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注药式气管导管注药套囊内注入丁胺卡那霉素是否能降低插管后咽喉痛发生率及减轻疼痛程度.方法:选择全麻下行气管插管的女性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丁胺卡那霉素不同剂量组[A组(n=30),B组(n=30)]和生理盐水组(NS组,n=30).所有患者均使用7.0 mm内径的注药式气管导管,在气管插管前对气管导管进行处理.A组注药套囊内注入丁胺卡那霉素溶液3 mL(20 mg/mL),B组注药套囊内注入丁胺卡那霉素溶液3 mL(40 mg/mL),NS组注药套囊内注
【机 构】
: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福建 厦门 361000;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注药式气管导管注药套囊内注入丁胺卡那霉素是否能降低插管后咽喉痛发生率及减轻疼痛程度.方法:选择全麻下行气管插管的女性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丁胺卡那霉素不同剂量组[A组(n=30),B组(n=30)]和生理盐水组(NS组,n=30).所有患者均使用7.0 mm内径的注药式气管导管,在气管插管前对气管导管进行处理.A组注药套囊内注入丁胺卡那霉素溶液3 mL(20 mg/mL),B组注药套囊内注入丁胺卡那霉素溶液3 mL(40 mg/mL),NS组注药套囊内注入0.9%氯化钠溶液3 mL.比较三组手术类型、术中地佐辛和氟比洛芬酯用量、拔管后1、6、24 h咽喉痛发生情况及疼痛程度.结果:与NS组比较,A组拔管后1、6 h咽喉痛发生率均明显降低,且疼痛严重程度均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7);与NS组比较,B组拔管后6 h咽喉痛发生率降低,且疼痛严重程度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7).结论:注药式气管导管注药套囊内注入丁胺卡那霉素,可降低气管插管后咽喉痛发生率,同时减轻疼痛严重程度.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高分辨CT引导下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综合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1月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硬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采用高分辨CT引导下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术前及术后1、2周的神经损伤指标(NSE、S100B)和血肿体积、脑水肿体积,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7 d的机体应激反应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观察组NSE、S
目的:探讨通过观察呼气末正压通气(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调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表达对其临床预后及治疗机制。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于本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10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PEE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呼吸频率、心率、肺顺应性、动脉血氧分
目的:分析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接受系统化护理,对比两组各方面功能恢复、自我效能及用药依从性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Fuel-Meyer评分及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总依从率为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