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秘笈:不错过一个人才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axfdsrf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加坡是一个国土面积只有不到700平方公里、人口约400万的小国,除了阳光,自然资源十分匮乏,人才几乎是这个城市国家赖以发展的唯一动力。由于国小民少,完全依靠本地人才来推动经济发展只能是痴人说梦,因此,千方百计创造有利条件吸引海外人才来狮城工作和生活就成为新加坡政府的一项长期政策。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新加坡政府不断加大了引进国外人才的力度。资政李光耀曾指出,新加坡必须到国外去招揽顶尖人才,以保持国家的竞争力。“吸引外国人才这件事,是关系到新加坡生死存亡的问题。”
  新加坡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外来人口经核准成为新加坡永久居民(绿卡持有者)的人数为29265人,还不到上一年核准人数的一半,创5年来新低。新加坡副总理兼内政部长黄根成认为,这是新加坡政府收紧移民政策的结果,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管理新移民的数量和质量。
  新加坡政府一直奉行“不错过一个人才”政策,每年都会核准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士、大学生、海外艺术人才和对新加坡经济可能做出贡献的企业家成为永久居民,并给予优厚待遇。另外,占总人口75%左右的华人多年来生育率偏低,新加坡政府不得不持续吸收一定数量的永久居民来补充现有人口不足。
  “不错过一个人才”政策
  新加坡总理吴作栋曾经指出:“从全世界搜罗人才对新加坡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如果我们不面对挑战,新加坡将成为一个只有几百万人口的无足轻重的城市。”李光耀也曾表示,新加坡“必须到国外招揽人才”,否则将在竞争中被淘汰。
  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加坡能够在短短的三十几年时间里,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岛,一跃成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万美元的新兴工业国家,与新加坡政府大力吸收外国人才的战略是密不可分的。
  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新加坡政府开始有意识地引进技术水平较高的专业人才,以帮助提升本国的竞争力。随着大批外籍技术人员与专业人士的流入,新加坡在引进外资和经济发展两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其人才引进政策也进一步完善。
  目前,共有6000多家跨国公司在新加坡开设了分公司或办事处,有的还将地区总部设在这里。另外,新加坡还有一万多家外国中小企业。这些跨国公司和中小企业不仅给新加坡带来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同时也带来了大批优秀人才。
   居民1/4是外国人才
  为了鼓励企业招纳外国优秀人才,新加坡政府规定企业在招聘、培训外来人才方面的支出,以及为外来人才提供高薪和住房等福利待遇的支出可以享受减免税。此外,政府还通过调低个人所得税、出资为在新加坡工作的外籍人员提供培训机会等手段进一步吸引人才。为了留住人才,新加坡政府近几年每年都批准约3万名外国人成为新加坡永久居民,并允许部分外籍专业人士成为新加坡公民。
  许多世界知名的商学院,如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等也选择在新加坡成立亚洲校区,麻省理工学院和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等著名学府也与本地大学合作设立研究机构,共同培养人才。
  目前,新加坡全国400万人口中,约100万是在狮城长期工作和生活的外国人,其中相当多是拥有专业技术特长的外国专才和企业管理人才。新加坡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全岛3万多名信息与通信专业技术人员中,30%来自国外,高等院校中近40%的教授和讲师为外国人。
  新加坡人力部统一对人才引进进行全面协调和管理,对发展经济急需的通信、电子及其他领域的高技术人才和金融领域的专业人才,优先从速引进。人力部下属的“联系新加坡”在澳大利亚、中国、欧洲、印度和北美等地共设9个办事处,专门为希望到新加坡留学和工作的外国人及海外新加坡人提供各种咨询服务,同时也积极为求才若渴的新加坡企业和希望到此工作的海外人才牵线搭桥。
   吸收人才的诱饵
  那么,为什么外来人才愿意留在新加坡工作和生活呢?首要原因当然是有足够的钞票可落入口袋了。新加坡人力部规定,在本地申请就业准证的外国人,其月工资不得低于人民币5000元,至于受雇于跨国公司的高级企业管理人员,年薪超过百万的也比比皆是。
  其次,良好的居住环境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新加坡政府认为,要使新加坡成为一个吸引人才的国家,首先应该创造一个世界一流并且充满乐趣的居住环境。花园城市的干净、整洁,市内随处可见的鲜花绿草,良好的社会秩序,比较完善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廉洁高效的政府和公正透明的法律制度,都对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特别是来自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再次,良好的商业环境也促使一些企业家选择新加坡作为自己创业的起点。以新加坡科学园为例,目前有300多家跨国公司、本地企业和研究机构在这里落户。与一般意义上的科技园不同,新加坡科学园已经不再是单纯向企业出租土地和房屋的房地产开发商,它在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空间的同时,还提供幼儿园、会议室、诊所、文具店等配套设施和服务,尽全力为在这里打拼的企业和企业家们解决后顾之忧。
  正是新加坡给出如此诱人的条件,70%左右的外来人才在第一个合约期满后,都愿意继续留在新加坡工作。总部设在香港的政治与经济风险咨询机构对1000名旅居亚洲的西方专才所作的调查表明,新加坡是外国专才眼中最青睐的亚洲国家。
  在新加坡做你想做的研究
  除直接吸引海外人才来新加坡工作外,吸引留学生来新加坡读书然后留在这里工作,是新加坡政府吸引人才的另一手段。新加坡的教育水平在东南亚地区首屈一指,其教育体系由政府教育机构和私营学校两部分组成。其中,政府教育机构基本上采用英式教育体制,拥有良好的教学设施和较强的师资力量,教学比较规范,质量也有保障。在费用方面,留学新加坡所需的费用要略低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因此,狮城对周边国家和地区希望到海外求学的莘莘学子来说,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
  在新加坡现有的三所大学中,外国学生约占近四分之一,其中中国留学生又占了一半左右。他们在入学前一般都要签署协议,承诺毕业后为新加坡服务5至6年,然后才可以到其他国家择业或继续深造。另外还有一部分是新加坡为吸引人才而招收的硕士生、博士生。他们毕业后只要找到用人单位就可以获得就业准证留在新加坡工作。
  为了进一步打开吸引人才的大门,新加坡政府自2010年11月1日起始发商业入境证。有意在新加坡创业的外国人可以凭自己的商业计划,申请来新加坡。商业入境证持有者可以居留两年,并多次出入国境,同时还可以为其家属申请居留权。商业入境证与就业准证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受薪金和学历的限制,只要有好的商业点子,就可以来新加坡创业。
  新加坡的人才政策非常成功,如今,在新加坡的居民中,平均每6个人就约有1位外籍人士,他们增强了新加坡的经济实力。根据新加坡贸工部的统计,外籍人士对新加坡GDP的成长,就有40%左右的贡献度。在被问及国际人才纷至沓来的原因时,新加坡前副总理陈庆炎给出的原因出人意料的简单,在新加坡,“你可以做你想做的研究。”
其他文献
在J·K·罗琳那畅销世界的魔法小说《哈利·波特》中,哥布林(地精)是巫师世界中的银行管理者,他们守护着巫师们存在巫师银行中的所有宝物,不管那件东西是正义之剑还是邪恶之石,他们只负责看管,不问正邪。这种“来的都是客”的阿庆嫂式业务精神与现实世界中的银行——更准确地说是瑞士银行——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4月16日,曾经揭开瑞银种种内幕的瑞银前客户顾问博肯菲尔德在美国狱中又再次发飙,建议美国政府对瑞士
今年圣诞快要来临,我带着女儿MII一起,开始在院子和门前的树上挂满圣诞彩灯。夜色中站在路口朝家的方向望去,远远地宛如漫天繁星,节日的心情就在这样的星光闪烁中浓厚起来。  在我还没有成为一名母亲之前,我几乎从不过圣诞节。对于一个不信教的人而言,圣诞节在我心里充其量不过是另一种商业行为,是商场或酒店借机促销招徕顾客的一种手段,所以我不过圣诞节。  可是我的孩子长大了。街头巷尾的圣诞树和圣诞灯让她惊喜,
美国人把次贷风暴说成是金融“9·11”,因为它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远比“9·11”深得多,它对资本主义产生的冲击是致命的。美国这艘大船就要沉没了,谁来拯救它?美国找到了中国这个新兴市场来帮它。    为何次贷风暴祸起美国    首先,美国政治与经济的矛盾。大家都想有个温暖的窝,美国人也是,他们要独栋的别墅。美国政客们为了拿到选票,就要不断地承诺提高住房自有率。但早在19世纪中期,美国政府就把土地卖
如果你就要举办婚礼了,会担心邀请不到足够多的朋友而无法营造一种热闹的氛围吗?朋友不多但又顾及情面的日本人十分害怕出现这样的情况,但日本的租友公司解决了他们这个担忧。  何以解忧,唯有租友  44岁的伴郎市川隆站在婚礼来宾的面前,用了短短几分钟,就动情地描述着他所熟悉的新郎和新娘的故事。但或许来宾都不知道,他对这对新人的了解,也不一定比婚礼上的服务员多。从新人迎接宾客到婚礼最后一片欢欣的结束,市川隆
在经历了长达50年之久的美国经济与外交封锁之后,过惯了配额制生活的古巴人几乎对自由经济没什么概念了,但只要古巴在改革的道路上走稳走好,古巴人尝到甜头之后估计很快会爱上偏向自由的经济生活。    我来古巴也有两年半了,物质层面上,古巴确实比其他国家都要低一些(特指种类,数量少),食品短缺的情况倒是很少,最常见的情况便是商店里有东西卖,但是民众苦于裤兜里没钱。实际上,古巴人的要求也不是很高,能够保障日
走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中老年男子。他们脸上画着五颜六色的条纹,一手拿着小铁罐,一手拄着拐杖在闲逛。如果你看上他一眼,他会马上走过来在你的额头上点上一颗吉祥痣。当然这不是免费的,你要知趣地给他10~20个卢比。这些人就是印度教国家里独有的一道社会景观———苦行僧。    物质需求降到最低   在尼泊尔苦行僧被叫做Baba,意思是“圣人”。他们被看成是来凡
每当有一扇门关上,就会有另一扇门打开。自从“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中国人又重新开始思考母乳喂养的意义。有需求就会有供应,于是,在很多的“妈妈论坛”甚至是淘宝网上,“母乳”成为商品被出售,有200ml一袋叫卖200元的,也有100ml只卖5元还是现场挤奶的。热闹还在继续,医生说网上的母乳不安全,法学家说卖母乳不道德,支持者认为这是避免资源浪费的好办法,反对者则说用母乳卖钱令人不舒服,口水战不断,不亦乐
日本人说菅直人不行,换成任何一个日本人也不一定行,  过去日本“十年九相”的政坛奇景已经证明:日本首相实在不好当。    日本最新发布的民调显示,日本首相菅直人的支持率已经跌到了21%,比上次的民调又跌了6个百分点,民主党的威信“岌岌可危”。    四面楚歌的菅直人  目前日本国内堆在菅直人办公桌上的问题就一箩筐:通货紧缩、日元升值、巨大的公共开支、党内权力斗争、议会分裂困境等等。国际方面,由于日
我女儿从1岁半到6岁在德国上幼儿园,对德国人的教育方式一直颇有感触。这里从幼儿园开始,就提倡寓教于乐,不偏重识字、数数、学外语的教育。他们有专门针对幼儿园的统一的教学大纲,每学期请家长单独面谈,从各个方面对孩子作出评价,比如语言能力、与别的孩子相处的能力、能数多少数了、对音乐的感觉如何等等,然后提出改进意见。在开家长大会时,老师提出一个观念,玩耍等于学习,即孩子们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已经不知不觉
6月21日,马英九正式宣布,他在2012年“大选”的副手是台湾行政首长吴敦义。马英九前副手萧万长在不久前表示无意再做副手,因而“马吴”结配就这样顺利定案,国民党征战2012年“大选”的团队也正式成形。  实际上,吴敦义胜出的过程,也不是十分顺利,甚至“马吴配”的登场被台湾媒体称作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因为面对2012年“大选”,对于马英九副手的人选,百年老店国民党内可谓人才济济,现任副领导人萧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