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带,平等是唯一答案

来源 :莫愁·天下男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c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81年美国发现全球首例艾滋病患开始,艾滋病便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被视为避之不及的瘟神。尽管截至目前艾滋病并无完全治愈的有效方式,但只要加大防艾宣传,彻底切断病毒传播途径,避免沾染高危行为,便能有效规避风险。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同时,经过各国医学家和生物学家多年孜孜不倦的研究,艾滋病的治疗也取得巨大进展。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于2017年7月发布的报告显示,有史以来第一次超过一半的艾滋病患者得到医治,艾滋病的死亡人数也逐年降低,这标志着艾滋病已由最初的无法阻挡转变为可防可控。
  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作为世界卫生组织“抗击结核病和艾滋病亲善大使”,近年来在中国举办的主场外交活动或者国际会议上,多次向外国来宾介绍中国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取得的成果,并呼吁全社会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
  在艾滋病患人群中,因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儿童格外引人注目,弱小的他们像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一出生就感受到这世界的残缺与冷意。谁来给这些无辜的孩子一份爱,让他们能像健康孩子一样拥有家的温暖、人的尊严和可以把握的未来?这是一道难题,有大爱和勇气的人才能给出答案。郭小平就是这样一个人。从医院院长到红丝带学校校长,他呵护孩子,也融化人心,用张开的羽翼撑起了一片爱的晴空。
  彭丽媛曾专程来到郭小平创办的红丝带学校,和孩子们一起唱歌、朗诵诗歌、共进午餐。而后还以“彭妈妈”的身份写信到学校,表达对孩子们深切的思念和期望。她曾说:“我希望这些受艾滋病影响的孩子们,都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建立爱心小课堂
  “郭伯伯,我想上学!”7岁的翠翠怯生生地望着郭小平,目光中的那份哀哀渴求让郭小平多少个日子都辗转难眠,他下决心要为这几个没爹没娘的可怜孩子开办一座爱心小课堂。但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一念之间竟从此改写了众多艾滋病患儿一生的命运。
  2004年,郭小平在山西省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担任院长。当时,专门收治艾滋病患者的病区“绿色港湾”,迎来了四个因为母婴感染一生下来就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孩子,翠翠便是其中之一。父母去世,亲戚不愿接管,加上经常发病身体虚弱,随时可能住院,于是,这四个孩子长期住在了病区。
  郭小平特别心疼这几个孩子。从确诊的那一刻开始,快乐就从他们的生活中消失了,本应有无忧无虑童年的孩子过早感受到了来自周遭的排斥、歧视,甚至是敌意。“不如让孩子们多学点知识,过得更快乐一点。”郭小平把一间病房腾出来改造成教室,购置了黑板和崭新的连体课桌,还在墙上张贴了大红的学习标语。当孩子们走进教室,都情不自禁兴奋地尖叫起来。
  爱心小课堂成了医院里一道特别的风景线。医生、护士轮流当老师,拿着自家孩子用过的课本,利用空闲时间教他们认字、做算术。每次输液一结束,翠翠就立刻飞奔到教室,学得比谁都认真。“郭伯伯,这里比我原来的学校好一百倍。以前的老师和同学都躲着我,上课时也离我远远的,让我坐角落里。郭伯伯,他们为什么把我放角落呢?”翠翠的眼中满是受伤和困惑。郭小平心里一酸,无言以对,只好亲昵地摸摸她的头,轻声说:“放心,这里就是你的家,不会有人躲着你。”
  一有时间,郭小平便陪着几个孩子讲故事、做游戏。渐渐地,翠翠眼中的忧郁不见了,久违的笑容重新绽放在稚嫩的小脸上,这让郭小平无比欣慰。
  不知不觉中,爱心小课堂又增加了四个成员。郭小平忽然想到:艾滋病患儿今后还会增加,既然他们无家可归、无学可上,不如争取成立一个小学,这样他们就能过上和健康孩子一样的校园生活。2006年9月1日,在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和支持下,国内唯一一所专门收治艾滋病患儿的全日制学校——临汾红丝带小学挂牌成立。学生在校的吃穿、住宿、医疗等费用都由学校无偿承担。一进校门,映入眼帘的是一组鲜艳的图画:郁郁葱葱的大树上挂着红通通的苹果,上面贴着一个个孩子的笑脸。那份从纯真眼眸中溢出来的快乐,让每个来到这里的人都动容不已。
  在郭小平的不懈努力下,2011年,红丝带小学终于被列入正式国民教育序列,并获得国家200万元教育补助。这意味着孩子们不但可以念完小学,同时也拥有了学籍,将来可以升中学、考大学了。收到红头文件那天,滴酒不沾的郭小平忍不住和同事们举杯庆贺。
  承受误解,打破歧视
  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郭小平将学段增加到了初中、高中,这就急需聘請有教师资格证的专业教师来授课。可一听说是红丝带学校,许多人望而却步。好不容易聘来的第一位老师姓胡,给孩子们上课时竟戴着手套,还穿着消毒外套,浓浓的消毒水味呛得人直咳嗽,每次上完课连一句话都不愿多说,便匆匆离去。
  “郭伯伯,胡老师为什么像看怪物一样看着我们,说话的时候也把头扭到一边,离得好远?”翠翠的脸上又浮现出刚来时受伤的表情。郭小平把胡老师请到办公室,为他详细讲解了艾滋病传播的渠道,告诉他,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接触是完全没有传染风险的。“你看,我和孩子们呆在一起好几年了,不也好好的,挺健康吗?”郭小平笑着说。
  但这依然没有打消胡老师心中的疑虑和恐惧,不久后,他递交了辞职申请。郭小平的心里竟松了口气。在来学校之前,孩子们已经承受了太多的不公与歧视,他们需要一份亲密无间的爱来治愈心灵的创伤,而学校老师毋庸置疑地承担着这份重任。
  招聘工作依旧在艰难地进行。郭小平为每一个应聘而来的老师和志愿者普及艾滋病常识,还常常用自己的经历鼓励他们要不惧误解,打破偏见,给这些一出生就带着不幸烙印的孩子一份真诚的爱。“刚刚办学的时候,有的人看见我就像见到洪水猛兽。有一次,我去参加聚餐,吃着吃着一扭头,身边的人都没影了。当然也不怪他们,都是不了解艾滋病惹的祸啊。”郭小平说。
  其实这些年郭小平遇到的误解又何止于此。看到他日复一日把精力投放在这些艾滋病患儿的身上,各种不解和非议纷至沓来。“想出风头吧,还是想用这些捞政治资本?连命都不要了!”更让郭小平心里难受的是,连一些艾滋病患儿的亲戚起初也不理解他。“郭校长,你跟我说句实话,你这样做到底有什么目的?”那一刻,他气愤又委屈,恨不得摔门而去,就此放手。   但一想到那些重拾欢乐的孩子,郭小平就心软了。“如果我走了,谁来管他们?他们好不容易才有个落脚的地方,难道再次流落街头,去过以前那种被人歧视的生活吗?”他暗暗发誓,“如果这件事必须有一个人来做,那就让我来吧。”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艾滋病的防治知识,使艾滋病患获得更宽松的生存环境,郭小平定期带领孩子们到工地、小区、广场等地进行防艾宣传,并从2012年开始举办反歧视午餐日。作为全国首家红丝带学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些艾滋病患儿。
  所有的付出没有白费,每年一次的反歧视午餐日从最初的门可罗雀,到现在已是座无虚席,参与者众多。看到人们心无芥蒂地就餐,欢欢喜喜地与孩子们聊天,郭小平开心极了。这么多年的不懈努力,要的不就是这份理解与平等吗?
  2015年,因工作太过繁忙,郭小平毅然辞去临汾市第三医院、传染病医院和中医院三所医院的院长职务,只保留了红丝带学校校长一职。面对周围人的劝解,他无心解释。因为他深深懂得,这个学校承载着沉甸甸的希望与未来。
  因为他们是我的孩子
  2016年元旦,郭小平收到了一张自制的贺卡,上面用彩笔画着一个大大的爱心和笑脸,一旁是歪歪扭扭的字迹:“祝郭伯伯新年快乐。我永远爱你。”这张署名坤坤的贺卡被郭小平小心翼翼地压在玻璃板下,每当目光触及便有阵阵温暖充塞心头。
  坤坤是当时最后一个来到红丝带学校的孩子,也是曾经最让人头疼的一个。坤坤老家在四川省西充县,八个月大时父母踪影全无。爷爷和他没有血缘关系,从学会走路开始,他就成了野孩子,漫山遍野找吃的,饿极了,甚至吃草和垃圾。一次他从山上摔下来受伤,被人送进医院,才检查出是艾滋病毒携带者。由于无人管教,坤坤养成了许多坏习惯,偷拿过别人家的东西,还放火烧过邻居家的草垛。2014年年底,203名村民用写“联名信”的方式,将坤坤驱逐出村,就连唯一的抚养人爷爷也在信上签了字。
  坤坤的悲惨身世让郭小平唏嘘不已。但他很快发现,与坤坤相处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来学校之前这孩子几乎从未与人有过语言交流,因此不会说话,也总是躲着人。饭菜摆在桌上,他视而不见,反而跑到院子里揪起一把草塞进嘴里嚼。厨房师傅着急地跟出去,坤坤却以为是要打他,拉着师傅的胳膊又撕又咬,闹得不可开交。郭小平闻声赶来,将坤坤紧紧地搂在怀里,半天没松手。坤坤小小的身子挣扎了一会,渐渐安静下来。
  自那以后,郭小平叮嘱老师们要多关注坤坤,自己也一有空便陪在坤坤身边。坤坤手上有冻疮,一到冬天疼痛难忍,郭小平便买来最好的冻疮膏细心地涂抹;坤坤不会拿筷子,他一遍遍示范,直到教会为止;坤坤不喜欢吃药,他每次都要亲自检查,告诉坤坤吃药的重要性……对从小失爱的坤坤来说,陪伴是最好的良方,这份善意和温暖终于融化了坤坤心中的寒冰。两年后,坤坤变了,他变得活泼开朗,喜欢和朋友一起玩耍,还乐于助人,深得小伙伴们的喜爱。
  其实,红丝带学校的孩子中有近一半是孤儿,每一个说起来都有一段令人伤心的过往。郭小平为了化解孩子们的想家之情,逢年过节都会组织全校师生一起庆贺,包饺子、做油糕、开联欢会。大年三十,惦记着留守在学校的孩子,郭小平总会从家溜出来陪他们过年。女儿为此有怨言,郭小平说:“我不在家,你还有人陪,可我要不在学校,他们就没人陪了呀!”他带着这些无家可回的孩子放鞭炮、逛庙会、去游乐场,尽己所能给他们一份家的温暖。
  2017年2月8日晚,郭小平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随着大屏幕中他和这些孩子的故事一幕幕播出,许多人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谈到这些年的感受,郭小平平静地说:“刚开始办学校的时候,觉得自己承担了社会责任,甚至觉得自己挺伟大,但现在对孩子们的感情越来越深,这种想法没了,他们就是我的孩子,我和他们之间就是一个‘情’字。”
  2017年6月,山西临汾红丝带学校的16名学生在该校设立的标准化考场进行高考,其中15人被大学录取。相较于经济上的压力,上大学之后的人际交往都是这些孩子内心深处更大的担忧。“我害怕大学里没有人跟我说话,没有人跟我做朋友,这比死还难受。”已经19歲的翠翠对媒体记者说。对于这些困扰,郭小平认为:“我们的孩子不需要社会给多大的政策,只希望在同样的大学校园里,能得到老师、同学的平等对待。”郭小平还表示,希望孩子们能够自强,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抵御很多东西。
  郭小平用十三年的艰辛,呵护这些孩子,也融化了人心。他,是风雨中张开羽翼的强者。
其他文献
“把无限握在你的手掌,永恒在一瞬间收藏。”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诗歌正映衬着我的心境。在英国的旅途中,我无数次想象着在索尔兹伯里捧起一抔承载历史的泥土,心中是否能够容纳下这份历史的深沉。  索尔兹伯里横亘在历史的长河中,文明的历程被两处圣地分割开来,远古的神秘和现代的自持,正是巨石阵和大教堂带给我们的深思。  穿越数千年的石群  一望无边的平原上,绿草如茵。值得探看的,是已经有着6000年历史的巨
期刊
何群杰出生于河南一个中医世家,曾任赵克石上将的保健医生。他自幼体弱,9岁时便被父母送往嵩山少林寺做俗家弟子习武。  “当时师爷是少林寺释德根大师。”何群杰回忆道,“我在少林寺主要学习铁布衫、八卦掌。”数年后,他辭别少林寺前往厦门、深圳闯荡,和师兄弟建立武馆传艺,兼做拳手保镖。但再次回到少林寺后,师父一席话让他醍醐灌顶,“切莫将武艺作为职业。”何群杰深思后决定学习推拿。  因为家学影响,何群杰很快熟
期刊
让国人用上自己的化妆品,让外国人都来用中国货,这个信念就像一颗种子,深埋在李慧良的心里。  三十年前,他踏入化妆品研发领域,一次海外学习经历,让他看到了国内化妆品研发水平现实差距并倍感焦虑。从此,他偏执于一个梦想——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体现民族特色、适合中国群体的化妆品。这个梦,他为之痴迷,奋斗了三十年,终于梦想成真。  一份情结加机缘巧合  1988年,上海市一家大型医院的药房里,一位名叫李慧
期刊
在台湾有一家奇特的药店,当顾客走进店门后,宛如进入了一间装潢精美的咖啡屋,甚至看不见摆放药品的一排排货架和玻璃柜。更让人称奇的是,这是一家能卖咖啡的药店,名叫“分子药店”,是刘彦伯创办的。  刘彦伯从台北医科大学药学系毕业后,在医院实习。一天,一位老爷爷患了重病,但却拒绝吃药。他说自己从小就害怕吃药,即便日常有了小病,也不愿意去药店买药,没想到小病最终拖成了大病。  这件事对刘彦伯的触动很大。他从
期刊
有这样一个人,他隐匿身份,周旋于毒贩中间,在蛛丝马迹中寻找破绽,无数次面对险境,上演着真实版无间道,他就是云南普洱市公安边防支队长、缉毒英雄印春荣。  那些不曾忘却的心痛  刚入伍时,印春荣是一名军医。云南省保山市公安边防支队龙陵边防大队在一次缉毒行动中,需要一个人扮演马仔打入毒贩内部,但当时人手不够,于是印春荣主动请缨,由医师变成了“马仔”。  接头后,两名毒贩并不信任印春荣,坐摩托车交货时,他
期刊
每年寒暑假,都会带孩子出去旅游,找旅游社的时候颇为盲目,逮谁便宜就選谁,那种感觉有点像在菜场捡漏。  今时起,一切都变了,我不再东挑西拣,而是认定了老王家的春秋航空。这跟好友刘巍给我讲的一件事有关。  刘巍是河北某市女企业家协会会长,两年前,作为事业有成的企业家代表、大V客户,受邀参加春秋航空在总部上海举办的一个交流活动。  飞机在虹桥机场降落,时序初冬,天近黄昏,走下舷梯,只见迎面站着一排人,拉
期刊
王悦是苏州昆山淀山湖镇人,2001年考取长安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刚进入大学,王悦就决定干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做网站。  很多同学玩电脑是因为迷恋网络游戏,而王悦绝大部分时间都在研究网站。虽然没有指路名师,父母也没有更多的经济支持,不过这些都阻挡不了王悦学习的热情。他买了一本PHP手册(一种通用开源本语言,主要适用web开发领域),遇到不懂的就翻翻手册,想要什么效果便去查相关的函数,没想到真的
期刊
人皆有送礼收礼经历,收礼难,送礼更难。收礼难在要还礼,还什么又成了送礼问题。窃以为有真心真意,就不难了。真心送,即使对方不喜欢不需要所送礼物,那也不算冒犯,虚情假意送,即便昂贵华美,也是敲门砖垫脚石而已。千里送鹅毛,有真心真意压着,也重若千钧,有什么比得上一片真心?  当然,送礼的最佳境界是送者真心相送,收者真心喜欢甚得其心。以我的经验,达到此等境界亦不算太难,大抵来说,不送自己不喜欢的物件而送心
期刊
某次聚会,遇见多年前的一个学生。我是一个认人记人能力超强的人,自然一眼認出了她,笑着准备打招呼,却见她一副对面不识的淡然模样。旁边有人向她介绍我,她很惊讶地说:“哎呀,原来是黄老师啊。”事后,我问朋友:“我已经老到认不出原来的样子了?”朋友说:“哪有!”我越发不明白:“那她怎么认不出我呢?想当初她还是我的得意门生呢。”  直到后来才弄明白,那个在本地小有名气的学生后来到某重点大学读过书,所以对外宣
期刊
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梁漱溟一生育有两子,取名培宽、培恕,因为他认为“宽恕是我一生的自勉”。在和孩子的相处中,他全然信任孩子、尊重孩子,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着子孙后代。在孙辈中,长孙梁钦元是和他相处时间最久的一位,得以直接见到他在日常生活中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宽放信任的传承  1933年,梁漱溟到山东从事乡村建设研究,把家人接到山东邹平县安家。大儿子梁培宽放学后无所事事,有时和同学一起到河里玩水,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