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蜜膏调治神经衰弱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ower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官能症,多发于青、中年脑力劳动者,因心理或社会因素引起大脑皮层兴奋-抑制过程失调而致。本病多起病缓慢,常表现为易兴奋、易疲劳等多种临床症状。
  易疲劳:注意力、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下降,经休息后疲劳现象不易消除。
  易兴奋:情绪易波动,精神紧张,烦躁不安,回忆联想增多,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睡眠节律紊乱。
  紧张性疼痛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头项部强痛,腰酸背痛,胸闷气短心悸,汗出,阳痿或月经失调等。
  本病属中医“郁症”、“不寐”范畴,阴血亏虚、阳气不足、气郁火旺为常见病因,当以益气养血、宁心安神、解郁泻火为治,可在中医师指导下选用并自制膏药进行调治。
  1.安尔眠膏:丹参600克,首乌藤200克,大枣100克。将诸药择净、研细,水煎3次,3液合并,文火浓缩,加入等量蜂蜜煮沸收膏即成。口服,每次10~15毫升,每日3 次。可养心安神。适用于神经衰弱、失眠。
  2.安眠补脑膏:红参4克,炙甘草、五味子各33克,麦冬、大枣、远志、枸杞子、柏子仁各40克,桑葚、制何首乌各67克。将诸药择净、研细,水煎3次,3液合并,文火浓缩,加入等量蜂蜜煮沸收膏即成。口服,每次15毫升,每日3次;或临睡前服30~50毫升。可益气滋肾,养心安神。用于神经官能症或其他慢性疾病所引起的失眠、头昏、头痛、心慌等症。
  3.黄连交泰膏:莲子、远志各60克,淮小麦300克,黄连、肉桂各30克,竹叶、炙甘草各45克,生地黄、太子参各150克,茯苓、茯神、炒酸枣仁、天门冬、麦门冬各120克,石菖蒲、灵芝草、五味子、菟丝子、牡丹皮、炒知母、炒黄柏、龟板胶、鳖甲胶、鹿角胶各90克,蜂蜜250克。将诸药择净、研细,水煎3次,3液合并,文火浓缩,加入龟板胶、鳖甲胶、鹿角胶、蜂蜜煮沸收膏即成。每次20毫升,每日3次,温开水适量送服。可清心安神、滋阴清热。适用于神经衰弱、少寐多梦或有梦遗、心中烦热、头晕、目眩、精神不振、体倦乏力、心悸怔忡、善恐健忘、口干、小便短赤、舌红、体虚等。
  4.酸枣仁膏:酸枣仁300克,知母、川芎各120克,茯苓180克,甘草60克。将诸药择净、研细,水煎3次,3液合并,文火浓缩,加入等量蜂蜜煮沸收膏即成。口服,每次15~20毫升,每日3次。可清热泄火、养血安神。适用于神经衰弱、虚烦不眠、心悸不宁、头目眩晕。
  5.天王补心膏:地黄100克,丹参、石菖蒲、党参、茯苓、玄参、远志、桔梗、甘草各12.5克,当归、五味子、麦冬、天冬、酸枣仁、柏子仁各25克。将诸药择净、研细,水煎2次,2液合并,文火浓缩,加入等量蜂蜜煮沸收膏即成。口服,每次15毫升,每日2次。可滋阴养血、补心安神。用于神经衰弱、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大便干燥。
  6.养血安神膏:首乌藤、鸡血藤、熟地黄、地黄、合欢皮、墨旱莲各90克,仙鹤草150克。将诸药择净、研细,水煎2次,两液合并,文火浓缩,加入等量蜂蜜煮沸收膏即成。口服,每次18毫升,每日3次或遵医嘱。可滋阴养血、宁心安神。用于精神倦怠、失眠健忘、卧寝多梦、肾虚腰酸、头晕乏力。
  7.远志地黄膏:远志、龙眼肉各30克,熟地、大枣各20克,山萸肉40克,山药15克。将诸药加水煎煮成浓汁,去渣,再用小火浓缩成膏,加等量蜂蜜调匀即成。每次30毫升,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可健脾补血、养心安神。适用于神经衰弱、贫血、心悸、失眠等。
  8.双补膏:党参、山药、桂圆、黄芪、茯苓各30克,甘草10克,白术、枸杞子各20克,山萸肉、当归各15克,大枣10枚。将全部用料一同放入锅内,加水1000毫升,煮取汁液500毫升;再加水500毫升,煮取汁液300毫升。将两次药汁混合,文火浓缩至500毫升,加等量蜂蜜收膏即成。每次30毫升,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可健脾补血。适用于神经衰弱、缺铁性贫血、再生性障碍性贫血等。
  9.葚杞地膏:鲜桑葚、枸杞子、熟地、当归各等量,蜂蜜适量。将上述中药择净后放入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片刻,水煎取汁,共煎3次,3液合并,文火浓缩后,加入等量蜂蜜煮沸即成。每次20毫升,每日2次冲饮。可养阴补血。适用于神经衰弱、干燥综合征。
  10.安神助眠膏:炒枣仁、百合、阿胶、枸杞各100克,红枣30枚,合欢皮、茯神各50克,珍珠粉30克,莲子心20克。将上述中药择净后放入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片刻,水煎取汁,共煎3次,3液合并,文火浓缩后,加入等量蜂蜜煮沸即成。每次20毫升,每日2次冲饮。可养肝安神。适用于神经衰弱。
  11.归脾膏:党参、茯苓、茯神、桂圆肉、酸枣仁各120克,炙黄芪300克,远志、木香、陈皮各60克,炙甘草30克,白术、当归、桑葚子、石菖蒲、枸杞子、郁金、合欢花、何首乌、女贞子、黄精、龟板胶、阿胶、鹿角胶各90克,蜂蜜250克。将诸药择净、研细,水煎3次,3液合并,文火浓缩,加入龟板胶、阿胶、鹿角胶、蜂蜜煮沸收膏即成。每次20毫升,每日3次,温开水适量送服。可补养心脾、益气生血。适用于神经衰弱、多梦易醒、心悸怔忡、健忘、注意力不能集中、反应迟钝、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舌淡、苔薄、体虚等。
  12.丹栀甘麦大枣膏:淮小麦300克,炙甘草45克,赤芍药、白芍药、茯苓各120克,柴胡、白术、当归、制香附、旋覆花、川楝子、山栀子、牡丹皮、薄荷各30克,郁金、大枣、桃仁、酸枣仁、红花、川芎、郁金、槟榔各90克,蜂蜜500克。将诸药择净、研细,水煎3次,3液合并,文火浓缩,加入蜂蜜煮沸收膏即成。每次20毫升,每日3次,温开水适量送服。可疏肝理气、降火解郁。适用于神经衰弱、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胁胀痛、脘闷嗳气、不寐烦躁、目赤口苦、舌红苔黄、脉弦而数等。
  13.滋水清肝膏:生地黄、熟地黄、天门冬、麦门冬、酸枣仁各150克,百合、珍珠母、生牡蛎各300克,莲子心60克,茯苓、怀山药、赤芍药、白芍药各120克,知母、柴胡、山栀子、牡丹皮、泽泻、沙苑子、刺蒺藜、制香附、山茱萸、川续断、益母草、龟板胶、鳖甲胶、鹿角胶各90克,蜂蜜250克。将诸药择净、研细,水煎3次,3液合并,文火浓缩,加入龟板胶、鳖甲胶、鹿角胶、蜂蜜煮沸收膏即成。每次20毫升,每日3次,温开水适量送服。可补益肝肾、滋阴清火。适用于神经衰弱、眩晕、心悸、少寐多梦、心烦易怒、遗精腰酸、妇女月经不调、健忘、耳鸣、记忆力减退、口干津少、舌质红、苔少、脉弦细数等。
  14.附子理中膏:制附片、乌药各60克,怀山药150克,生薏苡仁、熟薏苡仁、黄芪各300克,吴茱萸45克,干姜、甘草各30克,白术、菟丝子、炒党参、茯苓、补骨脂、川续断、杜仲、炒当归、五味子、肉豆蔻、鹿角胶各90克,蜂蜜250克。将诸药择净、研细,水煎3次,3液合并,文火浓缩,加入鹿角胶、蜂蜜煮沸收膏即成。每次20毫升,每日3次,温开水适量送服。可健脾温肾、益气补阳。适用于神经衰弱、懒言少动、食少形寒、大便溏泄、腰背酸痛、阳痿早泄、面苍四肢不温、受寒易腹痛肠鸣、舌质淡、苔白、脉细弱等。
其他文献
我今年77岁,从6月开始心悸、胸闷,一天发作几次,去医院做了各种检查,血压心率都正常。但症状还是频频发作,吃药也无效。请问我这是什么问题?广西林先生 林先生:您述说的情况有以下特
为了解老年人人格发展模式,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和耶拿大学的研究人员对410名年龄在64~85岁的双胞胎,进行了为期5年的追踪研究.他们将老人的人格特性分为7个维度进行比较,结果
我今年76岁,患高血压近10年。最近做心脏超声检查发现:左房稍大,二尖瓣轻度反流。请问我该如何用药?  新疆 李先生  李先生:  心脏有4个瓣膜,其生理功能是维持一定量的血液单向流动,任何原因造成瓣膜狭窄或者关闭不全,都会导致血液通过瓣膜口受阻或倒流。二尖瓣反流是由于左心室与左心房中间的瓣膜(二尖瓣)关闭不全,使左心室的血液反流到左心房造成的。轻度反流说明二尖瓣有轻度关闭不全的存在。而您心脏左房
2015年1月16日,青年歌手姚贝娜由于乳腺癌复发而病逝,年仅33岁。近年来,娱乐界因患乳腺癌病逝的女星已有多人,她们都病逝于30、40岁左右,正是可以给人们带来美好艺术享受的年龄。当今,乳腺癌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女性健康杀手”,然而我国女性对乳腺普查的认识十分不足,缺乏对乳房自检与体检的知识。姚贝娜之死再一次为女性朋友敲响了警钟:活着一定要珍爱生命,关注健康。  那么,乳腺癌有哪些诱发因素?应当
失眠症中医称之为“不寐”,或称之为“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等。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其轻重不一,轻者有入寐困难,有寐而易醒,有醒后不能再寐,也有时寐时醒者等,严重者可有整夜不能入寐。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患有失眠或睡眠功能障碍的人约为总人口的38%。失眠症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其实,失眠或睡眠功能障碍的人群中只有10%的人是因身体疾病、疼痛原因所导致的,而大多数人则是
我今年68岁,去年查出得了IgA肾病,一直在吃药。请问,我是否需要终生服药?这个病是不是无法彻底治好?
一般来说,颈椎术4~7天后即可安排出院.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手术及术后恢复顺利,通常需要术后佩戴颈托一个月.术后3周可以恢复办公室工作.术后4~6周之内,日常生活和出门、乘车时均
白银张女士:我儿媳妇最近刚给我生个大胖孙子.可她奶水不足,这可怎么办好呀?
人最美好的时期是青年时代,人到老年,常常不免羡慕那些生龙活虎的年轻人,期盼自己的各项生理机能还能保持年轻时的状态.年轻,首先是大脑年轻,因为大脑是人体最高司令部,它不
与其他药物分类一样,止咳药既有西药也有中药。西药可分为中枢性镇咳药、外周性镇咳药、双重作用镇咳药和其他镇咳药,而中药主要是中成药。它们都有止咳的作用,但药效与适用点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