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B超,ERCP诊断梗阻性黄疸的评价

来源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wen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梗阻性黄疸的定性和定位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前采用的检查手段主要是影像学检查,本文回顾分析了99例梗阻性黄疸的CT、B超及ERCP三种方法检查结果并作比较,着重讨论B超,CT在诊断梗阻性黄疸中的优点。1资料与方法笔者收集了1991年~1998年有手术病理结果的梗阻性黄疸对例,其中6例肝癌参照1977年全国肝癌防治协作研究会制定标准诊断,以上病例均做CT及B超检查,其中78例低位梗阻的患者行ERCP检查。本组病例男67例,女32例。年龄20-82岁,平均56.7岁。采用美国GE·MaxⅡ型全身C
其他文献
二维及彩超在表浅淋巴结病变诊断中的评价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超声诊断科(100730)迟建华综述张缙熙审校触诊常常是颈部、腋窝、腹股沟区淋巴结诊断的主要手段
肝胆动态显像可以反映肝胆系统摄取、排泄功能,为临床手术及疗效观察提供客观依据。肝胆显像视觉分析方法虽简便易行,可以直观肝胆系统吸收与排泄的动态变化,但易受图像条件变化
本文报告超声、X线导向经皮球囊扩张治疗布-加氏综合征21例,介绍了具体方法及步骤,并对手术前后病灶区域宽度,血管内压力作了对比统计。就术中超声观测内容及注意事项展开了讨论。我
肺结核是矽肺重要的合并症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对早期矽肺合并结核诊断较易,但晚期矽肺合并结核由于X线表现复杂,诊断困难。本文对15例三期矽肺及三期矽肺合并结核做胸部X线及
本文对我院1985~1994年手术治疗的51例大肠癌病例所做B超、X线、CT和纤维结肠镜四种方法的诊断价值进行对比分析,并予以评价。1资料与方法51例中,男32例,女19例。年龄3~71岁。51例术前均进行了B超检查。CT检查17例
本文总结经病理证实的88例原发性肺癌X线平片,体层与CT所见对照研究。平片判断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尚不够准确,体层片上显示的病灶特征,支气管狭窄及阻塞形态等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肺癌
B型超声诊断阴囊及阴囊内疾病的临床价值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314000)超声科汤焕亮沈修康张振东近二年来我院利用75MHz超声探头开展男性外生殖器疾病的检测和诊断,检出阴囊及阴囊内疾病取
B超诊断腹膜后肿瘤(附32例分析)福建省肿瘤医院(350014)超声科阎若元吴幼波任永富尚志红唐丽娜腹膜后肿瘤是源于腹膜后间隙组织的肿瘤(腹膜后脏器的肿瘤除外),发病率低,仅占全身肿瘤的007~02%〔1〕
随机采用30个颅脑标本,经CT扫描后锯切出相应断面,另选取60例颅脑CT片,经断面标本与片子的综合观察和分析,找出在主要CT扫描层面上辨认认脑回和确定脑叶的方法。大脑髓质显影清晰而易于辨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