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与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疗效对比评价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ll_b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全髋与半髋置换术于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安全性及疗效对比。方法:本课题抽取我院手术室收治的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共70例进行客观分析,病历选取时间为2017年4月到2019年7月,依据患者不同手术时间均分小组,对照组35例实施人工半髋置换术,研究组35例患者实施人工全髋置换术。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期间出血总量、输血总量及手术用时等指标均与对照组具有一致性(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时间(P<0.05);研究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用时(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小于对照组评分(P<0.05);研究组经全髋置换术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71%,对照组经半髋置换术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71%,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髋与半髋置换术于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治疗中均具有积极导向,全髋置换术手术创伤大,临床预后疗效更佳,临床应用价值高;针对手术耐受性差,超高年龄患者,则建议实施人工半髋置换术治疗。
  【关键词】全髋置换术;半髋置换术;老年人;股骨颈骨折
  [中图分类号]R68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4-00-02
  股骨颈骨折好见于老年人,与老年患者机体特异性具有高度相关性,主要与骨质疏松相关,临床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多建议实施手术治疗干预,缓解骨折疼痛情况,促使髋关节功能的恢复。由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年龄较大,手术耐受性较差;加之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术后继发并发症的几率较高,选取最佳适配的手术措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比重不断增加,临床接受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比重不断增加,临床针对手术治疗探究不断深入,衡量手术有效性主要考虑患者经手术治疗后负重情况及关节活动情况,促使髋关节功能恢复,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手术安全性;另一方面考虑人工关节置换术针对骨折愈合不全或晚期治疗具有可行一次治疗干预,临床应用受到患者及医生的推广[1]。基于手术开展的范围,临床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主要分全髋置换术及半髋置换术,为了探究两种人工置换术临床应用优势,特于我院实施本项比对分析,选取7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课题抽取我院手术室收治的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共70例进行客观分析,病历选取时间为2017年4月到2019年7月,依据患者不同手术时间均分小组,对照组35例,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60岁~82岁,中位年龄(67.15±1.02)岁,其中左侧股骨颈骨折患者18例,右侧股骨颈骨折患者17例;研究组35例,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60岁~85岁,中位年龄(68.01±1.17)岁,其中左侧股骨颈骨折患者18例,右侧股骨颈骨折患者17例;将两组入组时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实施客观分析,提示差异均衡具有比对价值(P>0.05)。
  纳入标准:①本课题收集的70例患者均满足临床对股骨颈骨折的诊断依据,患者年龄均≥60岁,为老年患者,自愿或遵医嘱实施手术治疗;②本课题的立项及实施经由我院伦理会及患者授权实施。排除标准:①不满足手术指征患者,包括凝血功能障碍、不愿手术治疗等;②家属配合度较低。
  1.2方法 均予以两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前指导患者家属签署知情授权书,对照组患者实施半髋置换术治疗,采用蛛网膜下腔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干预,手术起效后开展手术,借助超声了解骨折情况,采用外侧入路,充分暴露髋关节,于小粗隆处对股骨进行截断,扩张髓腔后置入股骨假体,对骨折端进行复位干预,根据不同骨折位置及骨损情况,选取合适的假体长度,确保髋关节活动正常,于假体置入期间留置引流管,固定引流管,逐层关闭切口;研究组患者实施全髋置换术治疗,手术入路步骤同对照组,对髓臼内的软组织进行清理后,进行髓臼的扩张后,根据患者股骨情况,选择合适的假体置入,于置入附近放置引流管后逐层对切口进行缝合;两组患者术后均予以抗生素治疗,避免感染的发生,采用相同的护理及康复指导;为了确保手术比对的客观性,所选患者的手术均由相同手术小组完成。
  1.3评价标准 (1)两种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案治疗围术期手术指标分析,主要指标包括出血总量、输血总量、手术用时及住院时间等。(2)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3)统计比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假体脱位、静脉血栓及假体远端骨折等。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SPSS23.0版本进行所得数据客观分析,计量资料采用(_x±s)表达,组间样本t检验,P<0.05作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2 结果
  2.1不同手术治疗患者手术指标分析 研究组患者手术期间出血总量、输血总量及手术用时等指标均于对照组具有一致性(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时间,组间差经统计学分析表意义(P<0.05),见表1。
  2.2不同手术治疗转归情况分析 研究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用时,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小于对照组评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3不同手术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 研究组经全髋置换术治疗术后1例患者继发肺部感染,1例患者出现假体脱位情况,发生率5.71%,对照组经半髋置换术治疗后3例患者继发肺部感染,3例患者出现假体脱位,2例患者继发静脉血栓,1例患者继发假体远端骨折,发生率25.71%,组间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各项机能不断减退,机体免疫功能退化,随着机体代谢功能的减退,患者骨钙不断流失,多伴有骨质疏松情况,一定程度上增加骨折发生几率。股骨颈骨折多是由于跌倒及外伤导致,股骨作为下肢主要活动及支撑部位,当出现骨折会对髋关节功能具有一定影响,严重限制下肢活动范围,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临床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多建议实施手术治疗,由于患者骨质的特异性,骨自愈能力较弱,辅以人工置换干预,确保患者尽快恢复髋关节,临床应用价值高。但是临床手术中发现,由于患者年龄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较高,加之术后卧床恢复,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危害老年机体安全[2]。
  人工关节置换术不断完善主要以全髋及半髋为主,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手术创伤大、用时长等弊端,但是手术可确保假体精准安装于髓臼内,手术完成度高,术后关节恢复情况较好。半髋置换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用时少等特点,术后由于髓臼组织与金属股骨头之间的摩擦会导致髋部疼痛情况,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严重影响手术治疗效果,限制其临床应用价值[3]。
  综上,全髋与半髋置换术于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治疗中均具有积极导向,全髋置换术手术创伤大,临床预后疗效更佳,临床应用价值高;针对手术耐受性差,超高年龄患者,则建议实施人工半髋置换术治疗。
  参考文献
  [1] 郝林杰, 邱裕生, 张育民, 等. 全髋与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疗效比较[J]. 实用骨科杂志, 2017, 23(2): 118-123.
  [2] Zhang L Z, Gao J, Zhang Z C, et al.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ects of total artificial hip replacement and cannulated screw fix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displaced femoral neck fractures in elderly patients][J]. China Journal of Orthopaedics and Traumatology, 2018, 31(2): 103-103.
  [3] 魏星, 李祖高, 陳健, 等. 全髋与半髋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 当代医学, 2018, 24(2): 121-122.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急腹症手术麻醉的临床处理思路。方法:于2017年01月~2019年12月本院接收的100例急腹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集、分析其临床资料,探讨其麻醉处理方式、麻醉优良率。结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中的观察主体均随机抽选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时间段在本院进行分娩的产妇,人数为46例,依据抽签方式将研究对
调研工业区为珠三角地区典型工业区,以电镀、线路板企业为主,是S市主导产业之一。以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为视角,对该工业区进行调研。该工业区第三方治理的形式为:各自企业通过市场行为寻找第三方治理企业;主要领域为企业环保设施的建设、运营,环境监测服务,环境咨询服务等。存在着市场规制法则不健全、监管与执法不完善、第三方治理行业不规范及缺乏经济政策引导等问题。从建立管理模式、规划现代化生态园区、编制管理办法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