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人生创佳景

来源 :荣誉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c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家乐先生
  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在建筑行业内打造出了自己的事业。过往的坎坷,在让他获得成长之际,也锻炼出一颗坚强的内心。因此在考验面前,他波澜不惊,镇定自若,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在这段闪耀着自强光芒的人生中,充满着积极进取的正能量,既成就自己,也鼓励他人,是“生命影响生命”的重要过程。
  两次起伏 助力成长
  入行26年,前後经手多个重要项目,荣获2019诺贝尔奖学人荣誉资格及奖项……在建筑业界,郭家乐先生通过不同的殊荣证明了自己出色的专业能力。而对於既非科班出身、亦无充裕资源的他而言,这还代表着自己成长路上一步步的阶梯,由无数辛苦卻难忘的往事组成。其中掺杂着各种情感,有对太太的歉意、有对同事的感恩,还有最初的、对其父亲的敬意……
  “小的时候,我家成员有七人,全靠父亲一个人赚钱养活。”在他年纪尚小的时候,父亲或因工作压力大,有时下班回来会对家人发牢骚或借酒消愁,这让他心生不满。“到了中五毕业出来工作,我亲身体会到工作的不易,终於开始理解当时父亲的行为,毕竟以一个人的劳动,养活一家七口人是很不容易的。”郭家乐先生表示,要是换成自己,恐怕没有父亲那样一人撑起一个家的魄力。因此,他开始懂得如何换位思考,以後为人处世也记得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心理变得成熟的同时,郭家乐先生也在建筑业成长着。最初的时候,他作为基层员工,从事一些比较轻鬆的工作。但随着阅历的增长,他意识到个人发展会受到学历、专业知识等方面的限制,因而报读专业课程,也开始计划考取专业资格。那些年里,白天工作、晚上读书,成了这个年轻人生活的常态。
  俗话说“机会是留给有準备的人”。郭家乐先生早年所做的种种努力,为他以後取得新的发展机会提供了底气。二十多岁的时候,在师傅的邀请下,郭家乐先生加入了他的创业团队。然而,人们也许擅於发现机遇,卻难以真正懂得运用机遇。由於缺乏自我经营的能力,这个新生的公司仅坚持了两年就结束了运营。
  “从这件事中,能夠积累创业的经验,对我来说就是很大的收穫了。”郭家乐先生又在建筑公司里找了一份工作,继续锻炼能力、积蓄实力。此时的他知道,自己需要在行业中沉浸得更加深入,以後若再有机遇降临,相信就可以用更充足的準备去应对。
  只是没有想到的是,机遇来得那麽快!2003年,郭家乐先生新婚不久,一个朋友便在此时发来了邀请,希望他辞去现在的工作、参加一个远在南丫岛的项目,既要回复朋友的盛情,又要想到工程对自己的发展是否有所裨益,考虑再三,郭家乐先生加入了项目。
  殊不知,到了南丫岛又出现了令人措手不及的事情。“因为交涉问题,我的朋友离开了那个项目。有人指出,虽然负责人走了,但材料和工人都汇集了,工程不开不行,在没有人表示要接手的情况下,他们提议让我来接管朋友的工作。”又经过一番考量,郭家乐先生答应了接任项目负责人的请求。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的生命中出现了一个大的转折:“参加工程的那些年里,我几乎每天早上五点起来,从天水围坐车到南丫岛,与太太相处的时间少之又少。我希望尽己所能做好工程,所以在很多细节方面都严格把关,也投入了很多金钱,在工程结束时甚至借钱以遣散雇佣的工人。”
  从此,郭家乐先生过上一段辛苦的日子,不仅要重新找一份工作维持家用,还要节省尽可能多的钱以偿还债务。之前希望陪伴太太的计划也因被填满的日程而延後,另外还要兼顾专业资格的考试。每一分钟,他充分利用;每一分钱,他尽量节省。
  就这样过了八年,郭家乐先生的生活逐渐恢复了正常,还清了债务、获得了被认可的从业资格。而且,经受了生活的考验,他也变得更加理性和成熟:“机遇,並不是一出现就能创造利好条件的,它需要个人的把握和审视,並且要懂得灵活分析事态,多看一点、多听一点、多学习一点,对一件事才能有更全面的了解。”
  苦尽甘来 分享智慧
  生活让人着迷的地方,在於它永远会带来猜不到的惊喜。当上一个项目的餘波不断平息,又一个机会出现了。而鉴於前两次的经历,郭家乐先生的态度更为严谨,经过考虑和分析,他觉得自己完全有能力做好这次的项目。
  “这是一个规模很大的工程,我得到一个同行好友的邀请而决定加入其中。由於工作常常要与外籍工作人员交流因此会频繁地用到英语,而我拥有这方面的优势,所以在团队中担任了比较重要的角色。”郭家乐先生既擅专业,又懂管理,並且行事稳重,很有责任心,所以工地现场很多同事都信赖他。整个工程因为这个综合型人才的加入,进展也顺利了不少。最後,凭借此次机遇,郭家乐先生扭转了命运,从此人生走上了不断晋级的道路。
  之後他又经手多项工程,並认真又尽心地完成了自己负责的部分,赢得项目方的交口称讚。他在管理方面懂得以人为本,注重缔结长期合作的关係,也注意团队专业能力的提升,帮助了不少同事成长,因此成为群体的核心人物之一。他提倡行业的使命感,无论是服务的团队还是日後创办的公司,皆灌输相关的精神,推广相应的文化,所以很多分判商都乐於与其交往,且达成长期合作关係。
  “我喜欢就不同的事情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希望能接收不同的信息。”如今,郭家樂先生事业有成,在业界颇有影响力,多年的辛苦换得了今日的硕果。不过面对这些亮眼的成债,他心中始终持有一份淡然。因为早年的经历,让他懂得了如何保持沉稳,那是一种源於强大内心的笃定,是处事不惊的魄力。“即使有了成就,还是需要保持进取的精神,因为时代在进步,公司的发展也会遭遇变化。因此人们常说,创业难,守业更难,便说明企业家应该学会维持公司发展的优势,培养更宽广的视野,看到公司发展的未来,並及早做好相应的準备。”
  总结从业的经历,郭家乐先生希望跟他人分享自己的心得,尤其对於当今普遍受用工少、成本高等问题所困惑的业界,更需要具有正能量的年轻人加入其中。对此,郭家乐先生建议,从事建筑行业的年轻人,要先调整好心态,切忌急功近利,在工作中慢慢积累经验,直至自己拥有了比他人更明显的优势,这样方能在业界有比较好的发展。而且目前建筑业用工较紧张,个人的上升空间也较大,相信年轻人沉浸一段时间後,前途是可观的。
  郭家乐先生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他不仅心中洒满阳光,也喜欢在阳光下运动,好让自己拥有更多的活力。而他的精神,则是人心中更珍贵的“阳光”,给人启迪,给人能量。“现实中我经常遇上让人焦虑和无奈的情况,但无论遇到什麽困难,承受多大的压力,我总告诉自己:不泄气、不放棄,生命才有希望。”
其他文献
中国创新能力不断提升——2019年中国国际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产权组织)4月7日发表新闻公报称,2019年中国成为该组织《专利合作条约》(PCT)框架下国际专利申请量最多的国家。产权组织数据显示,2019年通过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达26.58万件,年增长率为5.2%;其中,中国2019年在该组织PCT框架下提交了58990件专利申请,超过美国提交的57840件,成为提
期刊
战后日本经济的成功发展,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技术立国”的发展战略,其中,建立有许多旨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科技中介机构更是其主要特点之一。本文即以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为例,对日本科技中介机构的运行机制试作剖析。  日本的科技中介机构不下千余家,其构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国立、公立机构。如日本中小企业事业团、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日本中小企业风险投资振兴基金会等;另一类则是
期刊
谭云龙先生  谭云龙先生,香港玄学领域的佼佼者。数十载时光,他以哲学的思维研玄学之道,走正道,扬大道;以修行之心积德积福,传善念,行善事,创善举。他常言:“风水玄学感应天地,必须其身正,其言谨,其品端。”其所学所修,皆源自善念,所思所悟,皆为积福德,其战“疫”反思,皆盼有利於民。——前言  所见所闻 皆感天地所思所悟 皆积德福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中华民族血浓於水的凝聚力。”新冠疫情202
期刊
2020年3月31日,博爱医院获中国建设银行(亚洲)股份有限公司 [建行(亚洲)]慷慨解囊,捐款港币30万元,用以购买中医防疫汤水包、酒精搓手液等防疫用品,以及白米、厕纸等生活必需品,以製作爱心防疫包(每包约值港币100元),於博爱医院属下长者日间中心、儿童及家庭中心派发,惠及约3000名长者及基层家庭。同时,博爱医院亦获建行(亚洲)捐赠6000个口罩,以缓解基层人士对防疫物资的急切需求,全力支持
期刊
【本刊综合报道】疫情无情,人间有爱。在疫情暴发後,澳门同胞心繫祖国,密切关注疫情变化,他们出资出力,为打赢这场战“疫”贡献力量。日前,佛山市政协(各级)历届澳门委员联谊会会长关伟霖一行专门组织私家车队直接从澳门运送抗疫紧缺物资捐赠佛山。  3月12日,佛山市政协(各级)历届澳门委员联谊会捐赠仪式在佛山市政协礼堂举行。市政协副主席郑灿儒及市红十字会代表等出席並接受佛山市政协(各级)历届澳门委员联谊会
期刊
黄迪华女士  是香港国画艺术家,自幼受母亲影响热爱画画,而後得到林天行老师、刘国松老师、石墨老师、林明傑老师、皮道坚老师等教导,在画坛树立清丽、隽永的个人绘画风格。其画洒脱而秀丽,墨到天成彩至有韻,更彰显其大气、爽直之内在精神。她的画作之美,在於其妙笔丹青,其心灵之美,因善心而彰显。在创作之余,她热心慈善公益,作为一名母亲,她亦十分关心青年发展。她乐於助人,以大爱社会为担当,是以水墨丹青,一善染心
期刊
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经济高速增长和生活水平改善的同时,也带来资源不济和生存环境的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循环经济以减少资源的使用、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美日等国较早地开始发展循环经济,并取得显著成绩。我国对发展循环经济无论在认识还是在实践方面起步都较晚,因此,借鉴美日等国的经验,必将加快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一、美日等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    1.美国。美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经
期刊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以银行业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体系则是支撑整个金融大厦的重要基石,银行运行的平稳与否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稳定。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我国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银行业体系存在着大量的不良资产,这已经成为影响我国金融业改革,进而影响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为解决银行业的不良资产问题,我国货币当局先后采取了建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对银行不良资产加以剥离、对四大国有银行注资等措施,使我
期刊
【本刊综合报道】为了防止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覆盖香港全境的18区各界人士在2月6日成立了“全港社区抗疫连线”,张学明、陈振彬、苏长荣等36位社会贤达担任召集人。成立以来,“全港社区抗疫连线”通过连串行动传递“社区抗疫 你我出力”讯息,推动全城抗疫上下一心、官民专家医护同心合力击退疫情,让香港早日渡过难关,重回正轨。  2月14日,“全港社区抗疫连线”召集人张学明、苏长荣、陈勇联同多位社区领袖,在18
期刊
简芳宁女士  用数十年的坚持,诠释了初心不改的真谛。她不信“命中注定”,只知道“天道酬勤”,创业之初历经考验,卻一步一个脚印,依靠努力和汗水寻求突破。传统的教育、正直的品质,让她在生意场上顺风顺水,一路得到贵人帮扶。深知财富取之社会,用之社会,有成後的她投身公益,用行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寻得了更多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她言,幸福不是必然的,不怨天,不尤人,並为理想孜孜不倦地努力,便能收获美满的人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