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游戏活动:创意石玩

来源 :早期教育(美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b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动背景


  石头来源于大自然,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极其常见的物品。石艺游戏活动,是我园开展的以借助工作坊为平台,以石头为主材料,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通过添加丰富的辅助材料,在自主、宽松的环境中进行的创作活动。幼儿在“挑选—洗刷—设计—创作—展示”这一完整的流程中感悟美,尤其是在过程中尝试自主管理与自主创作的乐趣。

游戏准备


  1. 主材料:各种不同大小的石头。
  2. 辅材料:各色颜料、各种纸张、豆类、布、扭扭棒、吸管、绳子、瓶盖、小毛球、纸黏土、不干胶、塑料贴片……
  3. 操作工具:托盘、大小刷子、各种画笔、勾线笔、画板夹、设计纸、毛巾、剪刀、双面胶、泡沫胶、胶枪等。
  游戏玩法与组织要点
  第一次探索:自由的环境,让孩子“能画”。
  一、游戏玩法:
  1. 组织幼儿穿好雨衣、雨鞋,到挑石区自主选择、搬运喜欢的石头,然后到洗刷区准备清洗。
  2. 幼儿可根据石头的形状和已有生活经验,选择大小不同的刷子(可以是牙刷、鞋刷、板刷),针对石头的形状,对不同部位进行快乐的探究式洗刷,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
  3. 幼儿可尝试对石头进行初次洗刷后,到冲刷区再次进行冲刷,确保石头干净,并用干抹布轻轻擦拭石头的表面的水分。
  4. 允许幼儿把刷洗好的石头放在架子上晾晒或直接去石艺坊创作,对比两者之间的差异。
  二、组织要点:

  1. 教师在开放式场地安排上,挑石区需要相对比较安静的场地,以方便幼儿交流和自由挑选。
  2. 大件石块在搬运石头的过程中,不要轻易制止幼儿,提醒幼儿可以进行合作,但要注意安全。
  3. 洗刷区工具提供从数量和种类上尽可能地多样,如大小不同的刷子,其目的是可以照顾到不同能力幼儿的操作以及能刷到石头的不同部位。重在让幼儿充分地感知与探究,体验与获得。
  4. 洗刷区水位以20厘米左右深为宜,以免造成安全隐患。
  5. 进入洗刷区中要注意水滑,穿好雨衣、雨鞋后才能进入区域中。在洗刷区中不能打闹、推挤小朋友。
  6.洗刷好后或活动阶段性结束了,培养幼儿自主整理的好习惯,把所有物品都放回原位,整齐摆放。
  第二次探索:自主地选择,让孩子“乐画”。
  一、游戏玩法:
  这是一个流程设计项目,孩子们在前一次完成“洗刷”的基础上,进入下个一环节,依据自己选择的石头进行创作设计。
  1. 幼儿可拿好托盘、设计纸、畫纸夹后,到主材料间挑选自己想要到石头。
  2. 仔细观察石头的形状,想一想它像什么,能变成我喜欢的什么,我会用它设计出什么礼物来送人。
  3. 幼儿可以在设计纸上拓印石头的外形轮廓,再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添画,并填充相应的颜色,使之成为心目中最理想的设计稿。
  4. 根据设计稿到辅材间挑选可以替代的辅材。
  二、组织要点:
  1. 提供丰富幼儿常见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支持幼儿进行自主设计。
  2. 每块石头都是不相同的立体,每个面都可以有幼儿自己的理解与思考。从单一平面到立体,针对不同能力的孩子探索,教师可以引导孩子在平面和立体层面进行设计,拓展幼儿的想象力。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可以查看“幼儿操作示意图”寻找帮助。
  3. 拓印完石头轮廓后,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在形状里面进行设计,也可以在形状的外部进行添画。
  4. 幼儿设计比较娴熟后,鼓励幼儿进行石头组合的创意设计。
  第三次探索:静心地创作,让孩子“善画”。
  一、游戏玩法:
  1. 将自己的设计稿和选择的与之匹配的辅材料拿到相应的操作区的某一主题区域中,进行创意制作。
  2. 幼儿可以参照设计稿,在石头上用记号笔画出设计的花纹。
  3. 用颜料或其他多种材料进行装饰。

  4. 也有幼儿在待石头干后,在石头的造型上刷上清漆。
  5. 教师重点关注幼儿在使用工具中的安全,并做好安全教育指导。
  二、组织要点:
  1. 教师要创设一个宽松、自由、自主的环境,鼓励幼儿的创作欲望和创作热情。
  2. 在幼儿自主创作的过程中,教师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时再给予具体的帮助。
  3. 除了辅材料外,为了便于幼儿就近取材,可以在每个主题区里摆放一定数量的辅材。
  4. 关注幼儿在使用工具(如:剪刀、胶枪等)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教育幼儿正确的使用方法,并注意安全。
  第四次探索:作品的呈现,让孩子“赞画”。
  一、游戏玩法:
  1. 幼儿选择与同伴或教师分享在活动中的收获和不足,在作品展示架旁,幼儿可以讲讲自己的绘画故事。
  2. 幼儿可以就成品或半成品进行不同形式的展示、分享。
  3. 做好整理工作,养成自觉、良好的整理习惯。
  二、组织要点:
  1. 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和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
  2. 教师要肯定幼儿作品的优点,用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引导其提高。
  3. 展示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用自己的作品布置环境。

活动反思


  1. 每个孩子的生活经验不同,美术发展水平也有所差异,致使对作品的完成速度也不同,构思更不同。但不管怎样,每个孩子都有自主对作品完成和续画的需要,我们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续画和持续完成作品的机会。
  2. 孩子需要得到同伴、成人的认同,在别人的认可中找到自我的价值。孩子的“不会”,恰恰在告诉我们,他需要学习什么;孩子的“错误”,恰恰在告诉我们,他在验证自己的想法;孩子的“失败”,恰恰在告诉我们,他是多么地在努力和敢于尝试。因此,教师要多角度观察幼儿,尊重、支持每个孩子的个性化表现。
  3. 教师对幼儿活动过程的评价,要讲究多纬度、过程性地评估,包括:构思、兴趣性、专注性、独立性、操作性、习惯性、主动性、合作性等;正确、全面地看待每一个孩子的发展。
其他文献
活动背景  阳春三月,万物苏醒,幼儿园小菜园的各种蔬菜长势喜人。孩子们除了在小菜园开展种植劳动课程,一大片黄色的菜花吸引了孩子的眼球。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这些花的名称,有的孩子说是油菜花,有的孩子说是青菜花……到底是什么花呢?带着這些疑问,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走进了小菜园,开启了一段关于小菜园的探索、发现、创作的故事。活动目标  1. 在充分观察小菜园的基础上,并能用较丰富的语言讲述自己所看到的景
目的分析输液患儿护理需求,评价护理风险管理的干预效果,以提高患儿输液安全性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小儿输液室的100例患儿,获得家属知情同意,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1:1比例法分组。对照组50例患儿采取输液常规护理,研究组50例患儿配合护理风险管理。比较2组输液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护理工作质量评分。结果组间基础护理、操作熟练度、操作规范度以及服务态度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比较,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反复穿刺、液体渗漏、针头脱落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研究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
橘灯是以橘皮为主要材料,用挖空法、钻孔法等方法制作出的玩具。独特的美工材料和呈现方式激发着幼儿对于橘灯的好奇。通过欣赏、探索到大胆创作,孩子创作出了自己独一无二的橘灯。  制作橘灯的第一步是对橘皮的处理。橘皮的制作方法多种多样,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橘皮常规处理的方法吧。  挖空法:挖空属于泥塑技法的一种,将其运用在橘肉的处理上,借助勺子、小刀等工具把橘肉挖空,再將橘皮处理干净。(如图1)  钻孔
又错了!望着周围林立的高楼大厦,我们知道,我们又一次误入了人类的城市。  已经不记得这是第几次尝试,可仍然找不到那条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迁徙之路。一次又一次的失误,使我们找到祖辈们走过的那条路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然而,我们却从未停下寻找的脚步。“再试一次,总会找到路,那条通往阳光灿烂、水草丰茂的路……”  我是一头成年公象,与往常一样,在春夏交际时分,随着一声清亮的鼻音,我和我的同伴们满怀欣喜地出发
期刊
豫西山地现存民居建筑数量多且质量较低,改造更新需求迫切。采用现场调研与分类研究的方法,提取豫西山地民居建筑地域性特征,结合装配式轻钢结构体系的自身优势,通过模数化设计与结构优化,设计具有地域特征的装配式民居建筑,并展示典型的设计方案,总结利弊。以期为豫西山地推广装配式民居建筑提供借鉴,加快该地区建筑更新和人居环境改善。
随着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各国经济快速发展,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创业的热潮。创业活动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而良好的创业环境是创业活动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借鉴全球创业观察(GEM)的创业环境评价模型,构建了创业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教育与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商业环境、市场开放程度、有形基础设施、文化与社会规范、知识产权和妇女创业等11个一级指标以及61个二级指标。然后通过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并采用专家打分和层次分析法,对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一义(乌)
生活就是艺术,对生活的感知与体验是幼儿艺术创意的源泉。我园站在儿童获得完整经验的角度,让他们浸润在富于生活气息、充满创意与情趣的环境中,悄无声息地将创意的种子内化于心,从而学会发现、欣赏并表现生活中灵动多姿的创意美。一、满足幼儿内心的渴求,探寻浸润式美术创意活动的价值诉求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颗美的种子,他们是天生的艺术家,具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无拘无束的创意天性。教师应关注幼儿内心的渴求,理解、
走过一条青石板小路,小河对岸便是我家乡老屋的白墙黑瓦。相隔不远,便已如回了家。  就这么望着,河水静静地流淌,河面氤氲,我的回忆逐渐被唤起。  儿时,我常坐在门槛上,看着奶奶在河边洗菜的背影,静静听着船夫摇橹的拨水声。望着水波荡漾,随着船桨的摆动,柔和的水纹慢慢扩散,那是我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最爱的是雨天,江南的雨是轻柔的、朦胧的,如三月春风轻拂着人们的脸。在我心中,儿时的水文化便是这洗菜与摇船,
期刊
活动目标  1. 乐于参与“秋叶的画报”的亲子活动,体验亲子共同完成作品的快乐。  2. 在成人协助下能用撕贴、涂色、拓印等方式创作秋叶的画,大胆玩色,感知秋叶色彩的美。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家长带孩子观察秋天树叶变黄、变红的现象,参与拾落叶的活动和游戏。  物质准备:幼儿园准备四开水粉纸、棕色卡纸、固体胶棒、水粉颜料(深浅不同的红橙黄绿颜料多瓶)、一次性桌布。  家长按照孩子意愿选择“秋叶之语”
尊敬的校领导、亲爱的家长和同学们:rn大家好!我很荣幸以学生代表的身份在这里发言.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关于安全教育的一些看法.rn相信很多领导、家长都有这样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