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汽车在滚滚车轮上为我们提供位移服务的同时,也进化出诸如“艺术”、“自由”、“效率”等属性,而在现代社会赋予汽车的诸多符号中,“速度”无疑是最令人血脉贲张的那个。
三岁小孩为什么爱溜滑梯?没有人能够给出准确的答案,追求速度感或许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冲动。当汽车工业的曙光照向20世纪,人们旋即找到了追求速度的最佳突破口:赛车。其中风度翩翩的英国人对于赛车更有着近乎于偏执的激情。从19世纪末至今,英国缔造了诸如银石、古德伍德、曼岛等赛车圣地,涌现出伯尼、纽维、科林·麦克雷等赛车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当然,具有赛车超商性能与极致精神的汽车品牌,无疑成为了整个英国汽车工业的瑰宝,其中阿斯顿·马丁更是用挥动的英伦之翼,诠释出英国人对于速度的激情。
1913年,怀揣速度梦想的莱昂内尔·马丁与罗伯特·班福德在英国创建了阿斯顿·马丁品牌,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如今虽然有了诸如One-77、DB9等如雷贯耳的顶级性能车型,但正是这台充满古典气息的Ulster,书写了阿斯顿·马丁在顶级性能车领域第一笔浓墨重彩的传奇。
对于Ulster的出生,还需回溯到1934年。当时二次世界大战尚未爆发,整个欧洲的汽车工业处在一个平稳的发展阶段,阿斯顿·马丁也在这一年推出了改进版的Mark Ⅱ车型,共生产104辆,这对全手工打造的汽车品牌而言,已属不易。其中两辆特制的Mark Ⅱ赛车在北爱尔兰举行的Ulster TouristTrophy赛事中,勇夺车队冠军。为了庆祝这一胜利,阿斯顿·马丁随后推出了这款命名为Ulster的著名双座公路跑车。
Ulster大致保持了Mark Ⅱ的经典造型,在今天来看,这种设计更多地体现出历史的厚重与复古气息,然而在整整70年前,Ulster却引领了当时欧洲顶级性能车型设计的风潮,精致的轮拱与充满力量感的车身勾勒出了当时的主流汽车审美,车头迎风矗立的大灯,也是那个汽车时代的标志。值得一提的是,Ulster挡风玻璃倾斜角度与车门前缘相一致,巧妙体现出设计师对于细节的良苦用心,而从车头径直伸出的排气管路更毫不内敛地告诉人们,它有一颗强劲“心脏”。
作为一款高性能车型,Ulster搭载了一台1.5升直列四缸发动机,峰值输出达到了80英制马力,最高时速可超过100英里/小时(约161公里/小时)。以当时汽车工业的标准来看,这一动力表现已属于顶尖,请注意“顶尖”与“前列”的差别,也使得Ulster成为了最具“速度”属幽拘公路跑车。
当然,对于阿斯顿·马丁而言,赛车场才是诠释“风驰电掣”的最佳去处。1935年,阿斯顿·马丁推出了Ulster车型的加强版LM20,最大功率增至85英制马力。而在阿斯顿·马丁的族谱里,头顶“LM”名号的无一例外都是出征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战车”,征服世界上最艰苦的汽车赛事是他们唯一的使命,在同年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LM20以出众的性能取得了第三名的优异战绩,开启了阿斯顿·马丁在勒芒历史中的首度辉煌。
在拥有傲人速度的同时,“稀有”成为了Ulster故事中的又一个关键词。从初生到停产,阿斯顿·马丁仅仅生产了21台Ulster车型,并只有4台为“珍宝级”的四座车型,而四座也为Ulster这款性能车增添了些许优雅的味道。我们今天邂逅的牌照为“BLB684”的Ulster,正是一台十分罕见的四座车型。
在绝世稀有的背后,这台Ulster四座车型也有着属于自己的速度传奇。1936年,这台Ulster在N.G.Watson的驾驭下跑完了严酷的RSAC苏格兰拉力赛和R.A.C.拉力赛,并在RSAC拉力赛中获得同级别亚军。一年之后,Watson驾驶着它在布鲁克林的JCC会员日活动中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它的下一位车主Doyle拥有其之后,它又在JCC布鲁克林拉力赛中勇得单圈障碍赛的冠军。当二战的烽火消散,1950年Doyle还驾驶这辆车在四轮双座拉力赛中夺取冠军。最终,这台拥有着辉煌历史的Ulster 2/4 Seater被Lewis Treece于1974年遗赠给阿斯顿·马丁车主俱乐部,并于1988年转由阿斯顿·马丁传承基金保管这台见证了品牌历史的珍宝。
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曾说:“‘速度’是唯一的现代感官。”而与意大利人对于速度的近乎狂热不同,募国人在享受速度所带来的快感时,仍带着那么点儿矜持以及优雅,阿斯顿·马丁Ulster的故事至今仍在英伦的翼尖上演绎,为我们书写出了属于速度的传奇。
三岁小孩为什么爱溜滑梯?没有人能够给出准确的答案,追求速度感或许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冲动。当汽车工业的曙光照向20世纪,人们旋即找到了追求速度的最佳突破口:赛车。其中风度翩翩的英国人对于赛车更有着近乎于偏执的激情。从19世纪末至今,英国缔造了诸如银石、古德伍德、曼岛等赛车圣地,涌现出伯尼、纽维、科林·麦克雷等赛车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当然,具有赛车超商性能与极致精神的汽车品牌,无疑成为了整个英国汽车工业的瑰宝,其中阿斯顿·马丁更是用挥动的英伦之翼,诠释出英国人对于速度的激情。
1913年,怀揣速度梦想的莱昂内尔·马丁与罗伯特·班福德在英国创建了阿斯顿·马丁品牌,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如今虽然有了诸如One-77、DB9等如雷贯耳的顶级性能车型,但正是这台充满古典气息的Ulster,书写了阿斯顿·马丁在顶级性能车领域第一笔浓墨重彩的传奇。
对于Ulster的出生,还需回溯到1934年。当时二次世界大战尚未爆发,整个欧洲的汽车工业处在一个平稳的发展阶段,阿斯顿·马丁也在这一年推出了改进版的Mark Ⅱ车型,共生产104辆,这对全手工打造的汽车品牌而言,已属不易。其中两辆特制的Mark Ⅱ赛车在北爱尔兰举行的Ulster TouristTrophy赛事中,勇夺车队冠军。为了庆祝这一胜利,阿斯顿·马丁随后推出了这款命名为Ulster的著名双座公路跑车。
Ulster大致保持了Mark Ⅱ的经典造型,在今天来看,这种设计更多地体现出历史的厚重与复古气息,然而在整整70年前,Ulster却引领了当时欧洲顶级性能车型设计的风潮,精致的轮拱与充满力量感的车身勾勒出了当时的主流汽车审美,车头迎风矗立的大灯,也是那个汽车时代的标志。值得一提的是,Ulster挡风玻璃倾斜角度与车门前缘相一致,巧妙体现出设计师对于细节的良苦用心,而从车头径直伸出的排气管路更毫不内敛地告诉人们,它有一颗强劲“心脏”。
作为一款高性能车型,Ulster搭载了一台1.5升直列四缸发动机,峰值输出达到了80英制马力,最高时速可超过100英里/小时(约161公里/小时)。以当时汽车工业的标准来看,这一动力表现已属于顶尖,请注意“顶尖”与“前列”的差别,也使得Ulster成为了最具“速度”属幽拘公路跑车。
当然,对于阿斯顿·马丁而言,赛车场才是诠释“风驰电掣”的最佳去处。1935年,阿斯顿·马丁推出了Ulster车型的加强版LM20,最大功率增至85英制马力。而在阿斯顿·马丁的族谱里,头顶“LM”名号的无一例外都是出征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战车”,征服世界上最艰苦的汽车赛事是他们唯一的使命,在同年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LM20以出众的性能取得了第三名的优异战绩,开启了阿斯顿·马丁在勒芒历史中的首度辉煌。
在拥有傲人速度的同时,“稀有”成为了Ulster故事中的又一个关键词。从初生到停产,阿斯顿·马丁仅仅生产了21台Ulster车型,并只有4台为“珍宝级”的四座车型,而四座也为Ulster这款性能车增添了些许优雅的味道。我们今天邂逅的牌照为“BLB684”的Ulster,正是一台十分罕见的四座车型。
在绝世稀有的背后,这台Ulster四座车型也有着属于自己的速度传奇。1936年,这台Ulster在N.G.Watson的驾驭下跑完了严酷的RSAC苏格兰拉力赛和R.A.C.拉力赛,并在RSAC拉力赛中获得同级别亚军。一年之后,Watson驾驶着它在布鲁克林的JCC会员日活动中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它的下一位车主Doyle拥有其之后,它又在JCC布鲁克林拉力赛中勇得单圈障碍赛的冠军。当二战的烽火消散,1950年Doyle还驾驶这辆车在四轮双座拉力赛中夺取冠军。最终,这台拥有着辉煌历史的Ulster 2/4 Seater被Lewis Treece于1974年遗赠给阿斯顿·马丁车主俱乐部,并于1988年转由阿斯顿·马丁传承基金保管这台见证了品牌历史的珍宝。
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曾说:“‘速度’是唯一的现代感官。”而与意大利人对于速度的近乎狂热不同,募国人在享受速度所带来的快感时,仍带着那么点儿矜持以及优雅,阿斯顿·马丁Ulster的故事至今仍在英伦的翼尖上演绎,为我们书写出了属于速度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