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何残疾人多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p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残疾人爱出门
  我刚到伯克利的时候,最不能理解的一点是,美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残疾人。而且大多数残疾人,坦白地说,样子都非常可怕。
  我住的楼里住着一位残疾人,她二十多岁,可是身材非常矮小,如同一个小孩。她的下巴抵在胸前,左手外翻,立在头顶上,右手则绕向左边肩膀。她的两条腿像两条交缠的蛇一样,扭曲地盘在一起。
  可是她活下来了,而且活得光明正大,有尊严。
  那时我刚住进来不久,从来没有见过畸形成这个模样的人,我被彻底吓住了,一时间手足无措,就没有想到要为她按电梯。她用右手按动轮椅左面扶手的按钮,将轮椅驱动到电梯按钮跟前,然后,艰难地将身体一点一点靠向电梯按钮板,以便用她那只奇怪地矗立在脑袋上方的、外翻了的左手,去按下电梯的按钮。
  这样的人,哪怕去完成生活里任何一个微小的动作,洗脸,刷牙,用钥匙开门锁,甚至坐电梯,都不知要付出比常人多多少倍的努力。
  电梯抵达,电梯门打开,女孩驱动轮椅孤独离去。我望着她的背影,眼睛猛然一湿。
  用一分钟等候一辆轮椅
  坐公交车经常能遇到无法行走的残疾人。加州的公交车在前后门处各有一块电动翻板,每当有坐轮椅的老人或残疾人要上车,公交车就“扑哧”响一声,一边的轮胎扁下去,车身一直低到跟人行道一样高。这时,那块电动翻板便会慢慢打开,然后残疾人缓慢地驱动轮椅上车。司机按动按钮,电动翻板再慢吞吞地翻回来,又是“扑哧”一声,车身恢复原样。整个过程至少要一分钟。
  在北京、上海,在中国其他任何一个大城市,我无法想象,一车的人愿意一起用一分钟安静地等候一辆轮椅的到来和离开。
  作为一个正常人,我从来没有去注意北京和上海的无障碍设施。可是当我拖着一只行李箱在街上迷路的时候,我能深刻地理解残疾人的感受。有多少次,2号线换4号线,我在人潮洶涌的台阶上拎着箱子爬上爬下累到吐血?有多少次,我拖着行李箱走到交叉路口,“咯噔”一声,行李箱从人行道边沿直接掉下来?
  而我不过是拖着一只行李箱。一个独自坐着轮椅的残疾人,遇到这样的马路牙子,难道每次都只能指望别人的热心帮助吗?
  哪个社会都有“不健全的孩子”
  我的一个好朋友是脆骨病患者。脆骨病,就是撞一下,骨折;碰一下,骨折;扭一下,也骨折。他从小到大,两条腿不知骨折过多少次。他现在为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工作。我上一次回北京去看他,他邀请我参加慈善会演。到场的有许多坐轮椅的,有佝偻症患者、侏儒症患者、白化病患者。有的身体蜷缩得像卷叶,有的身材如孩童,有的皮肤惨白。
  刚到美国的时候,我不习惯随处可见的残疾人,就问朋友:“美国怎么会有这么多残疾人啊?”朋友答:“中国也有吧?只是平常不出门吧?”现在,我的这位脆骨病朋友证实了他的话。当我感叹“想不到北京住着这么多罕见病患者”时,他说:“他们平时都不出门,你当然想不到!”
  不出门,不全因为担心出门吓到人,更主要的是没办法出门。人行道,走不了;公交车,坐不了;地铁,进都进不了。他们还能怎么办呢?
  一个健全的社会,一定会有起码的意识,照顾它那一拨身体不健全的孩子。这意识不该只落实于公民的献爱心、偶发的捐款,而应该有切实的、长效的、落实到细节的法律制度和保障举措。公共交通的设计者应该知道,这城市里同样生活着也许没办法爬楼梯的居民;城市的规划者应该知道,这城市里同样生活着看不见灯光、听不见车鸣的盲人、聋人;文化教育的主管者们应该知道,这城市里有太多因为残疾和缺陷,不敢出门,不敢面对城市,被城市遗弃的龟缩在屋里的人。
  给“霍金们”一点土壤
  北京在无障碍通道建设上,做得最好的是奥运时期。所以8号线有完备的无障碍设施,鸟巢有轮椅专用的看台和厕所。可是,奥运以后呢?
  在美国,一方面,因为无障碍设施的完善,就算是四肢不能活动的残疾人,只要能坐轮椅,也会时不时出门;另一方面,没有人会因为自己身体上的丑陋或独特而感到羞耻,而拒绝出门。
  美国这种传统无疑是从欧洲来的,所以英国的霍金影响了世界。
  霍金之所以能成为霍金,光靠他自己“惊人的努力”是不够的。你要让一个瘫在轮椅上,脸歪向一边,表情永远呈痴呆状,连话都说不清楚的人为人类做出贡献,你就得让他能生活,能上学,能社交,能出门“吓”人,能被人们接纳,能频繁出现在公众面前,能在毕业后找到工作,能生存,能自立,能活得健康、积极、快乐。
  我们这样做,可以吗?
其他文献
看急诊时,有些病人开口第一句话就是:“医生,我太疼了,赶紧给我镇痛药!”遇到这种情况,医生总是很为难。  病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痛,比如说:肚子疼。但实际上,很多时候医生很难满足患者的要求,因为我们想要第一时间知道病因,才能够尽快对症下药。除非患者有着非常典型的临床表现,例如输尿管结石患者,表现为剧烈的绞痛,或腰部、上腹部的钝痛,同时可能有血尿。这种情况下,医生肯定会第一时间用上针对病因或缓解疼痛的
期刊
改动飞机座位遭抗议  2013年4月8日早晨,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因中风去世,葬礼决定在17日举行,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被邀请出席葬礼活动。接到英国发来的请柬后,内塔尼亚胡决定带上心爱的妻子一同飞往英国。当然,这也是符合外交礼仪的。他回家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妻子,本以为妻子会很乐意陪同前往,没想到,妻子竟然面露不悦之色。内塔尼亚胡赶紧关切地问怎么了,妻子犹豫了好一会儿才告诉他,健身时不小心弄伤
期刊
提问是门艺术,在就诊过程中更是如此。日前,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教授泰德·艾柏利表示,患者和医生交流时,应积极扮演好“提问者”的角色。若提问恰当,医生一般都会答疑解惑,利于疾病的缓解和治愈。在此,我们特邀权威专家,总结出医生最希望患者问的七个问题,教您做个聪明病人。  治疗方案有哪些  众所周知,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救就是和时间赛跑,晚一点都可能回天无力。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副主任医师马志敏说
期刊
王老师患有高血压多年,吃降压药向来都准时定量,血压一直控制得不错。前几天气温突降,她老觉得头晕、胸闷,一量血压,升高不少,王老师纳闷,一直吃着降压药,为何血压又升高了?找医生咨询,医生解释说,季节转换时,高血压患者服用的降压药也要“换季”。  听说过服装换季、饮食换季,但很少有人听说降压药也要“换季”。医生提示:夏天吃着管用的剂量,不一定在秋冬季还能稳住血压。高血压患者最好定时监测血压,若血压有所
期刊
德国人的严谨、认真和准时人尽皆知。火车多数时候保持准点,汽车站台上都会标明时间。  不过,且慢乐观。尽管德国铁路公司尽了最大努力,但火车晚点问题依然无法避免。2013年,德国列车准点或晚点6分钟以内的车次占总车次的94%,换言之,6%的列车晚点时间超过了6分钟。一般而言,德国高铁(ICE,也被称为城际高速列車)晚点问题并不特别严重,经常出现晚点现象的主要是短途列车。晚点的原因很多,除了天气、水灾、
期刊
十年前,一个名叫前岛启二的日本人带着一批日本农民走进中国山东省东部的莱阳县,租下1500亩地,开始了他的耕种生涯。  前岛启二精通中文,可在莱阳人看来,他可不是“中国通”———他種地的方式实在让人琢磨不透:他让1500亩地野草疯长,整整荒废了五年。到第六年春天,他才终于有所行动。但这一系列行动,在当地百姓看来,不过是一个接一个的笑话。  他引进了1800头荷斯坦良种奶牛,散养在耕地上。时间一久,牛
期刊
2016年6月23日,英国举行“脱欧”公投。作为铁杆“留欧派”的卡梅伦,由于未能与多数选民站在一起,宣布辞去首相职务。  卡梅伦原计划9月办理离职手续,没想到此次保守党党魁竞争并不激烈,到7月11日,仅剩下内政大臣特雷莎·梅一名候选人,她理所当然地成了保守党的新领袖,将接替卡梅伦,成为唐宁街10号的主人。  这让卡梅伦措手不及,毕竟在唐宁街10号住了六年,添置了不少家当,要在一两天之内把房子给新首
期刊
荷兰设计师丹·罗斯加德几年前来北京参加设计周活动,正好遇到严重的雾霾。他被眼前的景象所震动,决定以自己的方式来改变现状。  罗斯加德召集了一个团队,准备设计一个超大的雾霾净化塔,用来净化空气,吸收雾霾。  雾霾净化塔的灵感来源于已被医院普遍使用的离子净化装置,该装置中包含有一系列连接到高压电源上的电极,电极可以形成微弱的静电场,使周围空气中的烟雾微粒带上正电荷。地面上的吸尘设备将带电微粒吸到地面,
期刊
美国作家海瑟·兰德除了写作,还有一个重大的义务工作,就是给逝者写讣告。二十年间,她写了四百余篇讣告,介入了四百余场人生。有人说,如果不是如此,她可能拥有更高的成就。海瑟却坚持认为,让文字和生命在一起,才是最高的成就,也是最好的人生。  用文字向生命致敬  海瑟在一个叫海恩斯的小镇上生活了半生,从未想过离开。小镇位于美国阿拉斯加东南部,只有2500人,人们相互熟识,全镇的信箱都摆放在同一间屋子里。海
期刊
在德国,各项体育运动是民众生活的一部分。德国的奥运冠军们,也是在平时进行常规体育训练时崭露头角,才转而征战奥运赛场的。  德国联邦奥林匹克基地的专家凯菲尔说,德国孩子从小会参加各种体育俱乐部,德国每个城市几乎都会有十多种运动俱乐部,常见的有足球、滑雪、马术等。这些俱乐部有的是私人自发成立的,有的是企业赞助的,还有的是市政府或联邦州政府出资建立的。无论哪种类型,民众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交纳一定的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