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忙起来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yd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普通中学的一名教师,刚接触新教材时,感到无从下手,一头雾水;研究新课标,都是理论,如何才能将这些理论真正变为实际教学呢?只有通过学习,思考,实践;再学习,再思考,再实践。多少次苦思冥想,多少个不眠之夜,渐渐地,我似乎悟出了一些什么。用我自己的话说,那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忙起来,老师闲下来。”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尽量体现出学生的“忙”,老师的“闲”。通过实践,我发现在有些方面真的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提高。
  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的新课程教材,共有五个必修模块,每个模块中又有五个单元,在每个单元中没有具体的课时分配,这给老师灵活把握自己的教学活动留下了空间。通过学习一些资料,以及和我市教研中心的接触,一般而言,一个单元我们有阅读课,听说课,语法课,词汇课与写作课等。在每节课中,我们都会有一个较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主题,学生在老师这个总导演的指挥下,也知道一节课该做什么。只要老师的指令得当,学生能理解,他们还是会积极配合参与课堂活动的,有时候甚至会出现预料不到的惊喜……
  一个单元的第一课时一般我都安排阅读课,我个人认为阅读课中的主要目的就是体现学生的“读”,应该把时间都给学生,老师只要掌握好时间的分配,给出他们阅读的任务,最后一起出结果就行了。在新教材中,阅读文章紧扣单元主题,无论是知识性,理论性,还是趣味性,真实性都是很强的,并且难易相间。有些文章,从标题上看似乎感到理论性很强,很难理解,但是一旦深入内容,却又妙趣横生,学生也很爱读。例如,在必修三的第四单元(Astronomy: the science of the stars)中出现的第一篇阅读(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和第二篇阅读(The black hole),乍一看标题似乎很难,我当时担心学生能否在规定的时间看完并完成任务,结果没想到学生的反应很好,对这两篇文章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不仅按时完成了任务,而且在回答问题时还提出了一些他们自己的看法,同时运用他们学过的物理,地理,生物,自然知识,更好地理解了课文中有关天文学(Astronomy),宇宙(Universe),万有引力(Gravity)和黑洞(Black hole)的一些片段。这样的阅读课上下来,老师轻松了许多,学生却忙的不亦乐乎。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阅读所用的时间也渐渐缩短了。
  教学中,听说课和写作课经常是紧密相连的,只有让学生听懂了录音中的内容,他们才能根据情景去思考问题,进而参与讨论。训练听力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求多。一篇短文反复播放让学生听懂,在听的过程中,给他们布置一些由浅入深的任务问题去解决,学生还是有能力的,只要他们有能力去做这件事,就会积极地参与,而不是袖手旁观。接下来的讨论更是这样,老师要想办法让所有的学生投入其中。例如,必修二的第一单元(Cultural relics),听力训练之后有一个debate(辩论),对于我们所教的这些学生来说,让他辩论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当时设计课时就在想这个任务能否完成,但是我还是大胆尝试,放手让学生做了:我给出了一个简单的情景:‘假设你和几个同学去公园或是山上种树,挖坑时无意中发现了宝贝。你会怎么做?!’我首先把学生分为两个大组,先让他们自己提出正,反两方面的问题,然后再分组讨论,最后选出代表参加辩论……一切都是学生的活动,而我只需要把他们的想法分别写在正,反两方的黑板上。当时学生的讨论真的是很积极的,虽然用的都是很简单的句子,但是他们都愿意说,都愿意参与,这节课的目的就达到了,而辩论出的结果正好又可以用到下面的一个环节(写作)中。这样,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了辩论,有了句子,有了观点,有了辩论的结果,再让他们写作就容易多了。
  无论进行哪一种课堂教学,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明确: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是主要的参与者,我们的教学应该面向每一个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出他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是成功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时时关注每一个学生,在给学生下达指令时,一定要让每一个学生了解老师的意图,只有每一个学生都听懂了老师的指令,他们才能真正动起来,忙起来,而只有学生“忙”了,老师才能有“空”去更多地思考,改进教学,让我们的“教”与“学”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中。
其他文献
怎样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几年的实践和探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要理解赏识学生    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现代的中学生的生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本身,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他们的生活也不仅仅局限于学习,而已经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同时也碰到了很多成长中困惑的问题。对于成人,这些问题也许是幼稚可笑的,也许是不屑一顾的,但对于那些孩子,确是他们无法面对和解决的。  作为班主任,我
期刊
[摘要]爱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诚心是打开学生心灵的大门的钥匙,恒心是培养学生成才的有力保障。文章结合自己的切身实践体会,提出并论述了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新要求。  [关键词]爱心 ;诚心;恒心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教育理念也悄然地发生着变化。《北京人在纽约》播放时,主人的女儿那个纯粹的中国血统的中学生的变化,使人感到无比的震惊。可到了今天,开放的中国不仅带来了物质上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给
期刊
[摘要]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面临就业难、升学难、生源减少的困境,要改变这些现状,就必须解决师资水平滞后、教学方式落后、经费投入少、教学设备不足、实习条件差、学生基础差等问题,本文从以上方面探讨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现状与发展。  [关键词]师资;双师型;实习;实验;生源    自84年建校以来,学校的畜牧兽医专业每年招生一1-2班,累计为我县培养了一千多名畜牧兽医人才,有力地促进了我县养殖事业的蓬
期刊
【摘要】自信心是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是儿童坚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意志品质。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也是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是促使人向上奋进的内部动力,更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培养好儿童的自信心将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又很大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儿童;自信心;培养策略     自信心,通常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生活、学习、工作(或事业)、前途、以及对自己人格充满信心的积极心态和人格
期刊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指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师德之魂就是爱与责任结合的充分体现。教师应把“爱与责任”作为加强师德修养的一个重要主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时代需要,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一、师爱,是教好学生的感情基础和前提    世界上的爱各种各样,而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也是教师智慧和教学艺术的重要源泉。师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
期刊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1943年发表的《创造宣言》中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解放儿童的创造性,以从事创造工作”。他特别强调必须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随着儿童创造力研究的深入开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对儿童创造力的认识也随之发生变化。人们不再局限于那些高智商、高创造力的天才人物,而是扩大到普通儿童。  创造力的开发和培养是现代教育的
期刊
目前,各地中职教育的发展都遇到了一些困难,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比较突出的反映在两大问题上,一是受“普高热”的冲击,中职学校招生难,生源减少且质量下滑,致使中等职业教育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和在校生的比例下滑。二是毕业生就业难。对出现的这些问题怎么看?我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职教外部的原因,也有职教内部的原因,最根本的、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受整个经济发展形势的影响。近几年来,各地都在进行经济结构和产
期刊
班主任工作是琐碎的繁杂的,每日都要面对那一群年龄差不多,思想各异,性格亦不同的学生,处理他们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没有一颗真正关爱他们的心,就很容易流于简单化;或者是你的千篇一律,道貌岸然,表面上唬住了他们(但其心里并不服气);或者就是他们多种多样、层出不穷的"花样",使你疲于奔命。因此班主任除了做好一些常规工作外,还应有一颗爱心,把自己真正融入学生中间,多理解他们,使他们信服你,愿意把你当作他们的
期刊
这是发生在笔者身上的真实案例。  一天,我处理完班级一件突发事件,深有感触,便记录了下来。有趣的是,过了一段时间,重新想起时,我对那天突发事件的看法和结论竟然发生了近乎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为什么会这样?    一、案例回放    早上的第三节课学生正在上体育课,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突然,芳急匆匆地跑过来说:“老师,浩策和叶凯在教室里把衣服都脱光了,女同学都吓跑了。”  一听到是浩策,我真的非常生
期刊
班主任在使素质不同的全体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尽可能大的提高和发展的同时,更要努力发掘学生的潜能,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创造能力,培养他们成为班上各方面的顶梁柱和带头人,也为培养21世纪的专业人才奠定基础。因此,作为班集体灵魂"的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历史重任。小学班主任面对6、7岁到11、12岁的儿童,工作更加繁重。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对新生严格要求    对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