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严重血脂异常一例及文献复习

来源 :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rui4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史摘要

患儿,女性,11岁,26 kg, 145 cm。患儿6 h前出现干呕,5 h前出现阵发性腹痛,2 h前就诊于急诊。血红蛋白及C反应蛋白数值测不出,1 h前出现意识障碍,急诊以"腹痛查因、脓毒性休克?"收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患儿平时体质一般,喜吃肉、喝牛奶。近1年有体重不增史,近2个月有多饮史。

症状体征

患儿有干呕、腹痛、意识障碍症状,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5 ℃,心率140次/min,呼吸37次/min,血压66/32 mmHg(1 mmHg=0.133 kPa),SPO2 90%。意识模糊,全身皮肤稍干燥,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 mm,对光反射迟钝,鼻导管吸氧下口唇发绀,口唇黏膜干燥,颈软,呼吸深大,三凹征阳性,双肺呼吸音粗,心音有力,律齐,无杂音。腹肌稍紧张,肠鸣音存在,余无特殊,四肢肌张力正常,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无特殊,四肢末梢凉,末梢微绀,CRT 4 S。

诊断方法

入院后血液提示脂血,生化提示血脂、血糖明显升高,血气分析提示高AG型代谢性酸中毒,淀粉酶及脂肪酶正常,糖化血红蛋白明显升高,胰岛素CT及彩超综合评估脏器未见异常,患儿全外显基因检测未见异常。

治疗方法

入院后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扩容补液、胰岛素降血糖、阿托伐他汀降血脂、维持内环境等综合治疗,先后给予膜式血浆置换、换血疗法、离心式血浆置换治疗,后期规范的糖尿病管理治疗。

临床转归

入院3 d后患儿生命体征逐渐稳定,入院第7天拔除气管插管,患儿血脂、血糖、内环境逐渐稳定,入院第28天好转出院,院外随访1年血糖、血脂稳定,目前门诊随访中。

适合阅读人群

儿科;重症监护室

其他文献
目的对1例表现为骨骼和牙齿矿化不全、乳牙早脱、佝偻病、身材矮小女性患儿的ALPL基因进行变异分析,明确其可能的遗传学病因。方法采集患儿及其正常表型亲代外周血样,提取基因组DNA,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变异检测,对疑似致病变异进行Sanger测序、家系分析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测序结果显示患儿的ALPL基因第10外显子存在c.1130C>T(p.Ala377Val)和第11外显子c.1300G>A(
目的探讨河南地区Brugada综合征与DSG2、TTN及GATA4基因变异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查两组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留取外周血样,对DSG2、TTN及GATA4基因进行测序,并将结果与标准序列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心电图检查均发现存在室性心律失常;超声心动图显示右心室扩大,右心室内径和左室舒张内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SG2
目的分析1例Aw37B亚型患者及其家系的血清学和分子特征,探讨其分子生物学机制及在疑难血型鉴定和临床输血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equence specific primer,PCR-SSP)进行ABO基因分型,并对ABO基因的全部外显子进行扩增产物直接测序。进一步对第6、7外显子进行克隆测序。结果先证者红细胞为A弱B表型,其血清样本中含有弱反应性抗-A抗体,依据血
目的探讨1例类孟买血型的血清学特征、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应用血型血清学方法检测红细胞和唾液的A、B、H抗原;用Sanger测序技术检测先证者及家系成员的ABO和FUT1基因序列,通过家系调查分析该血型的发生机制及遗传学特点。结果先证者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红细胞上未检出A、B、H抗原,唾液中存在B抗原和H抗原,意外抗体筛查实验阳性。基因测序显示先证者ABO基因型为ABO*B.01/AB
期刊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54岁,因"声音嘶哑1个月余"入院。结合病例特点及喉镜初步考虑为声带良性病变。症状体征喉镜示左声带表面光滑带蒂新生物,双声带活动好。诊疗经过入院后行支撑喉镜下声带肿物切除术,但因术后病理诊断为左声带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伴梭形细胞肉瘤,遂再次行"支撑喉镜下左声带恶性肿瘤CO2激光扩大切除术+预防性左侧Ⅱ、Ⅲ、Ⅳ区颈淋巴清扫术",术后顺利恢复,未行放疗。诊断方法第一次手术后病理:左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