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马家辉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damiao_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个世界上,有随和的人,也有执着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是认真的人。随和的人成全了自己也成全了别人,让一切变得容易和事过不留痕。而执着(认真)的人,尤其是执着于他所认可的美好时,有时候会为难自己也为难别人,但,这个世界却因此多了一种回味。我想,马家辉先生就是这种让人回忆起来有另一种生命况味的人。这样的人,在如今的世道,已不多见。
  对于马家辉这样一个认真的作者,当然是极端爱惜自己的文字。他曾在《日月》一书中写道:“前日收到S寄来的杂志,读了自己的稿子。居然多了两个标点符号,少了三个字,分了两段不该分的段。愚蠢的人们啊,什么时候才学会什么叫做尊重?” 但是对于如此爱惜自己文字的马先生来说,《明暗》和《日月》的出版经历就犹如梦魇一般了。后来他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也一再提及自己的文章被“阉割”的故事。每每看到这样的报道,我的心里总会一阵发紧,为自己,更为认真的马家辉。
  我想每一个在大陆出过书的作者,多多少少都会有过稿件被删改的经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也无法控制。如果还希望图书能顺利出版,唯一的选择只能是接受。所以当时在编稿时,每次要给马先生写信谈稿件删改的问题,我常常就会对着屏幕发呆,不知该怎么写,不知道该如何请马先生理解删改的原因并接受这样的删改,更不知道该如何告诉马先生,这样的修改绝非自己的“不尊重”,而是迫不得已。最初,马先生确实无法理解这样的删改,还以为是我这个编辑自作主张,一会儿修改这段,一会儿删除那段,甚至有的整篇文章都要砍掉。连续数番之后,他终于忍无可忍,给我来了封邮件,说我是“control freak控制狂”。当时我虽然心中有点委屈,但是对于这样一个认真的作者,文章遭受这样的遭遇,心中除了抱歉,还是抱歉,唯一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护作者的文章,哪怕一个字也好。
  删改稿件的风波刚过,紧接着发生的是序言风波。《明暗》出版在即,马先生请止庵先生写序,止庵先生也很快把序言发来。当时张爱玲的《小团圆》正火,而马先生书中也有一个章节谈的正是张爱玲和《小团圆》。所以止庵先生的序言中谈论比较多的是张爱玲,而比较少的谈到马先生和这本书。而自作聪明的我,就给止庵先生写信,请他能否再增加一些和马先生、和《明暗》这本书相关的内容,这封信我同时也抄送了一份给马先生。发完信没过两分钟,我就收到了马先生的回复,信是这样写的:“邀别人赐序,我认为,是不可以请对方改的,因为对方是赐稿,,不是投稿啊。对于邀序,只能说,写了之后,我们用或不用,请对方改是极极极不礼貌的。或许这只是我的老派想法,但我猜止庵先生也是老派人,故须用老派规矩。抱歉我这样坚持。”我当时一下子就懵了,突然意识到自己是好心办了坏事。赶紧给止庵先生打电话道歉,并于周末赶到798尤伦斯报告厅参加止庵先生的讲座,当面致歉。虽然止庵先生非常和蔼,也一再表示没有关系,心下还是惴惴不安。后来事情的发展很有意思。止庵先生与马家辉先生紧接着在上海做了一场对谈。从上海回来后,止庵先生主动给我发短信说,他这次出去和马先生见面,又多了一些感想,希望能加进序中。很快,新的序言发来了,正是我想要的。
  马先生的认真,不仅表现在对待自己的文稿方面,他对待读者的态度,是我目前所见的作者当中,最认真最体贴的一位。前段时间,他要来北京单向街做活动,因为报名人数很多,而单向街活动场地很小,所以马先生不断打电话给负责他此行活动的同事,一再提到,如果场地小,那么多人来参加,岂不是要站着?该如何解决呢。他会因为他的读者要站着觉得很抱歉。在为读者签书的时候,他都会一一问清名字,并在每本书上都写上读者的名字,而且每一本书的题字都不一样。这样的作者,是我目前遇到的唯一一个。单向街活动结束后,当晚在北大还有一场演讲,时间很紧,马先生没有时间坐下来吃饭。当时北大的学生给马先生买来一些面包,马先生也没顾得上吃。北大的演讲很精彩,最后的提问环节,学生很踊跃,当时我们担心马先生没有吃饭,又饿又累,就希望能尽快结束,结果马先生说,没有关系,到九点,让大家问完。到了九点,演讲结束,还有很多学生涌上台前请他签名,要和他合影留念。他依然非常绅士地签名,依然问清姓名,签上不同题字,依然面带微笑,和大家合影。我们站在一旁,共同感叹:做马家辉的读者,真幸福。活动结束后,我和同事想请他好好吃顿饭,直到此刻,他才显出疲惫之意,说不吃饭了,此时睡觉比吃饭更重要。此时的我们,除了尊重他想法,还能做些什么呢。对于如此认真的马家辉,我的心中更是增添了一重敬意。
  今年7月,我和同事去香港参加书展,马先生是此次香港书展的代言人,自然是异常忙碌,可是他依然会抽出时间请我们吃饭,还送给我一本《女儿情》,题字“To 迎辉,女儿是宝”。前段时间他来北京,我给他酒店打电话,问他是否安顿好。当时我的小女儿就在我旁边,不停地喊我妈妈。结果我第二天见到他,他的第一句话就是“迎辉,很抱歉,没给小朋友准备礼物”,我当时根本没有想到是这样的开场白,一时间竟说不上话来。后来同事也告诉我,马先生想出去给我女儿买礼物,可是因为行程实在太满,只好作罢。对于这样一个认真的、心细如发的作者,作为编辑,只能感慨自己的幸运了。
  记得马先生在单向街演讲时,曾提到自己另外一些比较“硬朗”的书不知何时可以在内地出版。如果有这个幸运,我仍然希望可以作为这些书的责任编辑,不仅因为我喜欢他的文字,更因为他是一个对自己对别人都极端认真的人。他的文字魅力和人格魅力注定会在恒久的“认真”二字上闪耀。
  
  在这个世界上,有随和的人,也有执着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是认真的人。随和的人成全了自己也成全了别人,让一切变得容易和事过不留痕。而执着(认真)的人,尤其是执着于他所认可的美好时,有时候会为难自己也为难别人,但,这个世界却因此多了一种回味。
其他文献
编辑平台  2009年,行人出版社更名为行人文化实验室。行人文化的事业,由原本的出版扩展至记录片拍摄、建立剧本数据库以及文化园区规划等范围,书籍的出版范围也扩大。今年年初,行人文化实验室旗下的“目宿媒体”推出系列台湾文学大师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以影像的方式记录台湾当代的重要文学作家。同时,行人文化与广州例外服饰合作,成立方所文化公司,第一个项目,是在广州成立一家1500平方米的文化概念店。 
期刊
台湾友人傅月庵几年前来北京,送给我一沓五十年代香港出版的《今日世界》,张爱玲的《秧歌》最初在它上面连载。我惟一的不失误,是在网络上趁人不注意以180元竞拍购得中文第一版《秧歌》,还是插图本,现在你出三十倍的价也买不来,极度缺货。《秧歌》的封面喜气洋洋,张爱玲说“书的封面,蒙薛志英先生代为设计,非常感谢。”(《秧歌》跋)至于插图作者,陈子善教授也考证出来了,名字叫什么来着,我忘了,随手作笔记的好习惯
期刊
北大教授李零在他的怀古寓今的一本专著中,发出深长的喟叹:“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  许多年过去了,学生时代最尖锐的记忆也变得松软,偶有的同学聚会,正成为各种身份的集合,许多人用圆滑的嘻嘻哈哈来掩饰彼此的陌生。这时候,内心常常感叹逝去的花样年华,和花样年华里理想年代的本真。这种本真通过聚会是永远找不回来了,就跟若只如初见的情人,永远定格在惊鸿一瞥的记忆深处,没必要待
期刊
上世纪六十年代台湾现代绘画运动热潮期间,相较于“五月画会”以西方抽象绘画及超现实风格为出发点,致力追求绝对纯粹形式的现代艺术,由“台湾现代绘画之父”李仲生门下“八大响马”结盟而成的“东方画会”诸子们则倾向倡议“西枝东根”的思维,强调创作本身除开放自由性格外,更必须考虑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质,主张在东方精神中拓展国际观与现代性。  其中与刘国松同为十八岁(1949),以流亡学生身分随军抵台的秦松,入籍台
期刊
这回要从畅销书排行榜说起。  观诸这一个月排行榜前二十大,若以国籍区分,代表东北亚的“日本籍”与“韩国籍”可谓如盛夏之花,特别日本文学这一块,三浦紫苑《哪啊哪啊~神去村》,凑佳苗《少女》、《夜行观览车》,有川浩《雨树之国》,加上武良布枝《鬼太郎之妻》,五部书占去畅销文学十大之大半壁江山。非文学类,已上榜四个月之久的《女医师教你真正愉悦的性爱》依旧在榜,出自日本最受信赖女医生宋美玄之手。安部司《恐怖
期刊
著名心理学家Sheena Iyengar在她的新书《The Art of Choosing》中谈到,由于动物园的生活完全违背了动物的生存本能,它们虽然享受着衣食无忧的安逸生活,却感觉如同生活在死亡的陷阱中。人类亦然。选择的欲望是人类的天性,生活在都市的藩篱中,面对高节奏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我们总会有莫名的躁动和不安。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现代人中有人要选择“逃离”。  是的,她自己一个人出发,一前一
期刊
纸张书来到史无前例的艰困期。美国的电子书市场占有率正式冲破四分之一(见今年5月美国出版协会的统计);亚马逊不断展现成为新一代出版人的趋向;独立作者的第一选择开始从跟出版社签约,转为自助出版。而美国纸张书的衰退,超过了电子书的成长(电子书营业额无法弥补纸书的损失)。  纸张书到底还能不能存在?能否继续保有一个兴盛的产业呢?有许多人援用电影、电视的前例说,广播发明,没有取代报纸;电视发明,没有取代电影
期刊
和加藤嘉一聊天,你很难联想到他是外国人。无论是发音还是表达方式,他的中文都非常地道。  2003年,加藤嘉一到北京大学念书。那时,他一句中文都不会,也没有一位中国朋友。8年过去了,这位年仅27岁的日本青年,已然成为中日交流来自民间的重要声音。作为民间外交的声音,他的优势在于独立性——他不依赖于任何机构。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其他地方,这都难能可贵。因此,无论是两国的高层还是民众,许多人都认为他的声音很宝
期刊
北京瀚涛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6月,是一家集图书出版、发行和批发零售为一体的股份制文化企业。公司成立以来坚持“用图书影响世界,用图书改变世界”的宗旨,以市场认可为基础,以读者认可为原则,努力开发国内优秀图书选题。公司开发的《根本利益》、《霍金传》、《厚黑学》、《有一种境界叫舍得(精华版)》、《有一种心态叫放下(精华版)》等图书取得了不俗的销售业绩,获得读者认可的同时也在业内产生了相当
期刊
过去,闽台两地的闽南人都过七夕,他们通常认为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娘妈生日”,在这天傍晚,许多人家特别是有十六岁以下小孩的家庭都要祭祀“七娘妈”(亦称七仙女、织女、七星嬢、天孙),俗称“拜七娘妈”,以祈求七娘妈保佑家中的小孩能够健康平安长大。人们在院子中排设香案,供上牲醴、果品、清茶等,也供上鲜花、脂粉(胭脂和“凸粉”)、红纱线、芋头油饭等专用于祭祀七娘妈的祭品。香案边上要放一椅子,上置一盆清水,并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