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抒情诗的教学方法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sk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语文教师往往感到抒情诗难教。因为抒情诗的语言精炼又含蓄,学生不容易感知诗中的意境,领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散文写景抒情一般用铺叙的方法,词句之间语意的联系比较显著,而抒情诗的诗句之间的语意联系往往不容易捉摸。有人把这称为诗句的“跳跃”,或者说,诗句之间有空白。因此,有些教师认为:教抒情诗首先要把那些看起来不连贯的诗句连贯起来,填补诗句之间的“空白”,然后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
  如何填补诗句空白,又如何把学生带进诗的意境呢?有些教师采用口头描述的方法:首先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然后朗读一遍,再简略解释一些关键词语,随后就用自己的语言连贯地把诗中的情境描绘出来。但是这样的描绘究竟和原诗所描绘的意境和情调有多少相似之处呢?实际效果又将会如何?这是值得怀疑的。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纯粹是用语言塑造的,不同于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文学作品用来塑造文学形象的语言是第二信号刺激物,只有和第一信号刺激物在读者头脑留下的“痕迹”联系起来,也就是说,要跟读者过去对外界事物的知觉形成的表象联系起来,才有可能在读者意识中反映出文学的形象来。
  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切实地感知文学作品描写的情境,首先必须让学生正确地认识文学作品中每一个词语的含义,使这些词语与学生原有的概念联系在一起,在学生的意识里再现这些概念的表象。通过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按照作品的结构把这些表象组合起来,才能在学生意识里反映出文学作品描写的真实情境。
  客观存在的同一类事物反映在人们的意识里的概念是相同的。懂得汉字的人,看到“马”这个词,都知道这指的是有四条腿、善于奔跑、能够拉车、吃青草、饲料的动物。但是,在每个人的意识里面,伴随着“马”这个概念的具体表象,却不是完全相同的。当看到“马”这个词的时候,有的人联想起的是白马,而有的人联想起的却是黑马;有的人联想起的是瘦弱的老马,有的人却联想起能日行千里的高大俊马。由于每个人意识里的事物的表象不完全
  相同,由这些表象组成的同一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也只是大致相同。生活经验比较丰富的读者,在想象中构成的艺术形象比较完整、鲜明;反之,生活经验比较缺乏的读者,则在想象中构成的艺术形象比较模糊。
  同一个读者,对同一篇作品,初读时,在意识里反映的艺术形象可能是不够完整的甚至
  是模糊不清的。但是,如果多读几遍,或者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见识逐渐增多了,生活经验也丰富些了,或者得到别人的指导、启发,再重读那篇文学作品,这个时候,反映到他的脑子的艺术形象就会由不够完整到比较完整,由模糊不清到鲜明生动。文学作品用语言塑造的艺术形象的这种能动性,就是它特有的特点,也是它独具的优点。
  因此,中学语文教师要使中学生能够如实地、完整地感知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正确、有效的办法是:让学生准确地理解词语,使他们懂得每个词的词义以及词和词、句与句之间的意义联系,启发、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如果语文教师用自己的语言直接代替诗中的语言,着力描绘,能否可以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呢?这是不可能的。教师用比较浅显的语言,容易和学生意识里的概念和表象联系起来。但是,中学生间接从教师口头描绘感知的意境和原诗精炼的语言描写的意境究竟是不尽相同的,甚至可能相去甚远。
  语文教师用自己的语言代替作者的语言描绘作品的意境,也会削弱学生学习诗人语言的注意力,而指导学生从抒情诗中学习诗人运用语言的技巧,正是中学语文教师的重任。
  因此,中学抒情诗的教学还是应该和教其他文学作品一样,着重讲解好课文,把分析抒情诗的语言结构和思想内容结合起来,启发学生联想和想象,让学生自己去感知诗中的意境,领会抒情诗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多诵读几遍,甚至于背诵;然后再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体会;教师再作一些补充。这样做,可能学生获益会更多更实在。
  当然,并不是说,在中学抒情诗的教学过程中,完全都不能运用描绘的方法。如果在分析抒情诗的过程中,遇到有些词语所表示的事物,学生由于缺乏经验不易想象出来,这时候教师作适当的描述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做,能帮助中学生想象出事物的形象。
  抒情诗的语言凝练,每个词语都经过作者的精心加工锤炼。这些词语的词义往往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词义有所区别。在词典里也很难找到恰如其分的解释,这样就要求读者要联系上下文,才能准确地理解这些词语的真正含义。比如,我国毛泽东同志写的《沁园春·雪》这首抒情诗中的“千里”、“万里”这些词语的含义,就不同于日常生活中表示的含义,而是泛指广阔的空间。
  综上所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抒情诗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诗中的词语。这是关键之所在,语文教师务必掌握好这点。
  
  (责任编辑韦雄)
其他文献
古诗词语言精练、含蓄,跳跃性大,较难理解。教育家孔子就强调学习要按一定顺序,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不可一蹴而就。教学更应注重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故笔者在古诗词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紧扣考点教学学好课内篇目  考试大纲对诗歌鉴赏提出的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新编高中语文教材共收录了三个单元文质兼美的古诗词,它们都有丰富的文化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我们体育工作者要总结过去,放眼未来,转变观念,认清两种教育的本质区别,剖析自己,在实践中找到突破口,完成素质教育赋予我们的重任。    一、不利于教学的传统旧模式    1.体育教师自身固定的教学模式  每位体育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都会在不自觉中形成一种符合自己特点的教学模式,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教学顺利进行,但是却会束缚体育教师的思维方式,使自己陷入
至少在海事乃至水运行业,广东海事局自今年3月开始展开,并将持续10个月的5000吨及以下中小海轮专项治理战役,目前已经酿成了相当广泛的良性影响力。而且,这个影响力正在被行业扩
二元方程下的二元函数的最值是一类常见问题,在各类考试中屡见不鲜,但许多同学对此类问题往往感到比较棘手.本文通过一个典型例子,介绍求解这类问题的常用方法,供大家参考.  【例】 已知实数a,b满足a>0,b>0,a b=4,求a2 b2的最小值.  解:(消元法)将a=4-b代入所求式中,得  a2 b2=(4-b)2 b2=2(b-2)2 8,  而b>0,a=4-b>0,∴00,∴方程组a b=
2月8日,台湾长荣集团总裁张荣发在与媒体茶叙的时候宣布,他身后将把所有的财产“裸捐”做公益,不留给子孙。
课程改革后,同行们都在积极探讨如何上好语文课,如何把语文课上得更富有诗意,更充满魅力,更深受学生欢迎。为此,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便成为同行们的热门话题。下面谈谈笔者对在语
据日本媒体报道,受全球货轮运力增加、运价持续走低的影响,为了扭转业绩低迷的颓势,确保新的收益,日本各海运企业相继把目光转向海底油田等海洋资源的开发。
12月22日,西南水运出海中线通道南北盘江、红水河(贵州段)航运扩建工程日前通过竣工验收,西南交通枢纽贵州建成第一条国家高等级航道。<br>  据了解,南盘江、北盘江发源于云南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