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信息对受众城市认同的影响——基于新浪微博的实证研究

来源 :现代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mk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瑰宝,更是城市文化的根基.城市文化是城市形象的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信息的传播是否可以提升受众对城市形象的认同?围绕这一问题,研究基于详尽可能性模型和情感迁移理论,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为研究对象,以微博信息为样本,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信息丰富度、信源公信力和信息传播热度为自变量、卷入度和感知契合度作为调节变量、引入感知吸引力为中介,通过实验法探讨了数字信息对城市认同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丰富度、信源公信力和信息传播热度均对感知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力和城市认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卷入度对信息丰富度的影响有正向调节作用,对信源公信力和信息传播热度的影响有负向调节作用;感知契合度正向调节感知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力与城市认同的关系.证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信息传播有利于提升城市认同,因而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进行城市形象的推广存在合理性.
其他文献
会议
  The complete picture of the formation and geographical study of Siberian and Far Eastern boundary regions is re-created in the monography for the developmen
会议
被冠以“外行、外地、外资”的“三外”开发商经常被那些“资深”开发商所诟病,或者是因为市场过热期高价拿地,让老牌开发商望地兴叹,或者是因为市场低潮期低价抛盘,让周边开
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信息化浸染下的新时代,是中国从大国走向强国的时代,也是中国理论逐渐走向自立自强的时代;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将给中国特色新闻学的理论创新、学术
鲁迅美术学院前身东北美术专科学校建于1953年初,是延安鲁艺——东北鲁艺分部独立建校在美术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建校伊始,在完善教学体制中,图书馆是其中之一.由于我曾在
一、住房保障体系的理论内涵(一)建立住房保障体系是市民生存权的基本保证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早已指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前提就是必须能够生活,生活需要衣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采用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角度,考量中国中小制片企业2014-2018年的融资效率变化情况,并运用Tobit模型
会议
会议
许多历史悠久的中医药老品牌采用了互联网创新传播的举措而重新焕发生机.运用扎根理论,对广誉远、云南白药、片仔癀和马应龙四个典型中医药品牌的传播案例进行研究,总结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