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评价着眼发展促进成长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youcunz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以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品德生命的自我完善与成长。
  【关键词】有效评价;着眼发展;促进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259-02
  一、主体多元性,多角度评价
  传统的评价总是以教师为主,学生只是被评价的对象。这样的方式既可能有失偏,因为教师不一定对每个学生的表现都了如指掌,也会使学生丧失主观能动性,丧失努力进取的信心。新课程标准下,学生也成了评价的主体,从自我审视的角度,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然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单是自我评价还是不够,同伴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甚至社会评价,能促使学生对自我学习较客观了解,促进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也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有比较全面而客观的了解。
  这些评价不仅体现在期末的整体评价中,也体现在平时的实践活动中。如四年级思品课第一单元是社区生活,老师就组织学生进行调查活动,不但要求学生拍回相关照片,还要求有社区居委会评价盖章。学生从社区工作人员一句句激情洋溢的话语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方式多样性,灵活评价
  新课标强调“纸笔测试只是考试的一种方式”,应“避免用终结性的单一的知识性考试来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及思想品德状况做出评价。”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特有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即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因此,教学评价必须凸现品德与社会学科个性。为此,我们要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可以是“描述性的评语”,也可以是“项目式的表格”,可以是“情境模拟测试”,也可以是理论笔试,也可以是“唇枪舌剑”的“辩论会”。不管怎么样,评价标准必须指向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与社会性发展。
  我校曾对五、六年级的学生进行知识性题目的书面闭卷考试,也鼓励学生把自己参与德育实践的感受写下来,自我评价,并与学校的“海娃拾贝”行动结合,放入学生的“成长档案袋”。对在品德方面有突出表现,如做过重大好事的学生则直接把学期成绩记为优秀。
  三、评价过程性,着眼学生发展
  新课标在评价原则中郑重提出:“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变化和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要注意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展示他们的成绩。”
  思品课的评价不但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评价要真正进入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行为等。只要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积极认真的态度,主动参与的热情,向着一个社会好公民方向的努力,明辨是非的能力,在集体中的责任意识,就都是值得肯定的,都应给予激励性评价。
  《品德与社会》第三册第四单元《我长大了》中“我的成长纪念册”一课中,有一个制作成长纪念册的活动,在这一环节时,我注重引导儿童用多种方式制作自己的纪念册,可以画,可以写,也可以用照片剪贴等。当展示交流时,不以谁的纪念册做得精致、美观为评价标准,而是注重其实实在在的内容,以及其付出的主观努力程度,即使没有达到预期的纪念册效果也不要紧,只要学生能通过一边制作纪念册,一边欣赏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收获,产生成长的愉悦感都予以了肯定,同时还特别树立、推崇典型,有创意的纪念册进行展览。这样,既不打消儿童的积极性,又使他们学有榜样,同时还使儿童获得了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机和动力,促使了儿童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四、标准多重性,促进生命成长
  据说在美国学校,如果你问孩子,谁是班级中最优秀的。他们会觉得不可思议,通常要你加上一些定语,也就是说,在哪方面谁表现最优秀。学生的“好”与“差”、“优”与“劣”,其实是相对的,它和我们的衡量标准有关。如果用分数这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只有少数学生是可爱的;如果用不同的尺子衡量不同的学生,每位学生都有可爱之处。我国IT行业的首席科学家顾钧教授就曾指出:“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社交能力是无法用考试分数来衡量的,人生数十年也不是在校读书的那几年可以决定的。”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的发展总是有差异的。但我们教育界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评价应客观地记录学生学习状况和思想品德的成长过程,关注学生的发展差异及发展中的不同需要和特点,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我们的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孩子,我们就要考虑到所有孩子的发展。因此我們要坚持:“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的观点,努力把新课程“用不同的尺子量不同的学生”的理念付诸于实践。
  五、保证客观性,评价有依据
  评价要有依据,才能杜绝随意性,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比如我们学校,在进行“海娃拾贝激励行动”。学生得到品德贝的机会很多,有从两周一次的行规考核得来的,也有因为值周工作认真得来的,当然还有在平时思品课老师布置的品德实践作业中得来的。作为思品教师,想要了解学生在思品实践中表现,并想以此作为期末综合评价的依据之一,就要在除了在反馈时对学生进行评价激励以外,还要有所记录,作为期末综合评价的依据。
  六、评价体系化,给学生努力方向
  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使评价不再随意性,也使学生有了努力的方向,能看到“树上的那只桃子”,才有“跳一跳”,去摘到它的欲望。在平时成绩中,我们更多地加入了课上、课下的学习情况的记录。开学初,给每个班制作了评价表,由老师或者科代表记录每节课每个学生在带用具、查资料、发言、纪律中的表现,量化成分数,每个项目累计5个小星换1个笑脸的贴画,5个小花的贴画换一张喜欢的卡通贴画。每个月进行统计,结合学校的“海娃拾贝”激励行动,奖励相应的积分,每100分换一张实践卡。规定期末评比“金海娃”(即全面发展生)和各单项先进时,都必须有相应数目的实践贝卡,作为评比的基本条件之一。这下,孩子们的积极性更高了,上课更守纪律,也更乐于参加思品实践活动,以得到贝卡为荣。老师布置的思品实践活动,往往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反馈的时候,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是参与的。他们分工明确,汇报的时候有条有理,脸上洋溢着自信和快乐,经常博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事实证明,这样的评价体系是受学生欢迎的。
  关于思品有效评价的探索已经进行了两年多,一些评价指标是否涵盖了本学科主要特点值得在实验基础上,不断地完善;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问题,权重问题是否科学、合理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在今后的课题实验中不断地探索和推敲。我们愿有效评价犹如春风,吹进每个孩子的心田,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成功,让学生的生命之树因为美好品德而更加苍翠!
其他文献
本文从农药生产、经营、农民维权、监管执法等方面对安陆市农药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政府及相关职能机构在农药市场监管方面的应对措施。
莲缢管蚜是莲藕主要害虫之一。本文调查发现武汉及周边地区莲缢管蚜的主要越冬寄主植物为紫叶李,提出了莲藕田周边限种紫叶李、春季集中防治紫叶李上的蚜虫以减少莲缢管蚜越
曾都区从2013年起局部稻田出现三代三化螟的危害,到近三年来局部重发,造成严重损失。笔者调查分析其发生原因,主要是栽培品种和栽培技术多样化、秸秆还田、防治措施不到位所
目的探讨尿β2-MG及分泌型IgA在尿路感染定位诊断的价值。方法对33例上尿路感染、46例下尿路感染患者分别行尿β2-MG及分泌型IgA水平测定。结果上尿路感染组尿β2-MG值和分泌
通过混合动植物蛋白得到具有全新口感和对人体健康更有益的双蛋白食品越来越受到重视。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傅里叶红外光谱、紫外光谱、8-苯胺-1-萘磺酸荧光探针等手段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报纸
【摘 要】学前教育心理学中指出3-6岁的儿童每个阶段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根据其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并结合实际实际教学情况,在常规管理时运用不同的方法,探索3-6岁儿童的常规管理方法及契机,为幼儿园常规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环境;榜样;鼓励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1-0283-01  何为儿童心理年龄特点?在学前教育心理学
针对农林生物质碎料在燃烧时存在连续进料及稳定燃烧困难、污染排放水平较高等问题,设计一种以玉米秸秆、碎木屑为主要燃料的农林生物质碎料燃烧机,采用水平进料方式,并进行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737例宫颈病交患者使用阴道镜下取可疑部位组织病检,对宫颈管可疑部位行宫颈管搔刮术送病检,以病理诊断为最后诊断标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