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应对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来源 :吉林画报·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cdagjc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就是指在课堂教学这一时段内,师生之间发生的一切,它既指师生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方式和过程,也指师生间通过信息交换和行为交换所导致的相互间心理上、行为上的改变。我在听课中发现,多数课堂教学中发生的师生互动,存在着许多与新的教学理念不相符的现象,那么,如何建立积极、适宜、和谐的师生互动,对改善课堂教学现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存在的问题
  (一)多认知互动,少情意互动和行为互动。
  师生互动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其内容也应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把师生互动的内容分为认知互动、情意互动和行为互动三种,包括认知方式的相互影响情感、价值观的促进形成,知识技能的获得,智慧的交流和提高,主体人格的完善等等。但由于现行的课堂教学以知识掌握为主要目标,把情感态度的形成等目标视为促进认知的辅助性目标,因而课堂上缺乏与学生真诚的内心沟通,缺乏与学生真挚的情感交流。课堂互动主要体现在认知的矛盾发生和解决过程上,而严重缺乏心灵的美化、情感的升华、人格的提升等过程。
  (二)多“控制一服从”的单向型互动,少交互平行的成员型互动。
  我们常受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把师生关系定为主客体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教师和学生不管是谁作主体、谁作客体,都是分离、对立的。于是师生互动也由此成为教师为主体或学生为主体与其客体之间的一种相对作用和影响。在学生主体地位尚未完全确立的许多课堂中,师生互动大多体现为教师对学生的“控制—服从”影响,教师常常作为唯一的信息源指向学生,在互动作用中占据了强势地位。而实际上在“人与人”的交往活动中,双方活动应是交互性的,非对立性的,教师应成为普通一员参与互动,与学生形成包容、共享的互动关系。
  (三)多浅层次互动,少深层次互动。
  在课堂教学互动中,我们常常听到教师连珠炮似的提问,学生机械反应似的回答,这一问一答看似闹忙,实际上缺乏教师对学生的深入启发,也缺乏学生对教师问题的深入思考;我们还常常看到,在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回答中,有许多雷同与重复,缺乏激烈的辩论,和强烈的反驳,所有这些现象,反映出课堂的互动大多在浅层次上进行着,没有思维的碰撞,没有矛盾的激化,也没有情绪的激动,整个课堂象一条孱孱溪流单线条前进,而没有大海似的潮起潮落,波浪翻涌。
  (四)多师生间互动,少生生间互动;
  课堂互动的主体由教师和学生组成。但学生作为课堂互动双方中的一方时,可以学生全体、学生小组、学生个体三种身份出现。这样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可组成多种形式:教师与学生全体、教师与学生个人、教师与学生小组、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学生个体与学生全体、学生小组与学生小组等等,而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目前所采用的主要是教师与学生全体,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互动,而教师与学生小组、学生个体与个体、小组与个体、小组与小组等多向主体互动严重缺乏。
  二、解决的策略
  (一)改变旧的教学理念,建立现代教学观
  首先要建立师生交往、共同对话的教学本质观。曾经有人提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教学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它是人类交往活动中更特殊的一种。因此,交往可以看作是教学过程的一种本质。而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每个人都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的,每个人都是彼此相互认识和交流的对象,每个人都应具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因此,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物”关系,而是“我—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而是与学生平起平坐的一员;教学便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都作为平等的一员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
  其次,要建立失序、变通、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观。迄今为止,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沿用的仍然是理性分析主义理论。它造成我们的课堂显得严谨有余、生气不足,条理清晰、创新不够。我们追求的教学过程,就不应是永远的平衡,而是失衡再平衡;不应是一味的有序,而是无序中的有序。教学过程还其本来面目,应该是多元变通、动态生成性的。
  (二)要进行增强互动的教学设计
  1、设计“大问题”和发散性问题,扩大互动空间。
  所谓“大问题”即粗线条式的问题。这种问题应有很大的包容性和可选择性,它可让学生对解决问题作策略的选择、材料的选择、思路的选择,而不仅仅是对某一具体操作方法的选择;可让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设计作多种假设与猜测,而不仅仅是按既定程序作一蹴即就的验证。当教师把“大问题”和发散性问题抛掷给学生,就如把学生投置于一个偌大的陌生领域,学生可以放开手脚,但在茫然四顾之际又必须加强联系找到救生之路。此即为学生扩大了互动空间和互动需求。
  2、设计多向合作的学习活动,拓宽互动途径。
  学生互动受性别、性格、空间位置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性别相同,空间位置较近的学生之间容易产生互动,互补型性格的学生之间也较易发生互动。适当遵循互动规律,有利于建立积极适宜的互动。低年级学生由于组织能力、自控能力较低,宜于多设计同桌间、前后桌之间的两人合作学习活动。
  3、设计生活化、情境化、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丰富互动内容。
  在生动、多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可交流的话题增多,情感体验丰富,思路打得开,彼此间容易发生相互影响,往往会产生“触类旁通”之感,或“触一发动全身”的现象,感性上也容易产生沟通。所以课堂上除了老师准备丰富的材料、设计丰富的环境外,还要引导学生收集各种信息资料,带到课堂上来,使课堂上的每个人都作为信息源,让学生在充斥信息的环境中接受多方刺激、发生互动。
  (三)提高教师的教学敏感性
  教师既作为一方与学生全体、学生个体产生互动,同时又应该是课堂互动的调控者。因此,教师应提高教学敏感性,充分挖掘和利用课堂中的一切互动因素,调整互动、促进互动。
  1、创造机制彰显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促进互动。
  课堂中,如果教师不注意引导,很多学生会由于害怕被别人发现错误而掩饰、遮盖自己真实的学习过程。有的学生本来有自己的想法却随大流人云亦云,有的学生本来有疑问也不敢提出来让大家讨论。于是原本一次深刻的思维碰撞机会就错过了,原本一次很好的情感交流机会也错过了。因此,老师可以跟学生共同创造一些课堂制度:如奖励发表异议的、鼓励大胆发言的、批评讥笑别人错误的等等,让每个学生都敢于暴露真实的思维、愿意表达真切的情感体验、大胆实施自己的学习策略,以促进生生间、师生间产生更广泛更深刻的互动。
  2、捕捉并重组课堂信息,调整互动。
  教学过程中,仍普遍存在着教师为实施自己的“教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漠视学生课堂表现的现象。往往在老师的不经意间,学生产生了一个典型的疑问、生出了一朵创新思维的火花,掠过一丝情感的变化,如果我们老师善于把这些细微之处流露出来的信息捕捉出来,加以重组整合,或许可以引发一场激烈的讨论,引起深刻的认同、广泛的共鸣,给下面的课堂带来一份精彩。(作者单位:辉南县金川镇中学)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加强学生分层训练,才能真正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潜能,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巧于提问,提高学生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而且能够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学生的思维
期刊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它为传统的语文教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县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良好的景象,当然也存在着一些普遍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地来对待。下面对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作一下分析:  一、良好的景象  1、课堂教学中,实施激励性评价。  在现代课堂教堂中,教师的职能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引导和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和自我教育,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体验到探索成功的喜
期刊
数学史在数学新课程改革中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数学的文化价值。数学史教学是新课程的内在要求,数学史教育是大势所趋,但是结合高中生的特点,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应用意识、创新意识这方面来说,我们更应该将数学史的教学与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一、为何要进行数学史教学?  数学家庞加莱说:“若欲预见数学的将来,正确的方法是研究它的历史和现状。”数学史是人类文明给后人留下的路标
期刊
写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从一年级开始就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因此在低年级阶段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正确引导,使学生乐于学会写字。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感觉到,要想提高低年级写字水平,在平时教学上要做到
期刊
语文老师说:“自然、朴实、扎实”,音乐老师说:“感受美、鉴赏美、享受美”。  音乐是一种艺术,它是声音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是时间的艺术、是人类的第二语言。音乐课堂的魅力就是在于运用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手段引领学生感受艺术美,达到心灵愉悦、激情萌动,甚至灵感凸现的效果。并且,新课程改革要求贯彻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因此,我认为,一堂好的音乐课,教师应高度重视教学中的艺术美。  (一)
期刊
作为纺织产业最主要的原料,化纤不仅在体量上满足纺织产业发展需要,更是纺织产业科技、时尚、绿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围绕纺织工业“十四五”重点任务,化纤工业将从原料端筑牢纺织产业基础、引领纺织产业链价值提升,在纤维新材料高端化发展、智能化数字化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等方面主动作为,以实力赢得未来。  为提升产业链创新发展水平、加快行业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及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近日举行的2021中国国际
期刊
课程在学校中处于核心地位,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课程改势在必行。它将彻底冲越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到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将发生巨大的转变,那么作为一名中学教师—课改前沿的实践者面对新的课改,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定位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  有位教育者曾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期刊
许多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遵循“字字落实,句句串讲”的“优良传统”,偏重字词句的详细讲解和死记硬背,偏重于对文章进行先入为主的分析,忽视对文章整体的研究和品味,忽视学生的自身体验与欣赏过程。这种教学方法把一篇篇优美的文章教成了古汉语,把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这种有“言”无“文”的文言文教学模式使学生只有被动的接受,也就使文言文的学习变得枯燥无味。文言文教学,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成了一件索然无味的事。在语文文
期刊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开明宗义地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教学这门学科,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各门学科,获取新的知识;对于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培养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对于提高民族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较普遍的现象是未能将着力
期刊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等方面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下面我简单谈谈我的做法及思考: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