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探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73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们的各种语言的学习生活中,不论是英语还是语文,阅读都是相当重要的,阅读可以让我们更加快速的了解一种语音,熟悉和运用它。但是,不是每一个人的阅读能力都是很好的,这个和给人的理解能力,阅读水平有关系,是经过后天学习提高的。对于初中生的语文学习来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对于促进学生的成长,提升他们对社会的了解,增加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以及陶冶他们的情操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的经验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能力 提高 有效策略
  【分类号】G633.33
  在我们的语文学习过程中,阅读能力的培养一直是重点内容,这关系到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掌握,以及课外的拓展能力。同时,阅读也是语文教学大纲中的一个主要部分,新课改以来,要求我们的语文老师抛弃陈旧的教学观念,树立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教育观念,重视素质教育,树立“思维教学观”,“主体教学观”,“分类教学观”,“民主教学观”等理念。
  一、初中语文提升阅读教学的意义
  汉语是我国的母语,源远流长,含义深远。汉语是把人们对生活,心灵的感受体验通过文字语言表达出来。在我国推广素质教育以来,对语文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基本上要求每一个学生不仅能说会写,还要有语文的积累。而这些都需要学生在阅读中去掌握。所以,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师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点。提升初中阅读能力对学生来说意义重大。
  首先,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他们能够更加容易,更加具体的了解到作者在文章中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含义,不再停留在文章表面。
  其次,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他们对语感的培养,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阅读,不是指认识文字,而是通过对文字的理解,把生硬的文字转换成一种鲜活的文化思想,是沟通作者和读者的桥梁。使得他们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达到思想上,情感上的共鸣。当然,提高了初中生的阅读能力,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个性阅读以及自我阅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启发和提高学生的辨识,筛选,整理以及应用的综合能力,符合当前教育对我国新时代学生主体的培养要求。
  二、怎样提高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
  抛弃革新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观念。“應试教育”的传统思维对我们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很大的制約性。所以,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要提高当前初中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整体水平,我们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摈弃应试教育的陈旧观念,树立符合新课改的“思维教学观”,“主体教学观”,“分类教学观”,“民主教学观”等理念。把素质教育放在教学的首位,不断的提升自己,改进教学模式,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调整提升自己的教学技巧和水平。就需要做到几个方面。
  1.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阵地是在课堂上,师生互动多源自于课本中的阅读教学,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通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例如朱自清的《春》,全文共有10个自然段,除了①②自然段为“盼春”,⑧⑨⑩自然段为“送春”,③至⑦自然段为“绘春”。为什么说③至⑦自然段为“绘春”呢?③自然段写春草,④自然段写春花,⑤自然段写春风,⑥自然段写春雨,⑦自然段为写迎春。将其统而摄之,我们不难发现作者从各个侧面描写着春天,所以我们可以将③至⑦自然段内容概括为“绘春”。通过对朱自清《春》的分段概括,让学生和老师一同互动,阅读,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去判断文章采用的叙述方法,以及作用。又如如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一文,采用的是倒叙方法,先把结果写出,再弓!出对母亲的回忆,人题非常自然,而且吸引人。倒叙方法,通常适用于那些动人的、有特点的结局,这类文章必须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顺乎读和写的思路。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如《皇帝的新装》。倒叙方法先把事情的结局说了出来,便吸引读者急于了解起因和过程,对照就比较显著,给人的印象也较深刻。
  2.2.要增加对课堂评价的重视。课堂评价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起着画龙点睛作用的重点环节。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重视课堂评价。老师在课堂上的评价一般来说偏重于对学生的思考成果以及阅读成果进行点评,富有人性化,个性化的特点,对学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这是对他们的肯定和指导,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促进他们更加深入的去理解文章的深层次含义,增加了他们在文章阅读中的成就感和体验感。但是,老师在课堂评价的时候也要注意,学生因为基础的不同,理解能力的不同,以及性格和精神存在个体差异,评价的时候要因人而异,不可千篇一律,在适度,适时的公平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中肯的评价,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增加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不能没有原则的夸大事实,甚至说是无中生有。
  3.不能忽视课外阅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辅助作用。阅读学习不能仅仅依靠课堂内的学习,课外阅读也是其重要部分,对提升阅读能力有重要的辅助作用。怎样发挥课外阅读的作用呢?首先是要明确课外阅读的目标,引导学生树立“虚心”,“善疑”,“专注”,“耐心”的学习态度,在阅读课外书籍时,要读有所得,读有所知。其次是阅读要有选择性,不能盲目阅读,要学会阅读。比如说,现代文阅读,老师要正确他们阅读的内容,提供参考书目。教会学生区分精读和泛读的方法,对于经典著作要精读,一般的文章可以泛读。最后必须联系生活,组织活动。除了教学以外,要组织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各种课外现代文阅读活动。比如说读书报告会,让学生推荐自己觉得好的文章和书籍,并且做一个简单介绍为什么推荐,觉得好在哪里?还可以成立文学社团,语文小组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来增加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自主的去了解语文,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三、结束语
  阅读能力关系到语文的整体学习,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所以要不断提高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
  参考文献
  [1]张寿山.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0,(7):79-81.
  [2]陶华.新形势下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4,(10):71-71.
  [3]刘波纹.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方法与策略[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3):154-154.
  [4]张淑燕,程培义.初中语文自主探究阅读教学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29):148.
其他文献
【分类号】G623.31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颁布以来,英语教师在学习和理解的基础下,开展了更深入英语课堂的改革。我们在不断优化我们的英语课堂,在校本研修的过程中,我们有了自己的课题,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有了情景盛宴的课堂,自主互动的课堂,分层教学的课堂,写作培养的课堂,可谓百花盛开,各领风骚。我们在实践之中认识到,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无论何种模式的课堂,我们都是寻找一个
教学内容:《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七。  教学目标:  1.把内容写具体,把句子写通顺。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体会怎样把文章写具体。  教学重点:通过重点指导,帮助学生体会怎样把作文写具体。  教学准备:课件、作文本、作文评价表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选定材料  1.设疑导入:谁来猜猜我们今天作文写什么内容呢?猜对了,智慧树上就会结出一个智慧果送给你。  2.明确习作
摘要:在我们小学语文教材中,我们不难发现,有许多文章都是通过人物的正面描写,即是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等描写来表达文章中心思想的一种体裁。文中的人物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主题思想服务的。因此对于读者有效地理解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是极为重要的,只有了解人物描写,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那么,如何理解文中的人物形象,有效地把握文章中心, 体会正面描写
[摘 要] 亲子阅读作为早期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强调亲子间互动的阅读方式,它对于幼儿的身心成长具有特殊的意义。将“亲子阅读”引入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辅导,使其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有效补充。由于家长往往错误理解阅读教学目标,认为阅读只为知识,并坚持教师就是权威的观点,且缺乏与教师的配合导致忽视了亲子阅读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应了解学生认知情况,科学地推荐亲子阅读书籍,并引导家长采用新颖活泼的方法进行
目的探讨脊柱骨尤文肉瘤(Ewing’s sarcoma,ES)的影像学特征和预后关系,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确诊的脊柱骨ES,研究其影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