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突状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a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肿瘤免疫治疗是目前肿瘤临床治疗的重要发展趋势.抗肿瘤免疫应答中关键的一步是抗原递呈细胞(APC)将肿瘤相关抗原(TAAs)呈递给T细胞,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来清除肿瘤细胞.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认为功能最强的APC,它能摄取、加工、提呈抗原,高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Ⅱ类分子、共刺激分子及黏附分子,并分泌高水平辅助性T淋巴细胞(TH)I型细胞因子白介素-12,有效地激活T细胞,引发机体产生抗肿瘤免疫应答[1].近年(尤其2000年)来有关DC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对此作一简要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的方法.方法:对30例参与术前谈话的患者进行焦虑情绪评定,并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结果:30例患者经心理干预后,SAS评定较干预前明显降低.结论:心理干预可
期刊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已广泛应用于免疫失调性疾病中,但目前对IVIG产生疗效的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本文就近年来对IVIG的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研究作一简要综述.rn
[目的]评价微创可扩张通道辅助下经横突间入路手术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手术技巧.[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2月,42例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18例,女24例;
【摘 要】目的:观察分析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把15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50例,A组:使用法莫替丁20 mg 睡前口服,奥美拉唑20 mg 早餐前口服。B组:使用奥美拉唑20 mg,每日口服2次,C组:使用法莫替丁20mg,每日口服2次,A、B、C组疗程都为8周,通过药物对烧心、胸痛、反酸等症状改善情况和内镜下病变改善情况来评价其疗效。结果:A组
期刊
目的:研究血清补体C3、C4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检测意义,并探讨其与骨髓瘤骨病(MB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散射比浊法定量分析69例初诊MM患者以及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补体C
1 病历摘要rn病人女,48岁.于2005年11月入院.自10岁起出现间隙性腹痛、腹泻,偶有暗红色血便,但无发热,每次经治疗后症状能缓解一段时间.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伴发热,体温
期刊
膝关节纤维化是纤维组织在膝关节周围不正常的增殖,并导致膝关节疼痛、僵硬、肿胀和活动范围下降,常发生于膝关节手术或创伤后[1-2].膝关节纤维化形成的具体的生理学机制仍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