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深空通讯的可能性在增长

来源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duanhua870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深空通讯中用激光完成高信息率的可能性看来在增长,它与微波技术不一样,后者已接近它们的性能极限。一九六六年二月二日在洛杉矶国际旅馆开幕的宇宙空间和电子系统的冬季会议将讨论和估计未来十年中影响在星际距离上与空间飞船通讯的各种考虑。
其他文献
In this manuscript, we demonstrate high-power, narrow-linewidth linearly polarized fiber laser with excellent beam quality through compact one-stage amplification scheme. By employing a single-mode–multimode–single-mode structure seed laser, a linearly po
The third-order nonlinearities of PbS nano-belt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using the Z-scan technique with nanosecond laser pulses at 532 nm. The effect of the PbS semiconductor nano-belt size on the third-order optical nonlinearities and optical limiting pr
期刊
从理论上推导了数字图像相关(DIC)方法中应变精度的影响因素,指出应变计算精度会随着窗口尺寸的变小而下降。为了提高图像有效分辨率,针对细长平面试件提出了一种二维多相机全场DIC方法。该方法根据特征点检测及匹配算法定位特征点对的亚像素位置,通过DIC方法对特征点对进行高精度配准,利用发展的逐步优化单应矩阵方法求解图像变换关系,得到变形前后的无缝拼接图像。分别实施了纯平移和橡胶梁三点弯两组实验。在纯平
衍射望远镜受限于衍射效率,其成像质量受到非成像级次衍射光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噪声自适应估计的块匹配三维协同滤波图像复原算法。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法估计出模糊图像的噪声方差,然后结合已知的点扩展函数,通过所提算法复原出清晰图像。搭建衍射望远镜成像系统并开展实验研究。数值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使得复原图像调制度相比退化图像提高了3.58倍,能有效改善复原图像的细节,利于暗弱目标成像
设计并搭建了可调谐飞秒光学参量振荡系统, 研究了不同腔长处信号光的稳定性, 通过比例积分控制系统控制腔长, 分别利用功率锁定和波长锁定两种方法提升了系统的信号光输出稳定性, 对比了两种方法分别对信号光输出功率和光谱稳定性的提升效果, 研究了两种锁定方式的锁定特点。实验中, 利用光纤飞秒激光器抽运PPLN晶体, 实现了信号光中心波长在1317~1610 nm连续调谐。通过功率锁定, 将15 min内信号光的功率稳定性提升至0.16%, 波长稳定性提升至0.35%; 通过波长锁定, 将15 min内信号光的功
Double-layer high-contrast subwavelength gratings that are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space layer are investigated to achieve ultra-broadband reflection. The reflection phase of subwavelength gratings and the propagation phase shift between two gratings ar
期刊
在关于用电子束抽运激光器所发表的文章中,多数作者都考虑了电子最大渗透深度的测定。能量耗损随渗透深度的分布函数是比较重要的。最大能量耗损区域将确定激光器的激活区域,这一点是赫维茨(Hurwitz)和凯斯(Keyes)所发现的,他们估计了GaAs用50——千电子伏特的电子来激励时,其激活区域的厚度在5微米到10微米之间。基于埃伦伯(Ehrenberg)和金(King)的工作,斯廷勒(Stimler)得到一个经验方法,此法确定渗透的最大深度约13.5微米。用埃伦伯和金的其他一些结果,作者提出了确定激光材料激活区
期刊
利用上海同步辐射光源扫描显微光束线站(08U1A)搭建了一套基于荧光发射的低原子序数吸收谱的测量系统,探索部分荧光产额(PFY)的吸收谱方法在软凝聚态(低原子序数元素,原子序数Z
提出一种精密测量波片相位延迟的新方法。将待测波片置于起偏器和检偏器之间,通过步进电机控制波片匀速旋转,基于最小二乘法拟合出射光强随波片方位角变化的曲线,进而得到波片延迟。根据上述原理,建立了一套波片延迟测量系统,并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可测量的延迟范围、接收器件的非线性效应、系统误差源这4个影响测量精度的主要方面。结果表明,该系统不适于测量λ/2波片;检偏器方位角在±38°范围内,采样间隔小于10°时系统较稳定;接收器件的二次非线性效应产生较大的系统误差;波片初始角度误差和检偏器方位角误差对该系统的延迟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