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地壳运动观测网络观测成果初步分析

来源 :地震研究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quan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最新GAM IT软件,对福建省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厦门、福州、泉州、龙岩、南平5个GPS基准站2004年3月1日至2005年3月6日的观测资料在ITRF2000全球坐标系统框架下,使用IGS精密星历数据及其核心观测站的坐标和运动速率为控制参数进行了统一解算,并利用GLOBK软件进行联合平差,得到了5个测站的观测精度。结果表明,福建地区形变南强北弱、东强西弱,且该地区随中国大陆较均匀地向SE(SEE)方向运动。
其他文献
对1973年以来川滇地区21次6级以上强震的震前地震活动进行了全时空扫描, 发现大多数强震在孕育中期至短期阶段,震源附近会出现两条或两条以上3级或4级中小地震条带.与强震孕
利用国内外类似构造位置上的走滑型、逆走滑型发震断层极震区IX度等震线短轴在断层上、下盘分布宽度的统计分析,探讨了大柳树高坝的F201断层避让距离问题。经统计分析,给出了活断层IX度等震线短轴在断层上盘的优势宽度为6~6·4km,在这个距离之内,活断层的粘滑或蠕滑运动都可能会在地表产生永久性形变,同震或震后灾害严重,对于工程而言存在抗断问题。因此,这个数据可作为F201发震断层避让距离的参考值。野外
通过对宁洱6.4级地震震后社会影响调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社会学和地震科学相结合是探索防震减灾、地震应急、抢险救灾、恢复重建和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的最好方法,同时阐述了研究地震社会学对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阐明我们不但要运用地震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地震社会学的规律,而且还要运用地震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地震对策问题,让社会科学来为防震减灾和地震应急服务,以此
以定量描述地震活动性的A(b)值作参数,利用1971~2000年川滇地区M≥2.5地震资料进行空间扫描。结果表明,川滇地区有72%的M≥6.0地震在震前1~2 a,在震中周围出现A(b)值异常。用R值对其进行评分,通过检验。
艺术类高校师生关系既存在普通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也具备其特殊性,师生关系两极分化是艺术类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特征,具体体现在学生群体、学生个体、教师群体三个方面。艺
通过对郯庐断裂带龙泉山西麓剖面的精细观测、样品微观和超微观测试、断层物质活动时代测定和综合分析研究,发现断裂带在第四纪时曾有过多次活动(其中晚更新世以来也曾有过活动),并呈现粘蠕滑交替的变形特征,其最新活动方式以蠕滑活动为主。这些结论修正了前人对郯庐断裂带南段的基本认识,丰富和深化了该断裂段新活动的研究内容。
截止到目前为止,商洛市的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进行了三次,分别为2000年、2005年和2010年。通过对这三次体质监测情况的数据统计对比分析,了解商洛市成年人体质现状的动态变化规
通过对云南鲁甸5.6级地震中47个居民点的震害调查,给出了本次地震的等烈度分布图,分析了场地条件与震害的关系、各类房屋的震害特征、典型房屋震害累积效应以及生命线工程震害。结果表明:这次地震比2003年11月鲁甸5.1、5.0级两次地震破坏严重,形成了Ⅷ度破坏区及较大范围的Ⅶ度和Ⅵ度破坏区,盆地区的震害比基岩区的要重。其主要原因是:①盆地区广泛分布有软弱地层;②震区建筑结构简易,抗震能力极差;③三次
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程海断裂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大地震活动的时间间隔在1500a以上,因此未来一定时间段内,程海断裂还主要以6级左右的中强震为主。
二十世纪末,我国高校实施了大规模的扩招,学生数量显著增长,但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消极影响,本文深入分析当前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心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分析存在这些心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