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观察苦荞麦茶对人体的降血脂的作用。 方法 非住院的高脂血症患者6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与试验组均衡可比。试验组连续服用苦荞麦茶60d,检测试验前后两组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其他生化指标。结果 试验前两组样本一般情况及血液学,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结果比较后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试验前后自身比较以及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显示,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苦荞麦茶对人体具有良好的降血脂功能,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 苦荞麦 血脂 人体试验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脂血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为了探讨该苦荞茶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的影响,本试验对60名非住院的高脂血症患者进行了苦荞茶干预,观察苦荞麦茶的降血脂作用。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受试物
主要用到的仪器有:Bayer尿分析试剂带;Sysmex血细胞分析稀释液; Clinitek100尿分析仪; KX21 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Microlab300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等。
受试物为四川凉山出产的某品牌苦荞茶。每日分为三次服用,每次一包为5.0g,开水冲泡代茶饮。
1.2 受试对象选择
选择的标准:受试者60人,男36人,女24人,年龄40岁~60岁,平均50岁,均为非住院的高脂血症患者,排除了肥胖病患者、慢性疾病患者、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有心肝肾等疾病、精神病患者、短期内服用与受试功能有关的食品与药品的影响判断结果者。
1.3 干预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自身和组间两种比较设计。
1.3.1 分组:将符合条件已被选为受试者的60名非住院的高脂血症患者随机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对影响结果的主要因素,如年龄、性别、血脂指标进行两组均衡性检验,保证组间具有可比性。
在试验的期间,两组样本保持与平日一样的生活与饮食习惯,排除任何降脂药物的服用,以及体育锻炼等能影响试验结果的行为方式,饮食方面排除有降血脂作用的食物,在规定的时间采血测定各项指标。试验组每日3次服用苦荞茶,每次1包,开水冲泡代茶饮,连续服用60d,对照组不服用苦荞茶,其他条件与试验组相同。
1.3.2 观察指标:
血脂指标: 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进行干预试验前后比较。
其他指标: 受试者饮食情况、睡眠情况、排便情况、精神状态、血压、心率等。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按照好、正常、差三等级分别统计人数,进行干预试验前后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方法:配对t检验,成组比较t检验,x2检验。
2 结果
2.1 试验组和对照组均衡性检验
试验前比较两组血脂水平、年龄、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样本各方面条件一致,均衡可比。表1
2.2 试验组和对照组苦荞麦茶干预前后一般指标比较
两组试验前后自身比较的所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干预试验对受试者没有产生不良影响。见表2
2.3 试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血、尿常规及生化指标的变化
两组受试者在试验前后血、尿常规都基本正常。两组受试者指标试验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干预试验对受试者没有产生不良影响。表3
2.4 苦荞麦茶干预对血脂指标的影响
苦荞麦茶干预前,试验组和对照组各项血脂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血脂水平一致,均衡可比。
苦荞麦茶干预后,试验组的TC、TG、LDL-C均有下降,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DL-C含量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TC、TG、LDL-C也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DL-C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表4
3 讨论
近年来,苦荞麦已被用于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预防与临床辅助治疗。[1]以苦荞麦为原料的食品及保健品具有良好的降血脂、降血糖等诸多功效经试验也得到验证[2,3]。本研究对此产品进行了降血脂作用的效果观察。
60名非住院的高脂血症患者参加了苦荞麦茶干预试验, 干预前对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年龄、性别、血脂指标(TC、TG、LDL-C、HDL-C)进行了均衡性检验,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组间具有可比性。
干预试验后,对两组人员的精神状态、睡眠质量、排便情况、血压、心率等一般情况的比对与分析,结果显示各项指标试验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干预试验没有对受试者产生不良影响。同时,通过对两组人员试验前后血、尿常规等生化指标进行对比和统计学分析,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也说明干预试验对受试者没有产生不良影响。
山西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4]进行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苦荞类黄酮125mg/kg对高脂大鼠TC、TG、LDL-C均有降低作用,对HDL-C无影响。本次干预试验后,对受试者的血脂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试验组的TC、TG、LDL-C均有下降,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DL-C含量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试验组的TC、TG、LDL-C也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DL-C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与动物实验结果一致。说明了苦荞麦茶的确有显著的降血脂的作用,并安全有效。通过比较与分析得出,苦荞制品使人体和动物血脂的TC、TG、LDL-C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对HDL-C则没有明显的影响,具有良好的降血脂作用。
参考文献
[1] 唐宇, 王安虎,等. 苦荞的成分功能研究与开发应用[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1,4:63-67.
[2]陈志武,宋必卫,方明,等. 苦荞麦降血脂的初步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9,11:35-38.
[3]秦文浩,钱桐荪,蒋季杰,等. 苦荞麦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2,1:52-53.
[4]李洁,梁月琴,等. 苦荞类黄酮降血脂作用的试验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6:12-14.
【关键词】 苦荞麦 血脂 人体试验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脂血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为了探讨该苦荞茶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的影响,本试验对60名非住院的高脂血症患者进行了苦荞茶干预,观察苦荞麦茶的降血脂作用。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受试物
主要用到的仪器有:Bayer尿分析试剂带;Sysmex血细胞分析稀释液; Clinitek100尿分析仪; KX21 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Microlab300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等。
受试物为四川凉山出产的某品牌苦荞茶。每日分为三次服用,每次一包为5.0g,开水冲泡代茶饮。
1.2 受试对象选择
选择的标准:受试者60人,男36人,女24人,年龄40岁~60岁,平均50岁,均为非住院的高脂血症患者,排除了肥胖病患者、慢性疾病患者、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有心肝肾等疾病、精神病患者、短期内服用与受试功能有关的食品与药品的影响判断结果者。
1.3 干预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自身和组间两种比较设计。
1.3.1 分组:将符合条件已被选为受试者的60名非住院的高脂血症患者随机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对影响结果的主要因素,如年龄、性别、血脂指标进行两组均衡性检验,保证组间具有可比性。
在试验的期间,两组样本保持与平日一样的生活与饮食习惯,排除任何降脂药物的服用,以及体育锻炼等能影响试验结果的行为方式,饮食方面排除有降血脂作用的食物,在规定的时间采血测定各项指标。试验组每日3次服用苦荞茶,每次1包,开水冲泡代茶饮,连续服用60d,对照组不服用苦荞茶,其他条件与试验组相同。
1.3.2 观察指标:
血脂指标: 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进行干预试验前后比较。
其他指标: 受试者饮食情况、睡眠情况、排便情况、精神状态、血压、心率等。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按照好、正常、差三等级分别统计人数,进行干预试验前后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方法:配对t检验,成组比较t检验,x2检验。
2 结果
2.1 试验组和对照组均衡性检验
试验前比较两组血脂水平、年龄、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样本各方面条件一致,均衡可比。表1
2.2 试验组和对照组苦荞麦茶干预前后一般指标比较
两组试验前后自身比较的所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干预试验对受试者没有产生不良影响。见表2
2.3 试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血、尿常规及生化指标的变化
两组受试者在试验前后血、尿常规都基本正常。两组受试者指标试验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干预试验对受试者没有产生不良影响。表3
2.4 苦荞麦茶干预对血脂指标的影响
苦荞麦茶干预前,试验组和对照组各项血脂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血脂水平一致,均衡可比。
苦荞麦茶干预后,试验组的TC、TG、LDL-C均有下降,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DL-C含量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TC、TG、LDL-C也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DL-C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表4
3 讨论
近年来,苦荞麦已被用于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预防与临床辅助治疗。[1]以苦荞麦为原料的食品及保健品具有良好的降血脂、降血糖等诸多功效经试验也得到验证[2,3]。本研究对此产品进行了降血脂作用的效果观察。
60名非住院的高脂血症患者参加了苦荞麦茶干预试验, 干预前对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年龄、性别、血脂指标(TC、TG、LDL-C、HDL-C)进行了均衡性检验,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组间具有可比性。
干预试验后,对两组人员的精神状态、睡眠质量、排便情况、血压、心率等一般情况的比对与分析,结果显示各项指标试验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干预试验没有对受试者产生不良影响。同时,通过对两组人员试验前后血、尿常规等生化指标进行对比和统计学分析,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也说明干预试验对受试者没有产生不良影响。
山西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4]进行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苦荞类黄酮125mg/kg对高脂大鼠TC、TG、LDL-C均有降低作用,对HDL-C无影响。本次干预试验后,对受试者的血脂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试验组的TC、TG、LDL-C均有下降,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DL-C含量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试验组的TC、TG、LDL-C也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DL-C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与动物实验结果一致。说明了苦荞麦茶的确有显著的降血脂的作用,并安全有效。通过比较与分析得出,苦荞制品使人体和动物血脂的TC、TG、LDL-C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对HDL-C则没有明显的影响,具有良好的降血脂作用。
参考文献
[1] 唐宇, 王安虎,等. 苦荞的成分功能研究与开发应用[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1,4:63-67.
[2]陈志武,宋必卫,方明,等. 苦荞麦降血脂的初步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9,11:35-38.
[3]秦文浩,钱桐荪,蒋季杰,等. 苦荞麦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2,1:52-53.
[4]李洁,梁月琴,等. 苦荞类黄酮降血脂作用的试验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6: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