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文化建筑及景观设计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简述了固原市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及文化馆建筑及景观设计构思,并从总体规划、单体建筑方案及景观构思等方面,引发人们对丝路文化背景下建筑景观的思考,展示出独特的文化底蕴及设计风格。
  【关键词】:丝路文化;文化建筑;固原;景观
  曾几何时,古丝绸之路将中原与西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在历史长河中,写下了经济、艺术与文化交流的传奇篇章。如今,随着习近平主席提出建立“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宏伟战略思想,赋予了这条古老思路新的含义。固原,曾经丝路上的重镇,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西域中亚文化、草原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碰撞融合之地,历史的积淀使这座城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艺术的保存与展示,传承与弘扬,是本项目的设计目的。
  一、项目概况
  固原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东、南、西三面与甘肃毗邻,北部同中卫市、同心县接壤。固原市古称高平、原州,因其处在西安、兰州、银川省会城市所构成的三角地带中心,是历史上的经济重地,交通枢纽,军事重镇和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必经之路,故史称固原市“据八郡之肩背,绾三镇之要膂”。
  本次规划设计的固原市文化馆、图书馆、文化艺术中心项目(简称两馆一中心项目)位于固原市西南新区,南雁街以东、九龙路以北;聚福银高速约120米,项目用地面积91.72亩。
  二、设计理念
  1、丝路纽带 开放固原
  两馆一中心项目作为城市级公共文化建筑,不仅仅是一组功能性建筑,所承载的是地域性、时代性和文化性的承上启下;同时项目的性质决定了两馆一中心未来将必定成为固原市城市文化形象的展示窗口;根据设计任务书提出的面积要求与规划条件,如将三个单体建筑分散布置,三个独立的建筑体量较小且缺乏联系,难以形成联系统一的建筑界面,所以本方案将三个建筑集约化、整体设计,三个单体建筑功能各自独立且联系紧密,形成一个形如纽带的文化建筑体,建筑使用自然地形成前后两个区域,将前广场空间最大程度的扩大于延伸至用地的东北角,凸显场地的公众参与性,增强人与人之间,人与文话艺术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人文的,亲民的,开放的城市文化建筑。
  2、文化之石艺术之窗
  结合固原的自然特色与地域文化特征,通过对丹霞地貌与固原古城的元素进行提炼与升华,呈岩石状的建筑体造型与外立面,象征着文化与艺术如同岩石般静静地向人们讲述着几千年的文明历程和沧桑的变化。建筑形态上整体保持一致性,统一的形体逻辑,将不同的功能体块通过地下空间、屋顶、连接体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增加建筑的可识别与标志性,建筑集群共同形成窗口的形象,一个对外展示文化固原的窗口。
  三、总体规划
  在总体布局中,文化艺术中心与文化馆布置在用地南侧,紧邻城市主干道九龙路与城市转角,交通便利,也利于建筑造型展示,图书馆在退距满足的前提下布置在用地的西北角,位置相对独立,远离城市主干道九龙路与高速公路,与文化艺术公园形成一体。在用地中部,文化艺术中心设置为一层架空,与图书馆、文化馆相连接,三个建筑共同形成东西两块空地,西侧紧邻两条城市道路,设计成城市文化广场,开阔的公共空间为以后固原市承办各类文化艺术节及相关活动提供了场地,同时激活了用地西南侧的街区,成为未来新区的一个重要节点;用地北侧的位置相对隐蔽,设计成为一个自然怡人的文化艺术公园,为市民提供静谧的思考阅读空间。连接广场与公园的空间构成,是由下沉广场与阶梯报告厅,结合文化艺术中心的架空层,共同形成一个复合功能的户外公众剧场,一个展示固原民间文化艺术的舞台。整个用地通过建筑规划形成了前广场、中剧院、后花园的整体格局,使社会文化阶层与各个年龄段的市民都能参与其中,展现文化固原的核心魅力与城市形象。
  四、交通组织
  项目用地内人车分流,沿用地东侧与北侧设置机动车道,文化艺术广场上原则不布置地上停车,机动车生态停车场布置在次要干道南雁街与文化艺术公园内,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在报告厅附近设部分车位,在城市文化广场周边设置两个非机动车集中停放区。每个建筑单体都设置独立的出入口并结合广场布置,报告厅由下沉庭院将人流引入,贵宾可通过机动车道直接到达报告厅。
   总平面图 鸟瞰图
  五、建筑设计
  1、图书馆
  平面围绕内庭院布置,一层设置大厅、期刊阅览室、报刊阅览、过刊阅览及办公等配套用房;二层设置图书阅览室及多功能厅;三层设置媒体信息查询、功能阅览室。
  2、文化馆
  一层主要布置大厅、展厅及办公配套用房,二层布置音乐厅、排练教室、展厅,三层布置培训教室及舞蹈室、活动室、美术室、摄影室、书法室。
  3、文化艺术中心
  文化艺术中心由报告厅、功能用房及公众剧场组成,考虑到报告厅人流量,单独设置为部分地下一层,局部一层,并将建筑群的设备机房布置于地下一层,艺术中心一层局部架空,二层设置排练厅、演艺厅、影视厅等,如遇大规模演出活动报告厅可兼做演艺厅。
  六、景观设计
  景观整体设计依据用地条件,采用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虚实相生的设计手法,景观分为文化艺术广场、文化艺术公园及人民剧场三部分。
  1、文化艺术广场
  整个广场设计构图简洁大方,刻意追求广场的开阔环境和文化内涵。广场运用放射状直线,与建筑形式相呼应,形成一种聚拢感,吸引周边人群进入,满足了建筑前广场集散要求。直线的大胆运用、铺装的色彩交替增强了整体空间的设计感及韵律感。铺装与草坪相结合更增强了整个空间的功能性及趣味性。
  2、人民剧场
  完美的利用了文化艺术中心下的灰空间,为市民营造了一个休闲娱乐的艺术创作舞台,是文化艺术中心的延续,引导人们从室内走向室外,创造“与自然之声共鸣,同花草鱼鸟共舞”的和谐氛围。
  3、艺术文化公园
  由于固原位于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地,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因此文化艺术公园的景观设计结合了这一特点,以“丝路绿影”为主题,主要将丝绸之路历史文化路线加以抽像,提取流线型设计元素,从而融合在场地内,形成一个独特的文化展示空间,用道路,水,草地的有机组合,影射了丝绸之路的历史重现,空间生动,活泼,引发人们对历史文化联想。此区域主要以绿色为主,营造一个休闲灵动,回归自然的绿色空间。方案中时而草地,时而铺路,时而水景,时而密林,诠释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动态空间。“红丝带”的设计是整个景观中的亮点,它以丝绸为元素,加以抽像,形成了一道景观廊,成为整个景观设计的点睛之笔。
  整个设计根植于固原的历史文化,完美的诠释了固原文化、智慧、灵动、自然的地域特色。
  七、结语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立是国家崛起的标致,固原作为曾经的丝路的重要节点,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将再次成为连接丝路的纽带,不但是经济上的飞速发展,更是固原地域文化艺术的复兴,两馆一中心项目的建立,必将成为对外展现一个开放固原、文化固原的窗口。
其他文献
【摘要】:由于城市恶性发展带来的环境质量下降等城市问题,使得人们不断寻求和探索良好人居环境的热情日渐高涨。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外绿道的理论分析、案例研究和实证探讨,探索出适合我国关中地区城市绿道景观规划设计的一套方法,为将来绿道在国内的更具体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论文的核心部分是以三亚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城市绿道规划为例,具体介绍了在绿地系统规划的背景之下,建设城市绿道的景观规划和设
期刊
【摘要】:民俗性雕塑在雕塑艺术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这类作品生活气息浓厚,造型丰富多变、生动朴实。如今,我们的城市迫切需 要具有学术价值,独具气质,雅俗共赏的民俗雕塑。绵竹年画是独具绵竹特色的符号,该得到更好的发展,特别是以年画为题材的雕 塑。同时,雕塑家们必须做到生活中去,用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分析研究去把握个地方民俗风情的精华,创作出具有独特性并雅俗共 赏的雕塑,为民俗雕塑争取一个新的契机。  【
期刊
【摘要】:在彝族人的原始宗教观中,他们相信万物有灵,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灵魂和归属。毕摩则是沟通天地与鬼神的神职人员,毕摩创造了一种在经书上的绘画,它反映了一种直观的、精神上的人类的原始需求。表现手法朴实生动、构思巧妙、耐人寻味。在绘画的材质,色彩和精神追求方面对现代彝族绘画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关键词】毕摩绘画;主要用途;文化内涵;发展和启示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度低下的状况下,一切生活所系
期刊
【摘要】:景观标识是景观环境中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不仅加强了人与环境的沟通,促进了人与环境的共生,且使我们所处的环境也因此变得更加有魅力。一个成功的景观标识会增加景观环境应有的价值,同样它也可以传播自己的特色文化特色,发挥自己的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景观标识;环境;一体化  景观标识泛指在景观环境中具有一定艺术美感,设置成特定功能并为环境所需的公共设施。在西方古罗马时代,标识系统已经较为发达
期刊
【摘要】:中国动画融入民族元素,能够增添其动画不少色彩,给中国动画的发展注入活生生的血液,对中国动画的帮助是极大的。文章就中国动画发展因素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探讨研究,发现中国动画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新思路,同时,提出在民族化发展条件下中国动画如何融入民族元素的设想。以期给中国动画的发展提供些许帮助。  【关键词】:中国动画;艺术表现形式;美学风格  引言  中国动画作为一个文化载体
期刊
【摘要】:1990年初,艺术家们用巨大的能量和高超的创造力去抓住他们的机会。90年代的广州,是中国最早开发的实验基地,有着浓厚的商业气息和务实精神,其中无不透露着人们的包容与开放。由陈劭雄、林一林、梁矩辉主创的“大尾象艺术工作组”在90年代的广州应运而生,他们代表着当时广州艺术家对于“艺术”和“当代”的态度。  【关键词】:90年代的广州,当代艺术,大尾象工作组  “大尾象”作为一个艺术工作小组成
期刊
作为“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的大名世人皆知。他是20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他在精神病的困扰中,重新发现了人类心灵的隐秘。他用独创的方法治愈了自己,也给无数患者带来福音。他历经诽谤、战争、迫害与癌症,在人类文化的领地上留下了拓荒者的足迹。  20世纪初,西方史学理论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佛洛伊德运用精神分析方法,从达芬奇留下的大量的形式丰富的草图、文字资料和艺术作品中寻找蛛丝马迹,追根溯源至
期刊
我国的西部民族众多、地域广袤,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孕育了灿烂的文化。西部文化具有地域性、多元性和原生态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西部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抓住有利机遇,不断整合西部民族文化资源,对于推动西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今天所提及的“西部”实为“文化意义的西部 ”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交叉性文化意义上的西部”这一特性我们可以从以下论
期刊
【摘要】:近年我国老龄人口的迅速增加,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面临诸多问题而越来越需要受到人们的关注。而老年活动中心的建设就是为了解决老年人生活问题的场所,但现在的活动中心普遍缺乏特色,本文旨在研究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徽式建筑及景观文化来为老年人营造一个具有特色的活动中心,打造成老年人喜居的晚年家园和精神归宿。  【关键词】:老年活动中心;徽式  一、老年活动中心的概况分析  徽式老年活动中心基地位于中国
期刊
【摘要】:纵观中国美术史,明清绘画是极具创新性和多样性的,一方面,恢复了南宋时代画院的绘画风格,被称为院派和浙派的画家处于最显著的地位。另一方面,受元代画家的影响,出现了形式主义的绘画理论,尚笔墨形式。清朝初年还产生了与这种理论所支配的画风相对立的崇尚个人性格表现的画风,这种风格进一步开辟了花鸟画新领域。在十九世纪初叶花鸟画更是汇合了书法上提倡碑学的新风气,形成了极具特色、富有生命力的新风格。吴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