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程建设串通招投标行为的法律规制探究

来源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cus2316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工程建设中的串通招投标行为也是层出不穷,串通招投标行为影响十分严重,它不仅扰乱了社会经济市场整体秩序,在一定程度上还损害了招投标双方的合法权益,不利于招投标资源的优化配置。基于工程建设串通招投标行为的恶劣性,广大工程建设企业应全面实施强有力的手段,遏制该类现象的蔓延。文章主要分析了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串通招投标行为及其产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法律规制等解决策略。
  [关键词]工程建设;串通招投标行为;法律规制
  近年来,我国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招投标制度也随之得到了进一步推广,但是这并没有遏制工程建设中传统招投标行为,究其根本原因还是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招投标制度不够健全及招投标市场不够成熟等问题。我国相关部门应积极面对这些问题,并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实现工程建设招投标工作的有序化开展。
  一、工程建设串通招投标行为的基本性质
  工程建设串通招投标行为实质上属于违法行为,首先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五条明确规定“投标者不得串通投标,,抬高或压低标价,投标者和招标者不得相互勾结,以排挤竞争对手的公平竞争”,从法律的角度上看,工程建设串通招投标的行为就是一种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有失公平。其次,工程建设串通招投标行为发生后,就意味着其违背了投标主体的公平竞争理念。在工程建设招投标活动中主要是由招标负责人向多个投标人发出投标邀约,对投标人做出合同承诺的过程中,由于第三方投标人的各种条件及关系等因素,招标人取消了对原来投标人的合同承诺,这种行为就属于串通招投标行为,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招投标双方进行交易活动的诚信与公平原则。
  二、工程建设串通招投标行为产生的原因
  工程建设串通招投标行为在目前工程建设市场竞争中较为常见,导致这种行为的原因也有很多,该行为从整个社会来讲,不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从工程建设来讲,该行为违反了双方的承诺合约,损害了原有投标人的权益。那么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对该行为产生的原因做出正确的分析,以下是笔者针对工程建设串通招投标行为产生原因进行的分析:
  (一)我国工程建设招投标相关法律有待完善
  相对于国外招投标建立制度的时间而言,我国工程建设招投标起步较晚,虽建立了招投标相关法律法规,但是相对而言还不够完善,这是导致工程建设串通招投标行为产生的一大原因。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虽然对招投标行为做出了一定规定,但是对该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并没有进行严格规定,规范内容较为粗略。比如《招投标法》在其中的第五十九条相关规范表示,招标人与中标人凡不按照投标文件及招标文件订立合同的,或者是招标人与中标人双方违背合同内容的,应给予责令改正。虽然给予了惩罚规定,但是惩罚力度较小,起不到维护招投标双方权益的作用。
  (二)部分工程建设企业诚信度有待加强
  目前工程建设招投标工程中主要存在的不良现象有招标机构与招投标监管部门私自串通,暗自确定工程建设企业,还有一些招标代理机构为了从中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向投标方泄露标书的内容,这些招投标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不仅仅是法律制度不完善,部分原因是因为部分工程建设招投标企业没有规范自身行为,才导致在招投标过程中做出有失诚信的事情。
  (三)招投标监管机构监管力度不够
  建立招投标监管机构的目的就是为了规范工程建设中的招投标行为,但是部分招投标监管机构在监督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发挥其本身的监督作用,监督工作流于形式化,失去了建立招投标监管机构的意义。不仅如此,一些招投标监管人员在监管工作中监管方式较为单一,监管执行力度也不够强,工程建设中串通招投标行为依旧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四)工程建设评标专家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工程建设评标专家直接关系着招标项目的投标,花落谁家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评标专家,由此可见评标专家在工程建设招投标活动中的重要性与权威性。然而就目前工程建设招投标现状而言,评标专家并没有充分展现其作用力及影响力。甚至一些道德素质不高的评标专家在评标之前就已经被工程建设投标人所收买,或者收取其给予的贿赂,为了取得竞标,互相串通,使评标专家无法正确客观对招投标做出评价。
  三、规制工程建设串通招投标行为的有效策略
  (一)健全工程建设招投标相关法律法规
  工程建设串通招投标行为影响巨大,不仅损害了招投标双方利益,同时还扰乱了整个社会市场秩序。那么要从根本上遏制串通招投标行为,首先应健全工程建设招投标相关法律法规,对招投标行为进行严格明确规范,而对于违法招投标行为应根据实际情况及其所带来的影响力,给予相应惩罚,其惩罚力度不易过轻,要能够给工程建设招投标双方一定的警示性,让其看到法律法规的严肃性与权威性。其次,国外招投标制度建立较早,有一定的可借鉴之处,我国应吸取精华,从而不断完善招投标制度,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健全。
  (二)建立招投标档案库,纳入企业信用记录
  工程建设企业缺乏诚信及责任感是导致串通招投标行为的原因之一,那么要避免这一问题,全面提高工程建设企业在招投标过程中的诚信度,我国相关政府迎面建立严格的招投标诚信标准及相应的惩罚措施,并将该地区每次招投标等相关信息记录起来,形成招投标档案库,纳入企业信用记录。对于累积失信次数超出规范的企业应取消其招投标资格。建立招投标档案库,若有串通招投标行为,那么就可以快速找出参与该行为招投标双方,有利于优化招投标内部组织,
  在一定意义上规范了工程建设招投标市场。
  (三)创建信息化平台,加大监督机制的覆盖率
  目前我国信息化网络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在规制串通招投标行为中,可以应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创建信息化平台,在保证网络程序不出错的情况下,对工程建设实际招投标行为进行有效录入,通过网络可以随时调取相关信息,十分方便。此外,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招投标,比如利用互联网及时发布招标公告、在网上报名投标,网络评标等,这一形式大大提高了招投标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了招投标监督机制的覆盖率,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招投标工作的公平性与规范性。
  (四)提升工程建设评标专家综合素质
  工程建设中部分串通招投标行为是由于评标专家的不合理评价引起的,因此要全面提升工程建设评标专家综合素质,这样能够有效遏制评标一些专家在评标过程中与招标企业串通或者受贿等现象,提高了招投标评价的客观性与科学性。评标专家对招投标结果进行合理化公正性评价,能够帮助帮助招标方准确选择投标方,从而使工程建设为招投标双方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四、总结
  工程建设串通招投标行为对我国社会经济市场及招投标双方权益造成了一定的危害性,对其进行合理化解决势在必行。本文对串通招投标行为的原因进行剖析,目的是为了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止串通招投标行为的有效策略。那么要实现做到规范工程建设招投标行为,应制定完善的招投标相关法规,用法律准绳约束招投标双方行为,同时还要结合实际,建立招投标制度,维护招投标双方共同利益,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利阳.工程建设领域串通招投标行为的法律规制研究 [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5(06):256-258.
  [2]尚雪莉.串通招投标行为的法律规制[J].法律法规,2011,6(11):302-303.
  [3]王玉辉.串通招投标法律规制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09,10(02):48-49.
  [4]武晋伟.串通招投标法律问题研究[D].湖南:中南大学博士论文,2008,9(24):65-66.
  [5]田蜜.串通招投标行为的竞争法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08,2(15):104-105.
  [作者简介]宋学杰,河南省机电设备准备股份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已经深刻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本文主要简述了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分析了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并
创意是创新的源头,是对新的产品、流程、模式、场景或技术应用的解决方案的最初萌芽,有着原创性和价值性的本质特点.创意统筹管理处于创新管理流程的前端,只有注重创新机会的
本书为中华书局“十三经清人注疏”中的一本。廖平(1852—1932)为清末民初重要的经学家,其学多变。据其自撰的《经学四变记》,就有初为平分今古文学、二变为尊今抑古、三变言大同
欧阳钦,湖南宁乡县人.1918年赴法勤工俭学,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中共旅大区党委书记、中共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二书
期刊
新医改政策已经出台好几年了,公立医院改革已经提上了日程.这就要求公立医院提升公益性,将医院改革深入进行下去,提高医务人员的薪资收入,建立完整科学的财务会计制度和监督
在焊接结构中,结构件截面积突变、不合理的焊缝外形或焊缝中的工艺缺陷等因素都会引起应力集中.应力集中会使焊接结构在载荷作用下产生较大的局部峰值应力,影响焊接强度.焊接
为了追求投资保护的最大化,投资者可通过在第三国设立的中间公司来“选购”第三国与东道国间投资条约以寻求保护.而一般国际法并不禁止投资者“选购”条约,揭开公司面纱制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