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诚信是社会信用的“定盘星”

来源 :领导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社会诚信缺失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不仅在食品中添加三聚氰胺、苏丹红、硫磺白、孔雀绿等企业违规违法、违背职业道德的事情屡屡发生,一些地方政府急功近利、决策失误、朝令夕改的情况也时常见诸报端。此外,各地发生的多起错判命案、安全事故瞒报事件,以及一些地方政府在处理具体问题过程中表态前后矛盾、遮遮掩掩,也大大降低了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政府担负着引导、示范、监督和管理社会信用的职责,这就决定了政府诚信是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和维护的必要条件,是社会信用的“定盘星”。对政府来说,信用是一种基础性执政资源,必须倍加珍视而绝不能虚耗透支。一旦群众对政府失去信任,政府就会寸步难行。现实告诉我们,加强政府诚信建设已刻不容缓。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切实转变作风
  政府工作作风与政府诚信建设密不可分。过去我们经常看到领导干部到基层调研,工作人员要事先踩点,当地政府要提前排练,规定什么东西能看、什么东西不能看,什么话能讲、什么话不能讲,领导和与会人员交流基本都念稿子。这种情况下,上级难以了解基层实情,群众也无法反映实际问题。值得庆幸的是,党中央深刻地认识到这一问题的危害性,及时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率先垂范,如一缕春风,唤起了民众的希望和信心。作风建设重在落实、重在持之以恒,必须有配套措施、有硬性约束、有监督执行、有违规惩戒,特别是要对违规行为“零容忍”。唯有如此,才能更加牢固持久地树立党和政府的威信!
  二、切实提高决策水平
  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是建设诚信政府的基础。如果决策本身不科学、不合理,就难免朝令夕改,无法执行。比如前不久颁布的新交规中“闯黄灯扣分”一项,引发民众强烈不满。虽然有关部门及时纠错,其知错即改的精神获得了广大群众的肯定,但也反映出政府如何科学决策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果该规定发布前能多做一些调研、多了解一些民意,经过科学的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完全可以避免不合实际的规则出台,相关部门也就能够避免被动和受质疑。
  三、勇于有过即改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情况错综复杂,给政府决策带来很大困难。有些事情即使尽心竭力去做,也难免会出差错。只要政府一心为公,即使出现失误,群众也能理解。群众最反感的是自以为是、有错不改、一意孤行。如果我们勇于承认失误、及时纠正失误,群众就会理解我们、支持我们、帮助我们,就会觉得我们可爱可亲。所以,如果工作中出现失误,就应该坦坦荡荡地承认、改正,以实际行动表明人民政府是为人民、无私利、不虚荣、讲诚信的。
  四、倡导诚信施政文化
  公务员队伍是诚信政府建设的主体。现在一些公务员只谋官位,不讲官德,不诚信不守诺;一些官员台上大讲理想信念,台下却贪污腐败,既哄骗组织,又哄骗人民,何来施政诚信?因此,除了加强反腐败力度,还应当在公务员队伍中大力倡导诚信文化建设。公务员讲诚信,人民就会信任政府,执政党的威望就会同步提升。
  五、建立完善诚信监督机制
  建议各级纪委监察部门对政府诚信行使监督职责,把诚信纳入各级政府与公务员的政绩考评范围,建立失信惩戒体系、政府职能部门和公务人员失信举报平台,及时向公众通报失信案件,使失信者无所遁形并付出应有的代价。
  (本文是作者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的大会发言)
其他文献
2006年1月~2007年11月,笔者应用输尿管镜或肾镜下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治疗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69例,效果满意,并对其并发症的出现进行分析探讨,提出预防意见。
生态建设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越来越体现出其关键的作用,而空间布局在生态建设的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从山西省生态建设点—线—面的空间布局入手进行相关的研究探讨,其
社会化媒体传播成为一种趋势,它凭借高效的信息传播能力、比较广大的群体覆盖能力以及传播成本相对较低而成为广告主选择传播的性价比渠道,所以广告舆论的传播自然也转向了社
<正>~~
期刊
进行冬枣优树保护地栽培,可以为冬枣树创造适宜的条件,实现"超时龄,反季节"栽培,并保护枣树免受低温袭击和雨雪、鸟类等危害。笔者从保护地的建立,栽植密度、栽植时间、栽植方
分析了审计风险的成因,提出了审计风险的预防策略.
在分析研究自然地域分异规律和社会经济状况的基础上,根据森林生态的异同和社会经济对林业的要求进行林业地理分区。具体依据气候条件、地貌、地带性植被类型、栽培植被和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