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点牵引法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中应用的评价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unh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寻找一个较好的痔上黏膜环荷包缝合和牵引方法 .方法 对150例痔上黏膜环荷包缝合牵引法的患者,二点牵引法110例,其他牵引法40例,比较两组切除痔上黏膜环的宽度和肛垫上移效果.结果 二点牵引法110例切下的痔上黏膜环全部完整且较均匀,环宽度在3.5~5 cm,肛垫上移率(即脱垂痔块全部回纳入肛管内)达91%(100/110).而其他方法 40例,痔上黏膜环完整较均匀的有14例,不均匀的有16例,黏膜环不完整10例,黏膜环宽度0.2~3.5 cm不等,肛垫上移率62.5%(19/40).结论 二点牵引法切除痔上黏膜环完整较均匀,黏膜环的宽度足够,肛垫上移率高,明显优于其他牵引方法 ,而且操作简单,易同一平面作痔上黏膜下一圈的荷包缝合,值得推广使用。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在伴急性肾衰的多脏器衰竭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2005年9月至2006年1月在该院重症监护室(ICU)住院的伴急性肾衰(ARF)的危重患者7例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观察治疗中生命体征(心率、平均动脉压)的变化,检测血常规、血凝常规、血气分析、肾功能、电解质、肝功能、血糖和心肌酶,记录并发症和滤器寿命.结果 (1)血流动力学稳定;(2)肾功能恢复4例
主动脉夹层(AD)是一种心血管系统急危重症,现已被证实与基因突变存在密切关系。近几十年来,人们通过各种研究方法发现了大量AD的易感基因。通过基因检测技术,利用AD易感基因来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让人们在降低AD的发病率、死亡率方面看到了新的希望。现阶段,限于基因检测技术以及AD易感基因特异性、敏感性方面的不足,基因检测技术尚未广泛用于AD的诊疗过程中。但相信随着医学的发展,基因检测技术定能成
目的分析IgA肾病(IgAN)患者生化及免疫指标在不同性别及Lee氏分级中的差异,为IgAN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回顾性对照研究,收集解放军总医院2012年6至12月诊断为IgAN的住院患者213例,收集生化及免疫指标数据,根据Lee氏分级将患者分为Lee氏分级≤3组和Lee氏分级>3组,采用t检验、非参数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ROC曲线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2组数据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