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米沙坦与胺碘酮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效果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ularmp3007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研究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10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胺碘酮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替米沙坦治疗,对比分析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后左房内径、房颤持续时间和房颤发作次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表明,阵发性房颤患者接受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有助于其临床症状的改善,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 替米沙坦;胺碘酮;阵发性房颤;临床效果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1005-01
  心房颤动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症状,也是较为危险的一种脑卒中影响因素,该疾病的发生会大大提高患者临床死亡率、心衰和脑卒中的发生率。随着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逐步加深,阵发性房颤的发生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相关医学研究结果证实,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类药物有助于维持窦性心律和预防房颤发生。本次医学研究对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现将本次临床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实验研究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10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58例,女性42例,患者年龄在45岁至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5±10.3)岁。通过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且两组观察对象基本临床资料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 纳入标准 第一,正在接受ARB和ACEI治疗;第二,非瓣膜性心脏病造成的阵发性房颤;第三,无胺碘酮过敏史、电解质紊乱、肝肾疾病、甲状腺功能障碍、慢性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症以及II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症状;第四,心功能在I至III级之间;第五,有反复房颤病史,且症状较为明显。
  1.3 方法 两组观察对象均接受抗凝、降糖、降压和调脂等基础性治疗,对照组患者同时接受200mg胺碘酮治疗,每天用药3次,治疗1周后改为每天用药2次,再次治疗1周后改为每天用药1次,并长期服用。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替米沙坦治疗,每天1次,每次80mg。两组观察对象均定期接受凝血、胸片、甲状腺和肝肾功能检查。
  1.4 观察指标 两组观察对象均于临床治疗前和治疗完成后,接受心电监护和心电图检查,以了解患者复发情况和房颤发作情况,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左房内径、房颤持续时间和房颤发作次数等临床指标。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软件对本次医学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χ±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使用X2检验方法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若P<0.05,则表示数据之间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1]。
  2 结 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前后,左房内径分别为(35.26±0.32)mm和(36.01±0.86)mm,房颤持续时间分别为(11.21±3.22)h和(5.51±1.34)h,房颤发作次数分别为(21.90±3.52)次/年和(11.66±2.31)次/年;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左房内径分别为(35.01±0.53)mm和(39.76±1.23)mm,房颤持续时间分别为(9.21±1.34)h和(6.80±0.43)h,房颤发作次数分别为(21.56±3.22)次/年和(14.61±2.23)次/年,实验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 论
  阵发性房颤是心房颤动症状从阵发性逐渐转化为永久性的一种生理病理过程,该疾病的发生会直接受到心房肌纤维化、心房肌细胞内钙超载、血管紧张素依赖性和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等因素的影响。胺碘酮属于苯丙呋喃衍生物的一种,也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是第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该药物能够对开放状态的IKs以及延迟整流钾电流产生抑制作用,同时能够有效阻断钾通道[2]。现阶段的临床研究结果证实,胺碘酮在Ⅲ类作用的基础上,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I、Ⅱ、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基本电生理作用。尽管胺碘酮的抗心律失常效果较为理想,但该药物对于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却较差。相关医学报道结果证实,胺碘酮单药治疗窦性心律的维持率仅仅能够达到62%,本次临床试验中,胺碘酮单一用药治疗后,患者窦性心律的维持率仅仅能够达到60.0%,由此可知,本次临床研究结果与相关报道结果较为相近[3]。
  替米沙坦属于新型ARB阻断剂的一种,能够利用非竞争性抑制ARB,达到醛固酮-血管紧张素-肾素系统的抑制作用。尽管替米沙坦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亲和力较高,但是,该药物对于AT受体位点的所有部位均未见明显的激动剂作用,能够最大限度避免ARB改善左室重构对减少房颤发作所产生的影响[4]。本次临床试验中,所有观察对象均未见典型的器质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现象。利用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能够对替米沙坦对于维持窦性心律和心房重构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更加深入、针对性更强的了解。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替米沙坦和胺碘酮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对于患者维持窦性心律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胺碘酮单一治疗,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左房内径、房颤持续时间和房颤发作次数等临床指标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患者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参考文献
  [1] 李超,蒋勇,卫玉华.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顫的临床观察[J].柳州医学,2011,24(2):79-80.
  [2] 耿继光.胺碘酮联合颉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观察[J].安徽医学,2012,33(1):49-50.
  [3] 殷跃辉,刘增长,余强等.培剁普利与硫氮唑酮联合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杂志,2003,17(3):179-180.
  [4] 祖权.胺碘酮联合颉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临床分析[J].药物与临床,2013,1(2):222-223.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脊柱内镜辅助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治疗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技术要点.[方法] 2016年5月~2017年8月,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合并锁骨骨折的早期手术治疗和术后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分析自2009年7月——2012年10月采用肩胛骨和锁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早期治疗的12例肩胛骨骨折合并锁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病例随访8-15月,所有病例均已骨性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早期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合并锁骨骨折,可以尽早稳定肩关节并进行及时的功能训练,防治并发症。  【关键词】肩胛骨;锁骨;骨折固
目的:研究手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脊髓纵裂的患者的临床特点,评估其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17年3月间我院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脊柱侧
期刊
临床护理中,采用市场提供的假性导尿器具用于接尿和尿失禁的管理效果不好.这是因硬性的接尿器具在进行翻身时易倾倒,套状胶皮类导尿工具往往难以固定(以阴茎为固定体)、难以
背景与目的: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辅助因子失调将激活AR并直接促进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Zimp7(human zinc finger-containing,Miz1,PIAS-like protein on chro
目的:评价一期三柱截骨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脊髓异常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以2015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62例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脊髓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男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