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古代人口年寿问题的几点商榷

来源 :科学.经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lal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历史学界关于中国古代人口年寿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用平均死亡年龄代替平均预期寿命(平均寿命)来作为某一时期人口的寿命指标。第二,使用的资料主要是墓志传状,方法是抽样统计。由于墓志传状中老年人口的数量较多,且墓主大多是自己或者子女有一定社会、经济地位的人,因而在进行年寿研究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第三,在进行诸如性别、地区、时代平均死亡年龄比较时,一般都直接比较算术平均数,并不进行统计推断,从而降低了结果的可信度。以上原因导致对于历史时期人口年寿问题的推断存在较大误差,有可商讨之处。
其他文献
1在遇到我的舍友朱一发之前,我一直没有发现自己竟那么有爱心. 认识她的时候,我刚刚踏进大学,正是黄叶纷飞、瓜熟蒂落的时节,整个世界在我眼里就是一句大写的“爱咋咋地”,自
县域电子商务可以大幅度地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要想提高全面建设小康水平的速度以及县域经济发展速度,就必须重视县域电子商务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以物的依赖性为特征的社会现实型塑了传统的物本财富观,导致了财富悖论,即作为财富创造主体的人与其自身本质力量的背离。马克思的人本财富观超越了这种财富悖论。在其指导下
通过对宋以来的各种文献进行分析,可以对宋初《百家姓》成书时间及作者作进一步确定。将宋《百家姓》与明清百家姓进行对比,发现前者中刘姓排名确存在明显靠后的现象。从郡望
目的 系统评价胺碘酮联合螺内酯与单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