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者要常“照镜子”

来源 :安全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了“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安全管理者肩负着保障安全生产的重任,因此,更要通过勤“照镜子”,查找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达到“排隐患、防事故、保安全”的目的。
  照出安全管理的现状。安全管理者要通过勤“照镜子”,从根本上克服安全管理中存在的“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不入心、不入脑、走过场”等现象。要对着“镜子”深刻反思这些现象存在的根源和滋生的土壤,对自己在安全管理中的各种缺点和不足要照实、照到位,不能故弄玄虚地摆架子、做样子。面对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要敢于曝光、敢于剖析,将照出来的问题摆在光天化日之下,实事求是地应对并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整改。
  照出安全管理的心态。安全管理者“照镜子”的目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每位安全管理者都必须认认真真地照一照《安全生产法》等“镜子”,深入查找自己对待安全管理的思想、态度、作风。同时,还要努力克服“照美不照丑”的倾向,克服“照假不照真”的倾向,要敢于“素面朝天”,把自己对待安全管理的真实心态照出来,真正达到“知耻近乎勇,奋发而进步”。
  照出安全管理的激情。安全管理者只有勤“照镜子”,才能展示出在安全管理中敢于坚持原则、按章办事、敢抓敢管的精神风貌,从而不断增强安全管理的激情。安全管理者勤“照镜子”,要以事故为镜,知企业兴亡存废;要以职工为镜,知人心向背;要以规程为镜,知是非功过。其中,“照”是形式,“知”才是目的。要做到真知,深究安全管理的本质,挖出隐患事故的根源。(来源:2013年9月16日郑煤新闻中心)(编辑/李燕)
其他文献
安全是什么?安全就是爱护和保护人的生命不受损害。安全是一种尊严,它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安全是一种文明,是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给生产经营者立规矩,给行政监管部门划底线!11月7-9日,备受关注的“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系列案在天津开庭审理宣判,这是“8·12”事故责任追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山东考察时讲话强调的一个重要内容。落实是一切工作的归宿,是一切工作成败的关键。那么,如何抓落实,关键在于抓具体,“一具体就深入,一深入就见效”。  抓具体,要有切实转变作风的良好精神状态。说到抓具体,明摆着的道理,就是要动真情、办实事。而办实事,就必须进入真抓实干的状态。那种不在状态的“状态”,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庸懒散松,是一种虚功状态。要抓住具体、抓好
<正> 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学语文课单纯强调它的工具性,甚至单纯当作语言文学课。我以为这样的结果,不仅未能真正提高语言教学质量,还使语文教学所必须承担的德育、美育、智育
安全生产总体平稳的背后.我们依然不能忘记去年重特大事故频发给人们带来的心灵创伤,去年,全国共发生37起重特大事故,平均约10天就有一起,人员伤亡惨重,社会影响恶劣。我们必须清醒
<正> 《离骚》是一篇才气莽荡、思潮飞腾、情感如火的长篇抒情诗。它反映了屈原深厚的、真挚的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火热情感和为了正义、光明宁死不屈的斗
期刊
<正> 儿童文学对生活、时代作审美反映和艺术概括,不外乎采取这样三种形式:生活本身的形式,抒情形式和假定形式。这同成人文学并无二致。所不同的是,儿童文学采取
始终带着责任做事彰显了对工作尽职尽责的精神。企业安全生产是一项系统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从严监管。安全生产如履薄冰,安全监管来不得半点含糊,必须把工作做好,确保生产、
一起起惨痛的事故警示我们,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内因和根本,政府监管、社会监督只有落实到企业的生产管理行为中,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生产隐患。企业切实承担起主体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