤害、看电视产生的恐惧、悲愤等情感变化,都是儿童哮喘发作的原因。成年人的家庭纠纷、社会因素影响、不安、焦虑、愤怒等各种负面感情也可诱发发病。
所以,哮喘病人除了接受药物治疗和饮食调理外,还要有良好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如果在人群中存在病态文化和暗示悲观失望的情绪,抑郁、焦虑的心理再加上有哮喘的“榜样”,就有可能诱发癔病性哮喘集体发作。
病态文化的价值与生活方式在认知、情感、意志、人格等方面出现偏离正常,不正常的心理活动就会形成小群体现象,某高校9名毕业班女生间的交往、沟通、暗示、从众和盲从等进一步强化了社会病态心理的扩展与巩固,为发生癔病哮喘奠定了基础。
癔病性哮喘流行后,正确的做法是将病员分散,避免互相影响,给予镇静剂,同时进行精神安慰,并能控制此病的发作和流行。
哮喘病人,请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家人及旁人,也应尽量减少诱发哮喘病人发作的因素。
当然,哮喘的心理治疗还包括许多方面,如锻炼腹式呼吸、进行肌肉松弛训练、音乐疗法、精神分析疗法、行为疗法等等,但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