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情感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分析

来源 :锦绣·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ongg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广播作为一种新闻传播工具普及伊始,广播节目类型不断丰富延展,广播情感类节目就以其丰富多样的节目风格与贴近生活、以情动人的情感特点在广播电视类节目脱颖而出[1],在众多新兴媒体类节目中占据独特优势,收获了大批忠实听众。本文旨通过对现代广播情感类节目的研究,结合典型广播情感类节目案例,从广播情感类节目的发展历程、主持人基本素养和声音形象以及社会市场等方面探究广播情感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从而得到解决广播情感类节目出现的各类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广播;情感类节目;语言风格
  一、前言
  在不胜枚举的广播节目中,广播情感类主持人凭借其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丰富的生活情感体验使节目的内容真实的走进了人们的内心,感染了无数听众展开对人生的思考,其独特的声音形象也是吸引无数听众的重要法宝,深受听众们的喜爱。广播情感类主持人之所以能成为情感类节目无法缺失的核心人物,除良好的主持功底和声音形象等基本功之外,其独具个性的说话风格和真挚动人的广播文案也功不可没。
  二、广播情感类节目概述
  (一)广播情感类节目的兴起
  日本社会派小说家德富芦花在书中写道:“人类在出生时,就是带着感情而来的”,情感是人类社会永不熄灭的火焰[2],人类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后,对于情感的需求也就越发迫切,时刻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正因如此,为解决人们的情感需求问题,为人们在快节奏高密度的生活中创造一片情感乐园,情感类电视节目应时而生,其中的典型就有《全城热恋》、《中国式相亲》、《非诚勿扰》等爱情类节目;还有《金牌调解》、《人间真情》、《幸福魔方》等家庭类节目;更有《变形计》等少年情感治愈节目。节目中温暖的氛围,真实的平凡视角,以及取材于生活中的感人故事,经由主持者动听的声线缓缓道来,听众们自然就身临其境,从中找到情感的慰藉。
  (二)广播情感类节目兴起的原因
  广播情感类节目的流行,是社会经济转型、人们精神物质文化需求上升的结果。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不同社会的问题也层出不穷。例如对金钱不正当需求导致的诚信问题和道德缺失;快节奏的生活导致的精神焦虑;高强度的工作和家庭责任带来的心理重压等等,这些问题日益影响着社會风气的蔚然发展。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广播情感类节目使主持者和听众之间建立起了沟通的桥梁。不仅如此,人们还能把广播情感类节目当做自己的一个情感栖息地,无论是宣泄生活的不满还是表达对其他听众的安慰,都能或多或少的帮助听众们在收听节目的同时得到潜移默化的纾解。情感类广播节目能够通过其传播渠道快捷地与听众沟通,将一些正确的价值观深入人们的内心,让人们更坚定地面对生活。深夜情感广播节目更是拥有常站高位的收听率,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默默收听他人的心事,被主持人洋洋盈耳的声音抚平心灵上的伤痕,情感类广播节目正是有着这样动人的魅力。
  (三)广播情感类节目现状
  当今社会,正处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存的时代,传统媒体发展稳定,新媒体势不可挡,而情感类在传统和新媒体中都有其一席之地。与情感类电视节目相比较,广播情感类节目不需要听众走上银幕,只需通过留言就能与主持人交流,让每一位听众听到自己的故事,在真实性和对听众的隐私保护方面远胜于其他类型的情感节目。好的情感广播节目定位明确;版面干净清新;宣传到位;内容丰富细腻;节目的内容能够根据主持人的风格个性进行设计,主持人又能够在遵循节目定位的同时展现自己的独特魅力,那么好的听众也就纷至沓来。
  三、广播情感类节目主持人语言风格分析
  (一)主持人主持节目的语言模式
  倾听式:这是以倾诉者为主体的一种主持模式,主要通过倾诉者诉说自己的故事,表达自己真挚的情感,而主持人则通过倾听和交流,了解倾听者的内心感受,推敲倾诉者的心理诉求,从而通过自己的生活理解力和文化素养为倾诉者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倾听者和听众带来慰藉。
  提问式:这是以主持人为主体的主持模式,其灵魂之处就在于主持人能够通过提问,由浅入深地打开话题,了解倾诉者的内心,站在平等的两个角度展开话题。
  (二)广播情感类节目如何受众
  好的广播情感类节目之所以打动观众,就在于其能够抓住当代人的普遍情感,无论是困惑、悲伤、焦虑、忧愁还是喜悦,主持人都能从人们的普遍情感中抓住关键点,从而对症下药地为听众解决问题。如何站在观众的角度看问题呢,这就需要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以及对社会问题的认知能力,不仅仅要掌握常识性问题,往往还要深入社会,发掘人们普遍眼光之外的视角。如此,主持者的话语才能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让听众从中受益甚至改变自己,节目档次也因此提高。
  (三)广播情感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
  1.语言真挚具有亲和力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到:“要使人信服,一句言语常常比黄金更有效”,足以见语言的重要性。在崇拜资本英雄,积累竞争的当今社会,人们在追求理性解决问题的同时,更望渴望除亲情之外真挚的情感,平等的交流,厌恶相互欺骗和利用。理性的思考无法带给人温暖[3],人的精神家园不仅仅需要理性的建设更需要真情的阳光。广播情感类节目主持人与听众在平等的角度交流,用公平的眼光看待问题,通过语言的力量让听众获得慰藉和前进的方向。在这种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主持人口语化的用语,不同于定制类节目的台词,更显亲切自然,拉近了主持人与听众们的距离。
  2.语言幽默自然
  主持人幽默的话语,不仅现其超高智慧和良好的素养,更能活跃节目的气氛,放松观众的心情,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哲思。幽默的主持风格往往更能塑造一个使人印象深刻的主持人形象。当然幽默也要注意把握尺度,哗众取宠并不能带给听众快乐,更无法与观众产生共鸣,解决听众的实际问题。
  3.语言充满人文关怀   广播情感类节目中观众乐于倾听别人的故事,特别是较于私密性的故事,当了解到他人也有与自己一样的情感经历时,就更容易引起共鸣。除此之外,来访者鼓起勇气把自己的故事分享给主持者和听众,也能从中找到一个情感宣泄的出口,并得到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广播情感类节目主持人必须要有一颗关怀他人的心,能够真诚的为他人着想,用充满人文关怀的办法为他人解决问题。
  四、广播情感类节目应如何以情动人
  广播情感类节目是否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和主持人真实的情感紧密相关。如果主持人只是为了节目效果而缺乏真实的情感沟通,节目就无法做到以声、以情动人。
  1.情感表达应据节目内容而定
  节目的内容决定了广播的主要方向,给观众以明确的选择,观众如果需要放松,那么就可以选择一些娱乐性强的广播节目;如果需要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和问题,那么就可以选择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广播节目;如果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面,那么就可以选择一些科普类的广播节目。此时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就更需要明朗化,其语言情感也应根据节目内容的变化而做出调整。情感类节目互动性强、受众面广,听众群体也非常庞大。此类节目考验主持人与观众的思考和交流。所以主持人的语言情感更需亲切自然。正如电台《深夜小姐》的主持人在一次节目中对听众说到:“在这个浮躁喧嚣的时代,很多人都给自己戴上了一层面具,在白天欢声笑语,却把心酸放到夜里,对别人有说有笑,却把伤痛留给自己。因为别人不能理解,我们的苦衷,也没有责任感同身受我们的遭遇,帮助我们答疑解惑,只能将所有的脆弱深藏在心里,不再奢求一份懂得。”
  主持人和听众相互理解,使得听众在主持人的话语中找到慰藉。
  2.情感表达的主要方式
  情感表达是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基本素养,也是主持人塑造个人主持风格的重要方法。其情感表达方式大体有四种。
  (1)新闻类节目。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和准确性決定了新闻类广播节目的情感的理性和逻辑性。这类节目不需要主持人释放太多的个人情感,也不追求主持人语言风格的独特性。在时政要闻方面严谨大方地进行播报;在对社会新闻方面,则可以通过说新闻等相对有趣味的方式,引起观众的关注,在这方面,主持人、记者白岩松就是优秀代表。
  (2)谈话类节目。谈话类节目主持人首先要以其独特的亲和力与倾诉者拉近距离、打开话题。用其真实的情绪感染倾诉者,向倾诉者表达自己倾听的诚意,只有通过主持人温和动人的话语,才能让倾诉者拥有向观众展露自己内心世界的勇气,同时主持人也能够由浅入深地探究倾诉者的情感问题,从而帮助其解决问题。
  (3)娱乐类节目。娱乐节目形式多样创意丰富。与其他节目相比,娱乐节目强调互动,这对主持人的临场应变能力和现场把控力要求较高。除此之外主持人自身就需要带有诙谐幽默的气质,充满活力,牢牢把握节目定位,才能为节目映照轻松、幽默的氛围。
  (4)少儿类节目。少年儿童在广播节目的观众群体占有重要地位。少儿节目主持人要富有童趣,在语言上要求亲和可爱,通俗易懂,其表达要符合少年儿童心智水平。所以优秀的少儿节目主持人往往都用会用姐姐哥哥自称,如中央卫视少儿频道的“月亮姐姐”“小鹿姐姐”等,当然也会用一些特殊可爱的意象自称,如“红果果”“绿泡泡”等等。
  3.情感表达要富有个性
  人人都有个性,而要展示一个人的个性,其语言风格是首要因素。从情感类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角度来看,其个性越鲜明,其主持的节目的风格也就越得以凸显,而掌握好节目中下意识流露的个性和有意识地根据节目定位去展现个性是一个重要话题。从某种角度来说,节目风格和主持人的个性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4]。主持人是一档节目的核心要素,其独特的个性往往可以塑造一个节目的整体风格和发展方向,而特定的节目内容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或扩展主持人的个性风格。因为个性不同,各类节目之间才会有截然不同的风格,才有优劣之分,听众也自然分成了不同的群体。同样的,广播情感类节目主持人也无需参加多种情感类节目,用统一风格去主持不同的节目,而是应该努力研究如何把自己的节目做成拥有自己风格的典型节目,如《陈果的幸福哲学课》这档节目,主持人陈果就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她常常用一个简单的生活故事打开话题,然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再与观众互动,行云流水,像呼吸般自然,她常常用温柔亲和的语气向观众讲述人生哲理:“花不常开,人不常在,对于身边的陪伴,总要学会不遗余力的去善待与珍视”。
  五、如何提高广播情感类节目的节目质量
  (一)主持人的语言表现力是提高节目质量的关键
  由于受众面广、听众群体庞大,广播需要通俗而易于理解,能够满足不同区域听众的收听习惯。这就要求广播节目主持人有不断提高的文化素养,从而不断扩大节目的听众群体,打破不同区域和知识程度壁垒,还需要主持人提高自身的综合业务能力,从而打造高质量节目品牌,引起更高层面的听众的观众,不是曲高和寡也不是群雁齐飞。这决定了主持人不仅仅在专业知识方面要掌握标准的主持语言,更要在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和文化涵养。
  (二)主持人的语言表现力成就情感类节目
  主持人在情感类节目中是居于主导地位的,是整个节目的核心人物。这要求主持人要有超高的语言表现力。好的语言表现力能够使节目台词精彩的呈现在听众脑海,独具画面感;同时给节目的整体风格找到方向,营造属于节目自身的氛围。首先在主持人的临场发挥上,情感类节目主持人每天以直播的形式出现,面对固定或流动的听众大部分都是陌生的,这就要求主持人在面对不同听众的不同问题能够游刃有余;其次在口语表达方面,富有口才是口语表达的关键因素。在情感类节目主持人在解决听众的情感问题时展现超高的口才往往比照本宣科更具说服力,对听众的问题举一反三,将其引入更深的哲理方向,则更显其功力,更容易收获一大批忠实听众。拥有良好的专业和文化素养,品学兼优、同时富有口才以及亲和力的主持人才能称之为优秀。例如《程一电台》的节目主持人程一在一次电台直播中对观众提出的关于善意的困惑做出了这样的回答:“有一句话说:‘越善良的人,越委屈’。的确如此。因为在不懂得珍惜的人面前,你的善良就是软弱;你为别人着想,却变成他们再三为难你的底气。于是失望多了,你也会难过,也会委屈。我们的善良很珍贵,要留给值得的人。你要知道,真正在乎你的人,总是会对你的善意,回报以感激和珍惜。”富有亲和力的话语、精确的尺度把控、良好的文化素养的内涵使诉说者打开心门,使倾听者安静聆听,同时也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很多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厌学的情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解决这种厌学情绪首先就需要了解学生的厌学成因。学生厌学的原因来源很多,不仅包括了学生自身的情绪,家庭背景,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还涉及到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学校的课程,设置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厌学的问题,让他们喜欢上学习,教师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教育对策。本文就针对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厌学成因进行分析,
期刊
摘 要:现代社会迅速进步发展,传统旧式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不能适应当代技校发展。我国技能型人才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面临艰难的挑战,科技的迅速发展也對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在课堂上踊跃积极。更要加强专业素养,提高专业文化素质,便于其毕业后直接步入社会工作。所以我们应摒弃旧式的方法,建立新的科学的体系,使其适应现代市场的需要。在这
期刊
摘 要:人格发展中的更高境界便是审美人格,与真实性实用人格相对立。解决大学生审美现状中存在三个障碍。因此,大学生需要逐渐形成一个审美性的心理行为模式,促使形成一个综合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大学生;审美人格;理论依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题主要是提高大学生的良好素质。为了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对人的主观功能的探索都必须上升到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方面。目前,一些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出现了道德
期刊
摘 要:在大数据发展趋势强劲的这个时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已得到了有效结合,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助推。而计算机信息的发展,特别是大数据也已经渗透进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并给我们带来了各种机遇和挑战。据此本文将从大数据的特性出发,探讨大数据在信息处理技术上的前景。  关键词:大数据;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研究  随着“大数据”应用的推广,数据已经影响到了各行各业,并在其中
期刊
摘 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信息化时代到来,播音主持也面临着很大的发展挑战,播音主持的语言规范就显得愈来愈重要。基于此,本文先就融媒体下播音主持语言规范的重要性以及面临的挑战加以阐述,然后就播音主持语言规范的措施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融媒体;播音主持;语言规范  0 引言  融媒体时代是媒体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在如今的时代发展中,利用互联网平台对传统与新媒体二者之间进行融合,成为当今发展
期刊
目的:通过研究鸢尾素(Irisin)对大鼠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及相关信号通路,探讨Irisin作为组织工程骨生长因子的可行性及其对骨缺损愈合的影响。
  方法:体外培养大鼠BMSCs,分离纯化、鉴定;设置Irisin不同浓度组(0、80ng/mL、100ng/mL、120ng/mL),CCK-8法选择Irisin的最佳实验浓度。含有Irisin的培养液培养大鼠BMSCs为实验组,单纯培养液培养为对照组,3、7、14天进行茜素红、von Kossa钙盐染色;3、10天进行RT-PCR和Wester
摘 要:教学过程是认识发展和情感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在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还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完善教学目标。实施情感教育,要深挖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要积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来渗透情感教育,使情感教育不仅是优化德育课教学的重要手段,也应当成为这一课程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  关键词:情感;教育;德育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感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
期刊