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互层稠油油藏火驱开发主要影响因素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789647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曙光油田是一个以稠油开发为主的油田,其中薄互层油藏储量占68.4%, 主力油层可采储量采出程度达到85%以上,在不转换开发方式的情况下,进一步挖潜难度加大。为了稳定此类油藏的产量规模,区块于2005年6月在杜66块首先实施火驱采油技术现场试验。本项目针对火驱各阶段开发矛盾,总结火驱开发特点,对火驱开发平面及纵向上火线波及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指导下步调控工作。
  关键词:薄互层、火驱、燃烧差异、火线、纵向动用
  引言
  杜66块1985年正式投产,经过27年热采吞吐开发,油藏已进入吞吐开发后期,存在“两高两低”的开发矛盾[1]。区块于2005年6月开始进行火烧采油技术试验,经历了从单井单层先导试验到多井组多层规模实施的过程,目前井组已达105个,控制地质储量4015×104t。近年来通过对区域地质特征、火驱机理及适应性的研究,深入分析火驱各类影响因素,为下步精细调控奠定基础。
  1、概况
  曙光油田杜66块构造上位于辽河断陷西部凹陷西斜坡中段,开发目的层为下第三系沙四段上部杜家台油层,属扇三角洲前缘相沉积。含油面积4.9km2,地质储量3940×104t。油藏埋深800~1200m,油层平均有效厚度51.4m,平均渗透率0.781μm2,平均有效孔隙度25%,原油粘度300~2000mPa.s。纵向上划分为杜Ⅰ、杜Ⅱ、杜Ⅲ三个油层组,10个砂岩组,30个小层。含油井段130~170m,油层层数多,平均单井30~40层。单层厚度薄,平均只有2.5m,为典型的薄互层状稠油油藏。标定采收率为27.2%,可采储量1070.6×104t[2]。
  1985年投入开发以来,先后经历了上产阶段、稳产阶段和产量递减阶段。经过20多年的吞吐开发,区块已进入吞吐开发后期,存在“两高两低”的特点,截至目前杜66块有油井544口,开井368口,日产液1815t/d,日产油412t/d,综合含水77.44%,采油速度0.40%,采出程度23.59%,可采储量采出程度86.79%。断块累积产油929.5415×104t,累积产水934.8032×104t,累积注汽1677.7633×104t,累积注水74.9777×104t,累积油汽比0.61,目前地下亏空450.9×104t。目前平均吞吐11.9周期,地层压力1.2Mpa,对比原始地层压力下降9.53Mpa。
  2、火驱开发历程及现状
  2.1火驱开发历程
  杜66块火驱采油试验项目从2005年初开始启动,经过资料分析和多方结合,最后确定杜66北块曙1-47-039井组。2005年5月,在所有的准备工作完成后,启动杜66北块曙1-47-039井组进行火驱采油现场试验。
  2005年6月—2006年10月为单井组单层火驱先期试验阶段;2006年10月—2010年9月为六井组单层-多层火驱先导试验阶段;2010年10月—2012年1月为十六井组多层扩大试验阶段,2012年1月-目前为规模实施阶段。
  2.2 火驱试验现状
  截止目前,火驱采油试验区共有注气井105口,开井85口,日注气100×104Nm3。共有生产井487口,开井386口,日产液3985t/d,日产油825t/d,含水79%,年产油24×104t。
  3、火驱开发取得的主要效果
  一是日产油量持续上升:火驱井组日产油由转驱前330吨上升到713吨,增加一倍以上。
  二是单井日产油不断提高:区块单井日产由0.9t/d提高到1.9t/d,是吞吐的2.1倍。
  三是年產油量稳定回升: 年产油达到24×104t,较转驱前提高11×104t,较常规吞吐增加16×104t。
  四是阶段增产效果显著:实施火驱以来阶段增产67.5×104t。
  4、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4.1油藏处于高温氧化燃烧
  火驱转驱以来,尾气排放量持续增大,尾气组分监测结果表明:80%以上的油井实现高温氧化燃烧,O2利用率达到90%以上;产出气CO2含量在12%以上,N2/ CO2比值在4-6之间,视氢碳比保持在1.1-2.5之间。油藏整体处于高温氧化燃烧状态
  4.2油层温度压力上升明显
  转驱后地层温度、压力变化较为明显,其中注气井温度逐步下降、压力逐步上升,而采油井温度、压力呈上升趋势。其中先导试验区地层温度由73℃上升到109℃,压力由0.8MPa上升到3.2MPa,数模显示高温区范围明显增大。
  4.3井距越小见效程度越高
  生产井受效时间受井距影响,杜66块火驱采用100×141m反九点法面积注采井网,平面上见效程度和见效速度受井距影响较大。统计先期试验10井组的见效井数表明,70m以内的内线油井见效井17口,占其总井数的85%,100米的油井见效井19口,占其总井数的76%,141m井距的油井见效井8口,仅占其总井数的53%。实践证明,井距越小油井见效率越高,见效程度越高。
  4.4采出程度决定油井见效速度
  采出程度高的区域油井见效速度快,但增产效果较差。先导试验七井组区域共有油井45口(含部分二线井),见效井41口,见效率91%,其中采出程度大于20%区域见效率达到100%,采出程度小于10%区域见效率只有85%。
  从增产效果来看,采出程度小于10%区域的油井单井日产从0.52t上升到4.2t,增加3.7t,而采出程度大于20%区域的油井增幅只有0.8t。
  4.5储层物性影响火驱动用程度
  一是平面非均质性导致火驱平面动用不均。平面非均质性较强,导致平面动用不均,根据2009年示踪剂测试结果表明,见气井18口,占生产井的66.7%,少量见气井9口,占生产井的33.3%。其中单向见效13口,占48.1%;双向见效9口,多向见效3口,两项占44.4%;不见效2口,占7%。
  二是纵向上非均质性强导致纵向火线波及差异。杜66块上层系储层砂体一般为30~50 m,全块平均砂层厚度为46.2 m,储层以不等粒砂岩为主,平均孔隙度25.9%,渗透率571×10-3μm2,泥质含量16.38%,属高孔、中-高渗储层。纵向上层间非均质性强,渗透率变异系数0.62,突进系数5.1,级差50;层间渗透率级差最大可达287倍,突进系数最大为12,层间矛盾突出[3],使火驱纵向动用存在较大差异。
  5、结论
  (1)井网井距为影响火驱见效程度的主要因素;
  (2)采出程度越高的区域见效速度越快;
  (3)储层非均质性导致火驱见效不均;
  参考文献:
  [1] 张厚福.石油地质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
  [2] 温静.“双高期”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对策[J].特种油气藏,2004,11(4)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市场环境的迅速变化和竞争的日益加剧,业务支撑系统BSS已成为各大电信运营企业竞争的焦点。对BSS系统进行主动式管理涉及技术、管理、维护等方面,本文主要从电信行业角度分析,针对中国电信bss系统信息安全方案应用进行研究,主要从业务支撑系统BSS的信息安全解决方案和系统安全方案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1、引言  随着市场环境的迅速变化和竞争的日益加剧,业务支撑系统BSS(Billin
期刊
摘 要:在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中,企业的经济管理在企业的管理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关系,还与企业的未来风险评估有着直接的联系。目前,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企业的发展进入了新常态。本文将对新常态下供水企业加强经济管理体系建设的措施进行分析,以期对提高供水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常态;供水企业;经济管理;管理体制  引言  水是生命的源泉,在
期刊
摘 要:本文对500kV纵江站220kV线路重合闸的配置及动作原理进行分析,就目前的配置情况,提出两种退出线路重合闸的操作方式,分析其存在的风险,加以对比,选择更为可靠的操作方式,并针对此情况,提出改善和控制措施。  关键词:重合闸;操作;风险;控制  0 引言  自动重合闸装置是将由于故障跳开后的断路器按需要自动投入的一种装置。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经验表明,架空线路由于相间距离大,绝大部分的线路故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公众素质的逐步提高,公众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渐渐成为生态环境治理中必不可少乃至举足轻重的一环。本文试图通过研究黄冈市两个不同县的生态环境治理情况、黄冈市公众参与的依据形式和特征,通过统计分析,总结出当前中国在实行生态治理政策的过程中受到的制约因素,将文献研究与实际情况结合,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美丽中国"的目标做出一份贡献。  关键词:公众参与 美丽中国 生态环境  引言
期刊
摘 要: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口数不断上升的时代背景下,环境资源呈现出日益紧缺的趋势,各行业也纷纷将节能降耗作为一项重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考虑到锅炉供暖为众多行业及领域中能耗较为严重的一个环节,因此,如何在保证其使用性能正常发挥的基础上,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从供暖计量监测、热效率水平提升以及运行负荷调节这几个方面出发,就锅炉供暖节能技术展开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黄冈市城市湖泊污染情况愈发严重,湖泊填占严重,水质污染,水资源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一定程度生阻碍了经济发展,影响居民身体健康水平。目前,中央政府对环保问题也愈发重视,多次出台政策,建立生态保护红线,黄冈市政府也转向山水田林湖综合治理,推行"雷霆行动"。本文主要用EKC模型探究城市湖泊污染问题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为城市湖泊的发展提供必要建议,进一步通过污染治理来促进经济发展。 
期刊
摘 要:在超高压直流输电换流站中,比较重要的辅助系统之一就是阀冷却系统,由于在直流输电换流站中的维护消缺工作量比较大,因此,辅助系统的运行情况直接影响着直流输电换流站主设备的安全运行。本次研究中超高压直流输电换流站的阀冷却系统的常见故障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相关人士借鉴。  关键词:超高压;直流输电换流站;阀冷却系统;故障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地区已经实现了跨区联网,高
期刊
摘 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在未来的战争中,采用电子对抗的方式将会逐渐成为主流。破坏敌人雷达设施,使敌人在战场上变成"瞎子""聋子",对于取得战争的胜利十分关键。提高雷达的电子对抗能力,对于舰艇的制空以及武器的导航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故此,我们需要不断研究新型雷达技术与电子对抗技术,从而提高舰艇战斗能力。基于此,本文对舰载雷达面临的电子对抗威胁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舰载雷达;电子对抗威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也借助现代化的机械化、智能化的技术获的了更为高效、快捷的生产方式,弱化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劳动强度和劳动难度,提升了农业生产管理的力度,提升了农业生产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农业生产中,天气也是影响其产量的重要原因,有些自然天气的出现会导致严重的农业产量下降现象。所以借助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实现人工影响天气,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成为当前
期刊
摘 要:随着电力系统的升级,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技术正在被应用于电力行业。电力系统自动化在电网调度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首先阐述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在电网调度中的实践应用,并借此机会展望了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发展前景,希望为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蓬勃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电网调度;可视化技术  引言:  当今世界,各国的电力系统都在经历巨大变革,以自动化技术为引领的新一代电力系统的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