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有和无骨质疏松症妇女骨生化指标对比分析

来源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23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了了解绝经后有骨质疏松妇女和骨密度正常者之间是否存在骨代谢或骨转换生化指标差异,以便为临床诊治或研究提供某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测定了经双能X线骨密度仪证实有绝经后骨质疏松者65例和骨密度正常者25例的血钙、血磷、骨形成指标(血清ALP、BALP及BGP)及骨吸收指标(尿钙、尿Cr、尿Ca/Cr及尿HOP/Cr比值).结果绝经后骨质疏松组与骨密度正常组的血清钙、磷均在正常范围,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骨质疏松组的血清ALP、BALP及BGP水平均高于骨密度度正常组,但仅有BALP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01);在骨吸收指标中,骨质疏松组的尿钙、尿Cr、尿Ca/Cr和尿HOP/Cr比值均高于骨密度正常组,但仅有尿钙、尿Cr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无论在骨形成或骨吸收均较绝经后骨密度正常者者有加快趋势,其中以反映骨形成的BALP更敏感、更特异,而其他指标无显著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骨密度(BMD)与雌二醇和卵泡刺激素(FSH)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9月在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392例女性,对其卵泡刺激素(FSH)
期刊
@@
目的探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与血清标志物水平间的关系,基因分型与核苷(酸)类似物耐药突变情况。方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9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HBV-DNA载量,分析其与血清学标志物的相关性。并从193例患者中选取79例采用PCR-反向点杂交
目的观察双波长非剥脱点阵激光"水增强法"治疗面部凹陷性瘢痕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嘉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面部凹陷性瘢痕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注射利多卡因联合双波长非剥脱性点阵激光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双波长非剥脱性点阵激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60.00%(15/25),对照组治愈率为36
目的 探讨应用雌激素、降钙素、维生素 D3和钙剂对去势家兔骨质疏松模型股骨上端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  16只雌性青紫兰家兔去势复制骨质疏松模型 ,行股骨上端骨折克氏针内
目的:探讨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不同指征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无菌条件下经B超介导对1 020例孕15~24周的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每例抽取羊水20 ml,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制
目的研究建立血清1,25(OH)2D含量的检测方法及女性正常值.方法用特定的试剂和分离柱分离纯化样品后,放免分析法测定,并观察不同年龄段女性人群的血清1,25(OH)2D含量变化规律.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联合羟基喜树碱心包灌注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伴心包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胶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晚期NSCLC伴心包积液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以吉非替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心包灌注羟基喜树碱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有效率分别
目的:探索稳定临床一线护理队伍的策略和方法,减少护士岗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方法:建立护理岗位的规范化管理与监餐机制,根据危重、一级护理病人数量调整病房护理人员的配置,
目的总结褐黄病性关节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对褐黄病性关节病的认识。方法对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立第二医院2016年9月收治的1例褐黄病性关节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男性,65岁,因不慎摔伤致右侧股骨颈骨折入院,患者双侧耳软骨和对耳轮局部有蓝黑色色素沉着,术中切除的股骨头表面软骨变黑,圆韧带颜色发暗,髋关节部分关节囊呈暗黑,腰椎多节段椎间隙变窄,椎间盘硬化,实验
目的探讨替普瑞酮胶囊联合四联疗法应用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宁海县第一医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5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四联疗法,观察组联合替普瑞酮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治疗总有效率为97.33%,高于对照组的8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97,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