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人血浆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和白细胞CD18表达的动态变化

来源 :中国微循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n6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讨细胞粘附分子动态变化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90例冠心病人外周血白细胞CD18表达、血浆可溶性细胞间粘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sVCAM-1)浓度的动态变化。结果冠心病人白细胞CD18表达、sICAM-1和sVCMA-1浓度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性(t=7.692-11.458,P〈0.001),sICAM-1和sVCAM
其他文献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是治理社会、管理国家的重要工具.国务院办公厅曾先后三次对公文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问题作出明确规定.本文通过对《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法》暂行版
目的 探讨复苏补液对重烧伤儿童休克期足甲襞微循环(FNM)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 用WX-753B型微循环显微镜及其图像处理系统监测30例重烧伤儿童休克期复苏补液过程的FNM变化,观测时相分别是入院
目的 研究组织学上无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的高龄大鼠(n=10)心肌细胞膜上Na^+-K^+-ATP酶、Ca^++-Mg^++-ATP酶的活性与心电图改变间的关系。方法 16只Wistar大鼠用无机磷法测定Na^+-K^+-ATP酶与Ca^++-Mg^++-ATP酶活性。结果 与低龄大鼠(n=6)比,此种高龄大鼠
高血压患者常伴发脂代谢紊乱和血液流变学的异常,这在临床工作者中已引起高度重视.现对我院36例高血压患者给予口服洛汀新治疗,以观察其对血脂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报告如下.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在个体出生前业已完成,之后不具有再生能力.20世纪90年代初期,研究者在成年啮齿类动物及人的脑和脊髓中分离出能够不断分裂增殖,在特定
目的 观察大鼠岛状皮瓣在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髓过氧化酶(MPO)含量及外周血白细胞膜CD8的变化。方法 应用大鼠腹部岛状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皮瓣髓过氧化酶(MPO)含量,
目的探讨烧伤早期胃肠缺血,胃粘膜pH值(pHi)降低的发生规律,以评价对严重烧伤休克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从血流动力学、胃肠缺血等方面探讨严重烧伤患者早期胃肠缺血的发生规律
目的采用彩色及频谱多普勒超声检查肝脏移植术后的移植肝脏,探讨对术后早期血管并发症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的 7例肝移植、 1例肝肾联合移植手术的患者术后进行二维及多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继发性脑缺血损伤和尼莫地平(ND)的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大鼠SAH模型,对单纯SAH组和ND处理组检测术前及SAH后24h内脑微区血流量(CBF),体感诱发电位(SEP)和脑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并于SAN后
目的和方法 用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方法探讨丁咯地尔(Buflomedil,Buf)多种药理活性。结果 Buf在整体大鼠和离体家兔主动脉条和股动脉条上有竞争性对抗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