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课前备“读”的必要性和策略性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xyxyxyxy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教师课前备“读”是指语文教师在上阅读课之前,通过反复读,把文本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语感,读出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妙处,并能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表现出来的过程,成为备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课前备“读”的具体要求和巨大作用,很多老师缺乏清晰的认识,因此这个环节往往被教师忽略,而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追求教学设计的新颖与奇特上。
  凡听过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上课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尽管他是一口标准的“胶东普通话”,音色也不美,但学生和老师都喜欢听他朗读课文。他通过声情并茂的语调、节奏、韵律,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了动听的声音信息,使学生借助听觉形象进入文章的意境,获得美好的享受。浙江特级教师周一贯曾有如此评价:听了于老师的朗读,可以少讲三分之二。是什么原因能让嗓音并不美的他朗读有着如此魅力。去年在南京举行的首届名师节暨全国名师精品课观摩研讨会上,他对自己的朗读进行了解密,原来在课前他进行了大量的备“读”。对于课前备“读”,他有着深刻的独到的见解和体会。他认为备课必先备“读”。通过反复读,读到“其言皆出吾口”、“其意皆出吾心”为止。下面笔者就课前备“读”的必要性和策略性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课前备“读”的必要性
  
  首先是由汉字的特点决定的。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它是以象形为本源的文字,具有音形义三个信息元。汉语语音以音节为基本单位,音节与音节十分清晰,界限分明,加上四声变化,这就非常有利于表现节奏美。因此,汉语是最适宜诵读的语言。一篇好文章,总是朗朗上口,因为作者都会注意文章的声音美,懂得发挥汉语语音的特点。我国历来讲究吟诵,无论是写作还是阅读。语文教育家林焘曾说,默读很难体会到文章的三味,只有放声读,才能对文章的整体,包括语言方面的特色,有比较深入的理解。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反复诵读这种方式,才能深刻理解每篇课文的内涵。
  其次是由阅读教学的本质决定的。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其中教师和文本的对话更多是在备课时进行的,而这种对话的最好形式就应该是朗读。老师只有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语感,读出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妙处,才能达到和文本对话的目的。
  再次是由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所决定的。新课标指出,教师是阅读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现在大家都有一个共识,阅读教学其实就是一个引导学生读书的过程。怎样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读书。梁启超说:“教员不是拿所得结果教人,最要紧的是拿怎样得到结果的方法教人。”这就要求老师必先读书,然后引导学生沿着自己钻研教材的路子再走一遍,这才是有效的阅读教学。有时,教师也需要范读,声情并茂的范读往往能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前备“读”的策略性
  
  教师课前备“读”一般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将文章读正确,读流利,知道文章讲了些什么。在这个层次中,教师要读、查和写结合,凡是读不准的字,全都要查字典,把握准读音。虽然多数词语具有模糊性,也不一定对学生讲解,但对于自己没有把握的词语或文章关键词语,还是要一个个查词典,然后记在书上。对于文章的内容也要用自己的话概括。有些教师还喜欢用诗词等形式来概括文章的内容。
  第二层次是读出能够体会作者的意图,知道作者为什么要写,是怎样写的。由作者精心写作、编者严谨挑选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精品,其深邃的意蕴,常使文章言已尽而意无穷,老师必须通过朗读来还原文本形象,体验人物感情,体会文本意蕴,探求文字节奏,探寻文本价值取向。
  第三个层次是读出自己独特的发现,找到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这是备“读”的最高境界。当教师把文章读到有一种兴奋的感觉,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时,那才算达到了这一层次。读到这个层次时,往往就会产生一种顿悟(灵感),有了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当然,即使没有产生顿悟,读到这个程度也能将课上得有滋有味。因为老师有了自己的发现,在自己的引导指点下,学生也能按老师的路子领略到文章的妙处,这岂不也让学生做了一回“发现者”,有了这种兴奋感,还愁课上不好吗?
  《高梁情》(人教版义务教材五年级上册)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小时候练摔跤时,教我的伯伯说:‘站得像高粱一样,要有它那抓地的根,要练到根从脚脖上生出来。’”于永正老师在备“读”时,开始和大家一样,把“站得像高梁一样”中的“得”字,读成“de”,读着读着,觉得不对,认为该读“dei”,在文中做“必须”讲。有了这个新发现之后,便有了课堂中一段精彩的环节。老师请了6位同学朗读课文,每人读一段,当学生读到上面这一句话时,也自然地把“得”读成“de”。于老师叫停下来,然后,在黑板上写了个“得”字,并在上面写了“dé、de、děi”三个音节,说:“‘得’有三种读音,你再读读这句话,看看句子中的“得”字应该读什么音。”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该读“děi”。师说,“得”在这里作“必须”讲,所以读“děi”。老师又问:“那么这句话应当怎样读?都试试。”大家悟出来了,说:“读完‘站’要停顿一下——‘站,得像高粱一样……’”听课老师无不为他的精彩备“读”而击掌。
  《小音乐家扬科》(人教版义务教材第十册)中有这样一段话:“扬科躺在长凳上。屋子前边有一棵樱桃树,燕子正在树上唱歌。姑娘们从地里回来,一路唱着:‘啊,在碧绿的草地上……’从小溪那边传来笛子的声音。扬科听村子里的演奏,这是最后一次了。”王崧舟老师在备“读”时,发现“扬科听村子里的演奏,这是最后一次了”属于置后强调。突出“这是最后一次”更加使人们对他因热爱音乐而遭毒打致死的境遇产生同情和悲愤。在指导朗读时,王老师采用了把前面三个情节(燕子唱歌、姑娘歌唱、小溪传来笛子声)拆开分别和“这是最后一次了”相结合的朗读方式,很好地强调了“这是最后一次”,让学生充分体会了这个句子的特点,并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共鸣。
  诚然,汉字的多码性使阅读过程受到形码、音码、义码的多种刺激,得到更多的信息,不同的老师备“读”同一篇文章,同一老师在不同的时间备“读”同一篇文章,每一次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发现,这些发现正是指导学生阅读的切入点,也是备“读”的魅力所在。
其他文献
准确地理解词语的意思,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小学中年段的目标要求,也是最经常、最重要的理解词语的方法之一。教学实践中,如何多种方法并用来理解词语,笔者作了初探。    一、利用背景材料    理解、运用词语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巧妙理解一个词语,不仅能让学生学会运用词语,而且
不久前,听了一节“重叠问题”的课。课上有这样一个片段:  [案例1]  创设情境后教师引出:喜欢语文的有小明、小亮、小刚、小丽;喜欢数学的有小强、小兵、小红、小刚、小丽。    师: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呢?  生:喜欢语文的有4人,喜欢数学的有5人。  师:那么喜欢语文和数学的一共有9人对吧?  生:对。  生:不对。(迟疑)  (很多学生无从下手,有的在思考,有的在争论,过了一会儿,教师着急了,
《爱如茉莉》是国标本苏教版第五册第16课.课文以“爱如茉莉”为题,简洁.含蓄,读之顿觉一股清新、芬芳之气扑面而来。全文以父母之间平淡无奇却又真真切切的相亲相爱的细节描写为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巴尔扎克也说过:“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有人形象地把问题称为数学的心脏.数学生命之源泉。有问题才会有
对于语文教学。决不能以追求浮华虚化的表面现象为目标。而应紧紧扣住语文学科的本体特点。注重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不断夯实“双基”。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与提高。
一、写作目的的开放    学生为什么写作文?为了完成老师的作业,为了所谓的提高写作水平?带着这样的功利色彩,为文而文的写作,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就不可能发挥主动性,也不会有积极的创造性火花。《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我们该让学生树立为表达、为交流的写作意识,巧妙地抓住一些契机,诱发一些话题,引导学生作文时仿佛在跟对方说话、谈心,使其心灵放松,语言流畅。比如,数
2004年是百万像素拍照手机元年,多款百万像素拍照手机的惊艳效果把手机拍照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与数码相机之间愈演愈烈的像素大战相似,百万像素的拍照手机刚刚登场,像素大战就
所谓“化平淡为绚丽”就是说把一张画面平淡.色彩灰暗的数码照片通过一定的手段,变成一张无论在色彩.光线还是构图等方面都焕然一新的照片。要做到这一步.自然少不了通过使用Phot
虽然数码相机的普及导致了传统相机的日渐没落,但是对于高端专业摄影师而言,传统相机仍然是工作的首选,因而,一款专业的照片扫描仪是不可或缺的,爱普生最新推出的EPSON Perfection
滇西北衙超大型金多金属矿床通过先后开展五期详查,获得了找矿重大突破,金矿规模达到超大型,共伴生铅、锌、银、铜、铁、硫矿也达到大型—特大型规模。文章在近十年的勘查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