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的科学教学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watc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1世纪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世纪,将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于小学科学教学当中,将科学学科和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藏的丰富的科学知识,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让教学“活”起来。
  关键词:小学科学;信息技术;有效性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兴趣是小学生进行求知活动和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一个教师的语言描述能力再强,也不如让学生边看、边听、边想、边动手的效果好。而信息技术课件具有独特的功能,它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影像于一体,用它导入新课,可以使学生尽快进入教师所创设的学习情境中,在头脑中产生疑问,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使学习更轻松、更有趣。
  如在教学小学科学《食物链》一课时,我设计并利用了信息技术教学课件:屏幕上出现一片绿油油的稻田,蝗虫正在吞吃着嫩绿的禾苗,一只青蛙眼看将把蝗虫作为一顿美餐,不远处却有一条黑蛇吐着红信,在稻田里窜来窜去,将向青蛙发出攻击。突然,一只巨鹰从天空俯冲下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蛇扑去。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我引导学生思考水稻、害虫、青蛙、蛇以及鹰之间的食物关系,从而自然地开始进行食物链的研究。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科学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科学信息
  在现实生活中,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我们的学生获得知识的真正途径是课本,真正要达到学生全面发展,还需依靠多媒体技术。我认为,在组织安排教学过程中,要把时间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根据重点把精力放在简化利用资源所经历的实际步骤上。
  如教三年级《各种各样的叶》一课,我让学生在课外亲自观察叶和浏览相关网站、杂志。他们查阅到了有关叶的很多信息,并保存在植物信息的文件夹里。在笔者的演示下,学生围绕课件的内容,遨游于“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等学习过程中。学生带着几个问题进入叶的海洋之旅,各自有选择地获取自己喜爱的有关叶的信息。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通常只有文本教材,其信息的存储、传递、再现能力受到限制,“动态”展示上几乎是一片空白,尤其在一般实验条件下难以再现的内容,大到宏观世界的科学规律,小到微观世界的精细结构等,教师无法准确表达,学生学得朦胧迷茫。而信息技术能将微观的、不可见的、抽象的教学内容,逐层展示给学生观察,形象直观,效果显著。
  例如:小学三年级上册《植物的一生》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种子的基本构造──胚根和胚芽,难点是指导学生认识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系,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叶。根据过去教学中的经验,大多数学生对该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难以掌握。于是我便采取了观察与课件相结合的方式,设计了一张种子的构造──胚根、胚芽活动动画,先让学生看着课件按从外到里的顺序观察菜豆种子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然后让学生汇报总结出所观察到的每一个部分:最外层的皮是种皮、豆瓣边上小芽是胚根、胚根上部小叶状部分是胚芽、内部两片叶片是子叶。然后让学生解剖花生、大豆、蚕豆等种子分别指出种子的胚根、胚芽部分。这时学生自然就会得出:不管什么植物的种子,都有胚根和胚芽。我通过这样分类教学,采取课件和观察相结合的方法,既训练了学生观察的能力,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動中掌握了知识,突破了教学重难点,提高了教学效果。
  总之,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使现代教学手段和方式有了很大提高。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下,小学教育更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意识,开拓小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教育教学理念应该与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合,使学生能够得到更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远峰,王艳华.用好信息技术推进课程改革[J].河北教育,2004(12):27-28.
  [2]周清松.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的整合[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4(1):32-34.
  作者简介:董维民(1974—),男,甘肃陇西人,一级教师,专科,研究方向:小学科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复习课属于常态课,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行的小学数学复习课主要针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梳理与提升。小学数学逻辑性强,而小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传统的复习模式并不理想。那么究竟如何才能上好一节复习课,帮助学生找到薄弱环节与问题所在,并有效巩固与提高呢?这是笔者从教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思维导图能将学生的思维过程呈现出来,在复习中使学生与教师更好地互动与交流,加强知识之间的
摘 要: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阶段普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有必要在对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进行深入解读的基础上,对中学生德育问题进行一定的探讨。文章主要对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中学德育活动课程建设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学德育活动;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04-0104-01  中学阶段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在中学阶段,德育活动课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掌握知识的重点,学生掌握了自主学习能力,就能够提高自身的主动意识从而主动对知识展开学习。文章主要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进行研究,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展开讨论与分析,提出相应的方法与策略,以此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章编号:2095-624X
摘 要:新课改要求教师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在新的教学工作进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强化学生是课堂主体的意识。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小学语文教育的新模式,力求在新的教学工作中取得突破。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理想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章编号:   一、小学语文课堂为何不理想  1.教材内容缺乏创新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和抓手,随着我国教育工作的改革,教材也需要
摘 要:文章先分析了中职英语教学现状,随后介绍了中职英语词汇课堂中微课的有效应用,包括以微课为载体传播大量语料、利用微课提高学习兴趣、通过微课帮助学生掌握正确方法等,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微课;中职英语;词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8-0101-01  一、中职英语的教学现状  中职学校的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英语词汇量匮乏
信息技术课程是中职教育中一门具有鲜明特征的实践性学科。时代的不断发展,使得传统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教师可以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激发学生的
摘 要:随着我国药物行业快速发展,制药工程专业人才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紧缺人才。文章论述了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和社会制药行业的人才需求现状,并研究了实践教学和专业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对教学体系改革方案和构建校方与企业协同培养模式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制药工程;实践教学;人才培养与需求  中图分类号:G642;TQ460-4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7-0152-02
入世对海峡两岸农业发展都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入世后海峡两岸传统农业和农产品市场开放度、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比较入手,分析海峡两岸农业面临的挑战与新的契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在各方面都有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英语教学中。随着计算机多媒体与英语教学的结合,英语课堂教学充满了乐趣。一方面,计算机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优化英语课堂氛围;另一方面,计算机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发展学生的英语思维,同时调动学生交流的积极性这使学生可以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和技能。计算机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已成为
台湾政府于1991年实施了“促进产业升级条例”。该条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台湾产业的升级,提高了台湾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本文通过对该条例的分析,探讨其对我省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